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景招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急诊
  • 3篇炎症
  • 3篇预后
  • 3篇综合征
  • 3篇脑复苏
  • 3篇白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亚低温
  • 2篇炎症介质
  • 2篇中毒
  • 2篇全身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外伤
  • 2篇乌司他丁
  • 2篇乌司他丁治疗
  • 2篇面部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8篇东莞东华医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何景招
  • 12篇李少洪
  • 7篇钟坚
  • 6篇姚一鸣
  • 5篇卜会驹
  • 4篇马诚
  • 4篇温海洋
  • 3篇马诚
  • 3篇陈丹
  • 2篇马中富
  • 2篇郭发良
  • 2篇王伋
  • 1篇刘旺林
  • 1篇刘旺林
  • 1篇彭晓东
  • 1篇罗玉填
  • 1篇郭少卿
  • 1篇相永森
  • 1篇刘同刚
  • 1篇王存

传媒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血清NSE和炎症介质对脑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搏动指数(P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ˉα)、白介素6(ILˉ6)对脑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ICU/EICU科室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识转清或改善且生存时间>30 d者为生存组(n=26),生存时间<30 d为死亡组(n=34),评价PI、血清NSE、TNFˉα、ILˉ6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预测预后的效果,比较联合指标与单一指标的优势。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除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外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I、血清NSE、ILˉ6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P<0.01),GC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PI、血清NSE、ILˉ6与GCS评分正相关(P<0.05,P<0.01)。四指标联合判定曲线下面积最大(0.817)。结论 PI、血清NSE和炎症介质与脑复苏患者的GCS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指标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何景招马中富姚一鸣李少洪钟坚卜会驹陈丹
关键词:脑复苏搏动指数血清NSE
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等方法,对收入ICU的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昏迷患者(≥18岁)共4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Z组:20例)和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U组:20例),乌司他丁30万U/d,连续3d,两组均行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并于ROSC后1(使用乌司他丁前)、6、24、48、72h各时间点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6、24、48、72h的INF-α、IL-6浓度比较,U组均明显优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2h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有积极作用,所选用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少洪钟坚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何景招马诚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药物疗法
间歇性腹膜透析在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间歇性腹膜透析(IPD)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对重症胰腺炎早期炎症因子清除效果,分析IPD在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东莞东华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接受CVVHD的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接受IPD的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19±11.59)岁;对照组男7例、女5例,年龄(44.30±8.80)岁。对照组予内科保守治疗联合CVVHD,观察组予内科保守治疗联合IPD。收集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炎症因子及各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3天、第7天白介素-6(IL-6)、IL-1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5.43±39.41)U/ml比(170.00±38.53)U/ml、(62.00±14.74)U/ml比(110.43±23.29)U/ml及(5.56±3.00)U/ml比(11.69±3.71)U/ml、(4.50±2.12)U/ml比(12.27±5.89)U/ml](t=4.058、6.087、4.451、4.299,均P<0.001)。两组患者仅第3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2±3.82)μg/L比(8.18±2.98)μg/L](t=3.246,P=0.004)。两组患者第1天、第7天C反应蛋白(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3.75±11.47)mg/L比(111.72±60.34)mg/L、(75.75±18.98)mg/L比(123.58±47.57)mg/L](t=3.269、3.235,P=0.003、0.004)。结论IPD是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
邓美芝王存何景招唐杏明赵振志付新磊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重症胰腺炎炎症介质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723例心肺复苏病例。将病例组分为成功组(117例)和失败组(606例),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比分析我院2010年前后在影响抢救成功率因素上的变化。结果:120的响应时间在小于3min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在小于10min的情况下和在抢救现场积极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率,分别为OR:0.65,95%CI:0.43-0.99;OR:0.64,95%CI:0.42-0.98;OR:0.61,95%CI:0.39-0.96。2010年后较2010年以前相比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达到18.2%,且出车时间(大于3min率降为24.8%)、到达现场时间(大于10min率降为17.1%)和现场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达到82.9%:气管插管率69.9%、电击除颤率50.1%、复苏药物使用率89.2%)等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实施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大力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钟坚何景招李少洪相永森马诚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在亚低温脑复苏患者中的运用及回归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价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以评估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CIU)或重症监护室(mu)的亚低温脑复苏患者共34例,分别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纳入的34例患者APACHEⅡ评分20—47(33.86±5.12)分。9例72h内存活者为(27.83±4.89)分,25例72h内死亡者为(35.56±7.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是亚低温脑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可应用于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导临床决策。
钟坚李少洪何景招卜会驹温海洋郭发良
关键词:预后
脓毒症患者血Th1/Th2,IL-6及IL-10因子与APAPCHEⅡ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Th1/Th2,IL-6及I-L10因子与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入院后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h1细胞、Th2细胞、IL-6、IL-10水平,行APACHEⅡ评分,根据入院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分别为高评组、中评组和低评组,对比各组患者Th1、Th2、IL-6、IL-10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h1、Th2、IL-6、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APACHEⅡ评分,Th1、Th2、IL-6、IL-10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0分组与10~20分组;血清IL-6、IL-10水平均高于<10分组,而Th1/Th2比值低于<10分组,>20分组血清IL-6、IL-10水平高于10~20分组,而Th1/Th2比值低于10~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6、IL-10水平均同APACHE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1=0.736、r2=0.642,P<0.05),Th1/Th2比值同APACHEI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084,P<0.05);存活组患者IL-6、IL-10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而Th1/Th2比值明显高于死亡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Th1/Th2比值、IL-6、IL-10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Th1/Th2,IL-6及IL-10因子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APACHEⅡ评分、Th1/Th2比值、IL-6、IL-10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卢国坤余明光何景招
关键词:脓毒症TH1/TH2IL-6IL-10预后
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6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NSE的水平变化。结果:心跳骤停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清TNF-α、IL-6和NSE的水平逐渐升高,TNF-α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达到高峰,而IL-6和NSE的水平在自主循环恢复后48 h才达到高峰;且血清IL-6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NSE与TNF-α、IL-6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IL-6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参与了心跳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机体的病理损伤过程,且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TNF-α、IL-6的水平密切相关。
何景招李少洪姚一鸣
关键词:心肺复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分层缝合和全层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80例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90例。两组都采用相同的消毒、清创方式,A组行分层缝合,B组行全层缝合。对比两组伤口Ⅰ、Ⅱ期愈合所占的比例以及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间、术后一个月内瘢痕、硬结的发生率。结果A组伤口Ⅰ、Ⅱ期愈合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1.11%、8.89%,B组分别为77.78%、22.22%(P<0.05);A组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间为7.35±1.23d,B组为7.49±1.16d,P>0.05;A组术后一个月内瘢痕的发生率为0,B组为5.56%(P<0.05);A组术后一个月内硬结的发生率为0,B组为6.67%(P<0.05)。对接受急诊处理的面部软组织伤患者采用分层缝合的临床效果更好。
刘旺林何景招刘同刚
关键词:全层缝合急诊疗效
广东省东莞地区365例急诊意外伤害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分析广东省东莞地区外来人群与本地人群急诊意外伤害死亡病例,找出特点,为外来人口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1〕。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365例急诊意外伤害死亡病例,男性285例(78.08%),女性80例(21.92%),年龄平均30.34岁(出生5h^98岁),本地人群组52例(14.25%),外来民工313例(85.75%)。对意外伤害死亡各病种、年龄段分布情况以及死亡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来人群组意外伤害死亡前四位为车祸、暴力、坠楼、自杀,致死年龄段集中在15~55周岁之间,占外来人群组的85.62%,且外来人口死亡有逐年增高和小幅波动的趋势。本地人群组意外伤害死亡前四位为车祸、溺水、坠楼、电击,致死年龄段集中在35周岁以下,占本地人群组的75.00%。结论车祸和暴力是外来人员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自杀和工伤死亡已成为威胁外来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车祸和溺水仍是本地儿童的重要杀手。
王伋李少洪马诚何景招姚一鸣张家龙
关键词:意外伤害死亡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0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何景招姚一鸣李少洪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