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滢

作品数:15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理学

主题

  • 10篇挥发性
  • 7篇挥发性物质
  • 6篇固相微萃取
  • 5篇萃取
  • 5篇微萃取
  • 5篇挥发性成分
  • 5篇固相
  • 5篇大菱鲆
  • 4篇色谱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美拉德
  • 4篇美拉德反应
  • 4篇D-木糖
  • 4篇L-半胱氨酸
  • 3篇顶空
  • 3篇质谱联用
  • 3篇脱腥
  • 2篇电子鼻
  • 2篇顶空-固相微...

机构

  • 15篇渤海大学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泰祥集团
  • 2篇鞍山嘉鲜农业...

作者

  • 15篇刘滢
  • 14篇励建荣
  • 13篇徐永霞
  • 5篇仪淑敏
  • 5篇姜程程
  • 3篇张朝敏
  • 3篇赵洪雷
  • 2篇潘思轶
  • 2篇李婷婷
  • 2篇朱丹实
  • 2篇杨兵
  • 1篇张德福
  • 1篇李学鹏
  • 1篇董志俭
  • 1篇李洪军
  • 1篇李颖畅
  • 1篇钟克利
  • 1篇赵佳美

传媒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2013中国...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ME萃取头对大菱鲆鱼肉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DVB/CAR/PDMS、PDMS/DVB和CAR/PDMS3种萃取头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新鲜大菱鲆鱼肉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鉴定,确定最佳的萃取头。结果表明,3种萃取头固相微萃取法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酮、醇、烯烃、烷烃和胺类化合物。使用DVB/CAR/PDMS、PDMS/DVB和CAR/PDMS萃取头分别检测出51、37和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使用DVB/CAR/PDMS萃取头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最大且种类最多。因此,DVB/CAR/PDMS萃取头较适合于大菱鲆鱼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徐永霞刘滢宋帅婷桑敏励建荣陈华健
关键词:大菱鲆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E)-2-庚烯醛对半胱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E)-2-庚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加入(E)-2-庚烯醛时,热反应产物在294 nm和42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E)-2-庚烯醛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含氮、含硫化合物的形成受到抑制,一些硫醇类、噻吩类、噻唑类等硫化物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尤其是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的含量明显下降。随着(E)-2-庚烯醛含量的增加,生成了一些新的烷基噻吩类,如2-己基噻吩、2-(1,1-二甲基乙基)-噻吩和5-甲基-2-噻吩甲醛等。并且与对照相比,加入(E)-2-庚烯醛的体系新增了一些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徐永霞赵洪雷刘滢姜程程潘思轶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L-半胱氨酸D-木糖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结合GC-MS分析草鱼脱腥前后风味变化被引量:64
2014年
采用柠檬酸、碳酸氢钠、酵母3种脱腥剂对草鱼鱼肉进行脱腥处理,通过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未经处理的鱼肉与不同脱腥剂处理的鱼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较好区分未经脱腥处理及不同脱腥剂处理的鱼肉样品的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样品间差异明显,电子鼻区分度良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脱腥前、柠檬酸处理、碳酸氢钠处理和酵母处理的鱼肉样品中分别检测出35、20、21种和29种挥发性物质。经3种脱腥剂处理的鱼肉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柠檬酸处理鱼肉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峰面积减少最为显著,其次为碳酸氢钠及酵母。这一结果与电子鼻分析结果相一致。
崔方超李婷婷杨兵刘滢励建荣李洪军李敏镇
关键词: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草鱼脱腥
带鱼脱腥工艺及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茶多酚溶液对带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脱腥的工艺条件,并对带鱼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溶液浸泡脱腥的适宜条件为,茶多酚溶液浓度0.3%、浸泡时间70 min、浸泡温度40℃。脱腥后带鱼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胶着度增加,色泽变浅;GC-MS分析结果表明,带鱼脱腥前共检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胺类和酯类物质等,经茶多酚脱腥后共检出22种挥发性成分,其种类及含量较脱腥前的少,其中醛类、醇类、烯烃类和胺类物质显著减少。
徐永霞姜程程刘滢仪淑敏密更励建荣
关键词:带鱼脱腥茶多酚理化性质
脂肪对麦拉德模型体系热反应肉香味的影响
通过建立不同的麦拉德反应体系,研究猪脂对麦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采用感官评定法评价热反应产物,同时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热反应体系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猪脂的麦拉德反应体系能产生更好的肉香味。...
徐永霞姜程程刘滢董志俭励建荣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挥发性物质猪脂L-半胱氨酸D-木糖
超高压处理对鲈鱼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下鲈鱼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对新鲜鲈鱼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对照组、100 MPa、200 MPa和300 MPa处理的鱼肉中分别检测出15,18,17及15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和烃类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下鲈鱼鱼肉特有的挥发性物质组合,其中100 MPa处理组鱼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壬醛、苯乙酮、(E)-2-戊烯-1-醇、1-辛烯-3-醇和2,4-二叔丁基苯酚,300 MPa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Z)-2-戊烯-1-醇、长叶烯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酯,对照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Z)-2-戊烯-1-醇、1-庚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酯。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组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决定了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下鲈鱼鱼肉风味的差异。
徐永霞赵佳美刘滢张朝敏朱丹实钟克利励建荣
关键词:鲈鱼挥发性物质超高压主成分分析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大菱鲆鱼肉挥发性成分条件的优化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大菱鲆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各因素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 g鱼肉中加入6 mL饱和氯化钠溶液(0.36 g/mL),用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于50℃下萃取40 min,能够达到较好的萃取效率。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提取大菱鲆鱼肉的挥发性成分,结合GC-MS共鉴定出38种主要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醇类、烃类、酮类和胺类化合物,其中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6.98%和33.15%,为新鲜大菱鲆鱼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徐永霞刘滢李学鹏励建荣赵葳李钰金
关键词:大菱鲆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E)-2-辛烯醛对美拉德模型体系挥发性产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脂肪醛(E)-2-辛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E)-2-辛烯醛时,检测到的挥发性产物差异较大,发现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2-噻吩甲醇、3-甲基噻吩、糠醛、2,5-二甲基呋喃、4,5-二甲基噻唑、2-甲基-5-甲硫基呋喃、2,5-噻吩二甲醛等物质受到的影响较大。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2-甲基-5-甲硫基呋喃、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等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此外,由于(E)-2-辛烯醛的存在,检测出2种新的噻吩类物质(2-丁基噻吩和2-乙基-5-己基噻吩)以及一些新生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徐永霞励建荣赵洪雷刘滢姜程程潘思轶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D-木糖L-半胱氨酸挥发性物质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0、100、200、300 MPa,保压处理10 min)对鲈鱼冷藏过程中感官、p H值、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的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和咀嚼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白度逐渐升高,p H值先下降后上升,而持水性先上升后下降。超高压处理可显著提高鱼肉的硬度和咀嚼度(P<0.01),同时提高了鱼肉的p H值和持水能力,增加了白度,200 MPa处理组的细菌总数低于对照组和其他2个处理组。此外,3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对鲈鱼鱼肉品质的影响最大。综合感官和理化测定结果可知,超高压在改善鲈鱼肉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徐永霞刘滢张朝敏张德福李颖畅励建荣
关键词:鲈鱼超高压冷藏
脂肪醛对半胱氨酸-木糖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庚醛、(E)-2-庚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含氮、含硫及杂环类化合物,烃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当模型体系中加入脂肪醛时,热反应产物中大多数含氮、含硫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一些硫醇类,如2-甲基-3-呋喃硫醇和2-糠硫醇,并且随着反应体系中脂肪醛不饱和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一些噻吩类化合物含量也显著减少,如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等。然而,当体系中加入不饱和脂肪醛时,形成了一些新的噻吩类物质,如2-戊基噻吩和2-己基噻吩。此外,与对照相比,加入脂肪醛的热反应体系中新增了一些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徐永霞张朝敏赵洪雷刘滢姜程程仪淑敏励建荣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L-半胱氨酸D-木糖脂肪醛挥发性物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