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若丹

作品数:36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溃疡
  • 6篇旋毛虫
  • 6篇结肠
  • 6篇结肠炎
  • 6篇溃疡性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内镜
  • 4篇基因
  • 4篇教学
  • 4篇肠癌
  • 3篇诱生
  • 3篇直肠
  • 3篇转化基因
  • 3篇结直肠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寄生虫
  • 3篇寄生虫学
  • 3篇癌组织

机构

  • 20篇深圳市第二人...
  • 15篇郑州大学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蚌埠华东微量...

作者

  • 35篇刘若丹
  • 13篇崔晶
  • 13篇王中全
  • 11篇姜鹏
  • 9篇郭海建
  • 9篇熊鹰
  • 8篇张玺
  • 7篇刘新民
  • 6篇王建平
  • 6篇刘俊
  • 6篇张紫芳
  • 5篇胡银清
  • 5篇王黎
  • 4篇薛长贵
  • 4篇李开学
  • 4篇任会均
  • 3篇陈艳宇
  • 3篇李亦明
  • 3篇钟碧玲
  • 2篇刘莉娜

传媒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旋毛虫蛋白酶体β7亚基基因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蛋白酶体β7亚基(T.spiralis 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7,Tspst)的基因功能。方法通过浸泡法将Tspst特异性的dsRNA(dsRNA-Tspst)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经dsRNA-Tspst浸泡处理后幼虫Tsps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观察Tspst基因沉默对幼虫存活的影响。将dsRNA浸泡后的幼虫经口接种小鼠,观察Tspst基因沉默对幼虫发育、存活及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旋毛虫幼虫经40ng/μl dsRNA浸泡处理后Tsps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分别下降71.87%和61.9%(P<0.05)。dsRNA浸泡处理组、Lip2000和PBS对照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33.4%、35%和35.4%(χ2=0.118,P>0.05)。将dsRNA浸泡的幼虫接种小鼠后6d,肠道成虫与35d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26.51%和38.34%。dsRNA浸泡处理组、Lip2000和PBS对照组幼虫感染小鼠收集的雌虫体外培养72h新生幼虫产量分别是53.26±3.99、50.80±3.08和53.70±2.57条(P>0.05)。结论 dsRNA可明显抑制Tspst基因的表达及幼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和存活。
张帅兵崔晶杨威姜鹏刘若丹任会均王中全
关键词:旋毛虫RNA干扰DSRNA
虫媒病及其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被引量:6
2016年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虫媒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逐步增加。温度的上升不仅改变了虫媒的地理分布、增加了虫媒的繁殖速度与侵袭力,还缩短了病原体的外潜伏期,使得虫媒病疫情的暴发概率不断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前提下,本文就虫媒病的特征及其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
张玺姜鹏刘若丹张紫芳王黎崔晶王中全
关键词:虫媒病病原生物学教学全球气候变暖
慕课(MOOC)及其应用于寄生虫学教学时的思考被引量:7
2016年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规模大、涉及面广,对传统寄生虫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取慕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使二者有机结合,探寻属于自己并有益于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是每一位寄生虫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浅析了慕课的特点,探讨了慕课对寄生虫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指出了开发寄生虫学慕课时应思考的问题。
姜鹏刘若丹王黎张玺张紫芳薛长贵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寄生虫学教学
垂体瘤转化基因、p53蛋白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p53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TG、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TG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42),p53蛋白未见阳性表达;PTTG、p53蛋白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0%(41/50)和90.00%(45/50),表达强度均未达到过度表达标准;PTTG、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0%(37/42)和95.24%(40/42),其中部分呈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率分别为45.24%(19/42)和69.05%(29/42)。PTTG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低于大肠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腺瘤组织中,兀TG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o此外,PTTG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则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TTG、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密切相关,两者联合观察可以作为大肠腺瘤癌变的分子指标;PTTG、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PTTG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TTG的过度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指标。
刘若丹钟碧玲李亦明王贵明陈艳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垂体瘤转化基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年龄≥65岁)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单发早期胃癌患者100例,50例≥65岁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65岁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ESD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复发率4.00%、并发症发生率6.00%,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6.21±2.35)d、术中出血量(158.45±20.17)ml、手术时间(50.41±10.11)min,对照组分别为(7.15±2.11)d、(155.33±21.45)ml、(51.24±10.2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可获得与中青年患者类似的较好的效果。
李开学郭海建刘若丹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癌
旋毛虫幼虫体外侵入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及发育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幼虫在体外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侵入及发育情况。方法将旋毛虫肌幼虫在小鼠胆汁中孵育2h,然后分别以不同密度(1.7条/cm2、4.2条/cm2及10.4条/cm2)接种不同类型培养基及不同面积培养板(9.6cm2和3.8cm2),在37℃5%CO2条件下培养,观察幼虫存活与发育情况。结果幼虫在半固体培养基+IECs中培养36h,发育至2~4期幼虫的百分率为30.93%,而在单纯半固体培养基与DMEM完全培养基+IECs中均不能发育为2~4期幼虫(P<0.01);半固体培养基+IECs中培养7d,低、中、高密度组虫体存活率分别为31.44%、7.82%和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幼虫在两种培养板(9.6cm2和3.8cm2)培养7d,发育至成虫的百分率分别为33.29%和2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在9.6cm2培养皿中观察到雄虫和受孕的雌虫。结论旋毛虫肌幼虫低密度接种大面积半固体培养基+IECs培养板培养,可发育至成虫。
刘若丹王中全任会均龙绍蓉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小肠上皮细胞
曼氏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体外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优化曼氏(欧猥)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 cysteine protease,SeCP)基因的体外表达条件。方法对含有SeCP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SeCP的大肠埃希菌TB1在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诱导剂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1-thio-β-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及不同培养时间等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与蛋白图谱扫描分析重组SeCP蛋白(rSeCP)的表达水平,选择rSeCP适宜的体外表达条件。结果SDS-PAGE显示重组质粒pMAL-c2X-SeCP转化大肠埃希菌TB1在常规诱导条件(培养温度30℃,1 mmol/L IPTG诱导培养4h)下,rSeCP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2种形式表达。当重组菌TB1在28、30、31、32、34、35及37℃条件下培养时,rSeCP的表达量分别占全菌上清蛋白量的9.4%、15.1%、12.2%、6.6%、6.4%、5.4%和1.2%;当重组菌TB1在30℃条件下IPTG终浓度0.1、0.2、0.5及1.0mmol/L诱导时,rSeCP表达量分别占全菌总蛋白量的32.6%、25.7%、26.7%和25.7%;当重组菌TB1在30℃条件下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培养1、2、3、4、5和6h,rSeCP的表达量分别占全菌总蛋白量的13.4%、18.6%、22.4%、33.2%、45.2%和34.6%。结论培养温度为30℃,IPTG终浓度为0.1mmol/L诱导培养5h,为重组质粒pMAL-c2X-SeCP转染大肠埃希菌TB1表达rSeCP最佳条件,该研究为大量制备和纯化rSeCP奠定了基础。
刘莉娜崔晶祁欣林美龙张匀露王涵姜鹏刘若丹张玺王中全
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Aged functional dyspepsia,AFD)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以B型超声检测AF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胃排空能力。结果:AFD患者胃排空较无症状对照者缓慢;AFD患者较之无症状对照者胃窦运动多表现为非节律性、非完全性、非均匀性缩小,个别表现为轻微蠕动,未发现胃动过速者;男性AFD患者较之女性AFD患者液体排空延迟;无症状对照者无差异。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动力学异常。
郭海建刘新民刘俊熊鹰王建平刘若丹胡银清
关键词: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超声
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免疫血清与含有旋毛虫肠道感染性幼虫的半固体培养基混合后,接种至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单层上,37℃5%CO2培养2h、36h时分别观察幼虫侵入率、细胞单层受损面积及发育至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受损肠上皮细胞中的旋毛虫抗原。结果幼虫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2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的幼虫侵入率与细胞单层受损面积(46.3%,24.3mm^2)均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94.1%,65.3mm^2)及正常小鼠血清组(92.5%,65.7mmz)(P〈0.01);培养36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16%)亦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37%)及正常小鼠血清组(38%)(P〈0.01)。Tsp10多肽及ES抗原免疫血清的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受损的IEC呈亮绿色荧光,而应用T7噬菌体免疫血清及正常小鼠血清时则为阴性。结论Tsp10多肽免疫血清可阻止部分旋毛虫幼虫对肠上皮细胞的侵入与发育,Tsp10可能是旋毛虫的主要侵入蛋白之一。
任会均井丰军刘若丹王斌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血清肠上皮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体外白细胞介素12诱生水平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诱生IL-12。以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IL-12的水平,将健康人(HC)与溃结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HC组55例,UC组45例(静止期与轻、中、重组例数分别为9、18、11、7)。结果UC组与HC组IL-12水平分别为(301.22±82.01)ng/L和(110.00±53.95)ng/L,P<0.001。UC组静止期与轻、中、重三组比较IL-12水平依次为:(142.01±47.05)ng/L、(248.73±60.63)ng/L、(295.08±80.40)ng/L、(335.20±119.95)ng/L,P值分别小于0.02、0.02、0.001。而静止期与HC组相比P>0.05。按病变累及范围,全结肠组与左半结肠组IL-12水平分别为:(312.83±106.25)ng/L、(264.85±67.97)ng/L(P>0.05)。结论UC活动期患者IL-12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与静止期患者,且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IL-12活性与病变累及范围无关。
郭海建刘新民刘俊熊鹰王建平刘若丹胡银清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细胞介素12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