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伊斯兰
  • 4篇外交
  • 3篇中亚五国
  • 2篇地缘
  • 2篇动机
  • 2篇一体化
  • 2篇政治
  • 2篇欧盟
  • 2篇恐怖主义
  • 2篇国际恐怖
  • 2篇国际恐怖主义
  • 1篇地缘政治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极法
  • 1篇动因
  • 1篇动员
  • 1篇动员能力
  • 1篇新政
  • 1篇新政府

机构

  • 22篇兰州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22篇周明
  • 2篇曾向红
  • 1篇李泽

传媒

  • 3篇俄罗斯研究
  • 3篇外交评论(外...
  • 2篇南亚研究
  • 2篇国际安全研究
  • 1篇当代世界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国际论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欧洲研究
  • 1篇国际关系研究
  • 1篇统一战线学研...
  • 1篇公安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S社区“社工委”运行中的绩效领导研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果治理力量薄弱、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治理就会出现低效、甚至失效的局面,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增强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关键,是实现国家...
周明
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的关联与比较——兼论作为中介的吉尔吉斯斯坦“革命”被引量:6
2021年
21世纪初的两次国际抗议浪潮——"颜色革命"与中东变局,彼此之间存在着隐秘的关联。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持有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将二者统一纳入全球民主化浪潮进行考察,其二是集中分析公民社会在两次抗议浪潮中的联系与作用。然而,这两种观点存在忽视地区结构性条件和夸大公民社会视角的适用性等不足。实际上,还可以尝试从国家层面这种新的研究路径寻找关联。吉尔吉斯斯坦所具有的后苏联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两个身份,使该国可被视作两次抗议浪潮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国家。吉尔吉斯斯坦21世纪初发生的两次政权更迭与两次国际抗议浪潮同时存在共性与差异,它既前接"颜色革命",又后联中东变局。在国家层次寻找中介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避免既有研究过于宏观或微观而造成的局限,进而为抗争政治的跨区域比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对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进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抗议浪潮形成的条件。
周明李嘉伟
恐怖组织的群体实体性与国际动员能力——基于“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的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当前的恐怖主义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特征,具有较强的国际动员能力。然而,同一类型的恐怖组织的国际动员能力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如"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之间就是如此。从身份建构的角度对此予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恐怖组织的组织属性对其国际动员能力能够产生明显影响。在同类恐怖组织中,那些群体实体性程度更高,即具有明确的群体界线、一致的成员标准、严格共享的战略目标和更为独特群体特征的恐怖组织,往往拥有更大的国际动员能力。相对于"基地","伊斯兰国"的群体实体性程度更高,故其国际动员能力更强。然而,群体实体性特征只能影响恐怖组织的动员能力,而对恐怖组织的整体发展能力和存续前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为后者受到如外部打击等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周明
超长排列硅及硅氧纳米管的制备和光学性质研究
硅与硅氧纳米管与现有的硅微电子集成工艺相兼容,并且在发光材料、纳米电子器件、玻璃纤维、催化和生物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同时纳米组装体系也是目前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科学家根据不同需求,设...
周明
关键词:光致发光性能
文献传递
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被引量:5
2021年
近年来欧亚地区处于多事之秋。在2020年欧亚地区的三场危机中,其中两场都与抗争政治有关,国家身份视角有利于重新审视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本世纪初发生"颜色革命"的三个欧亚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欧亚地区国家的国家身份建构包括对内指向与对外指向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身份建构过程。国家身份建构的一致性强弱不仅影响了三国抗争政治的特征,也影响了各自的国家政治发展走向。西方习惯性地将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抗争政治归类于民主议题,掩盖了欧亚国家抗争政治、国家身份建构与国家道路选择之间的根本关系。因此,理清抗争政治与民主的迷思,对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理解抗争政治现象本身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具备一定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周明李嘉伟
关键词:国家身份抗争政治社会运动
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被引量:7
2014年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起源于2013年11月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作为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联系国协定一旦签署,将为伙伴国与成员国之间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奠定基础。乌拒签联系国协定之所以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在前苏联空间展开的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欧盟对乌反对派无条件的支持,也对乌局势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乌新政府最近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意味着欧盟与乌克兰的关系回到了危机爆发前的原点。然而,无论是欧盟还是乌克兰,抑或是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已经而且还将受到乌克兰危机的深刻影响。
周明
关键词:欧盟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想象与获益动机——哈萨克斯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评估被引量:32
2014年
2013年9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习近平倡导欧亚国家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合作建构"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以哈萨克斯坦为案例,从两个角度评估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能参与程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否契合哈地缘政治想象、能否满足哈获取物质收益的期待。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契合哈精英的地缘政治想象,能为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在哈大众的地缘政治想象中具有模糊性,而且哈部分人士担心与中国开展合作更有利于中国而不是哈萨克斯坦。因此,如何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增进哈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保障参与者均能获得相对公正的收益,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参与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周明
哈萨克斯坦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参与及限度——结构制约与精英偏好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整合后苏联空间的最新尝试,而成员国对组织的认同和参与攸关其成败。因此,在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轨迹及其发展趋势时,中小成员国对该组织的参与同样值得关注。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中除俄罗斯之外最具实力的国家,其对联盟的参与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对欧亚经济联盟的认知和参与,从最初的积极拥抱变为谨慎支持。哈的立场变化同时受到结构制约与精英偏好的影响。俄罗斯在地区一体化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哈国内族群结构、哈地理位置等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哈萨克斯坦需要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然而,乌克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在后苏联空间内的结构性权力,这增加了哈萨克斯坦的行动自由。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后为维系自身的国际和地区地位,加强了对后苏联空间的整合力度。但俄采取的一些做法被哈精英解读为对其国家主权和自主发展道路的威胁,这削弱了哈精英对欧亚经济联盟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周明
适当性逻辑的竞争:“基地”与“伊斯兰国”的架构叙事被引量:19
2016年
"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是当前国际社会中影响和破坏力最大的恐怖组织。它们通过各自的公开叙事在适当性逻辑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以争夺更多的穆斯林(尤其是逊尼派)的支持。通过运用社会运动架构视角对两者的公开叙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两者的诊断式框架、处方式框架与促发式框架存在明显差异。在诊断式框架上,"基地"优先关注西方国家等远敌,认为远敌是导致乌玛世界不复历史辉煌的主要敌人;而"伊斯兰国"则优先关注什叶派穆斯林等近敌,认为它们是建立"哈里发国家"最主要的障碍。在处方式框架上,"基地"认为建立"哈里发国家"是一项长期工作,在此之前"圣战"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穆斯林大众的支持;而"伊斯兰国"则认为须尽快建立"哈里发国家",这是确立"认主独一"原则和重建乌玛世界的有效途径。在促发式框架上,"基地"主要诉诸潜在支持者的认知、情感等层面以促进穆斯林参与"圣战",较少涉及天启叙事和末日决战的理念;而"伊斯兰国"大肆鼓吹末日决战,以此作为主要的动员手段。对"基地"与"伊斯兰国"的架构叙事及其差异进行研究,能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两个恐怖组织提供一定的启示。
周明曾向红
关键词:国际恐怖主义
欧美国家“外籍战士”的数量差异:分析框架与案例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在"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蛊惑下,"外籍战士"的流动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欧美国家也无法置身事外,"生产"了大量的"外籍战士"进入伊叙地区进行"圣战",但是不同的欧美国家在"输出""外籍战士"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移民融入程度和边界管控能力是影响一国"外籍战士"数量多寡的核心因素。比利时的移民融入程度较低且边界管控能力较弱,因而"输出"了较多的"外籍战士";意大利的移民融入程度较低,但凭借强大的边界管控能力,依旧有效地控制了"外籍战士"的"输出"数量;相对而言,美国的移民融入程度和边界管控能力均呈现较高水准,因此"输出"的"外籍战士"相对较少。为防止恐怖主义尤其是"外籍战士"的出走,欧美国家应提升少数族裔经济地位,避免对其进行差别对待,强化其对社会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其融入程度;与此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强化情报与执法部门的配合以增强本国的边界管控能力,是防止恐怖分子尤其是"外籍战士"出走的重要保障。
翟化胜周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