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仁利

作品数:433 被引量:1,092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3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3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9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4篇病毒
  • 75篇基因
  • 50篇弓形虫
  • 47篇吸虫
  • 47篇克隆
  • 40篇免疫
  • 39篇蛋白
  • 34篇流感
  • 33篇流行病
  • 33篇流行病学
  • 32篇细胞
  • 32篇抗体
  • 31篇血吸虫
  • 27篇抗原
  • 25篇疫苗
  • 25篇管圆线虫
  • 24篇日本血吸虫
  • 21篇冠状
  • 21篇冠状病毒
  • 20篇免疫应答

机构

  • 394篇深圳市疾病预...
  • 6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5篇华南农业大学
  • 30篇深圳大学
  • 24篇中山大学
  • 23篇广东医学院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汕头大学
  • 11篇深圳市卫生防...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深圳市罗湖区...
  • 7篇深圳市宝安区...
  • 7篇深圳市龙岗区...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6篇南华大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桂林医学院
  • 4篇湖南省寄生虫...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433篇张仁利
  • 245篇黄达娜
  • 205篇高世同
  • 116篇耿艺介
  • 111篇吴少庭
  • 66篇阳帆
  • 64篇袁仕善
  • 53篇李晓恒
  • 52篇吴春利
  • 46篇房师松
  • 45篇秦莉
  • 40篇雷明军
  • 37篇潘晖榕
  • 34篇李玥
  • 32篇林绮萍
  • 30篇王昕
  • 27篇温见翔
  • 26篇程锦泉
  • 24篇吕星
  • 21篇武伟华

传媒

  • 79篇中国热带医学
  • 65篇热带医学杂志
  • 3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7篇中国人兽共患...
  • 13篇中华微生物学...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中国病原生物...
  • 7篇中国寄生虫学...
  • 6篇中国寄生虫病...
  • 6篇实用预防医学
  • 6篇病毒学报
  • 6篇国际病毒学杂...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新发传染病电...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中华医学会热...
  • 2篇卫生研究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17篇2016
  • 24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22篇2012
  • 24篇2011
  • 19篇2010
  • 35篇2009
  • 24篇2008
  • 26篇2007
  • 30篇2006
  • 35篇2005
  • 44篇2004
4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陈虹虹张仁利朱兴全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肠系膜静脉终末宿主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
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比较
2011年
目的测定我国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红内期SSUrR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其分子特征。方法收集深圳、海南、湖北和河南四地间日疟患者血样5份(其中海南2份),并提取核酸DNA,采用PCR从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片段,纯化后分别与pGEM-Teasy质粒连接构建重组子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以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采用BLAST和MEGA4软件分析序列相互关系特征。结果 5株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一致,约为998bp;核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克隆的SSUrRNA基因片段均含有998个核苷酸,不同地理株间SSUrRNA基因序列有9个位点存在变异的可能,两两比对的同源性均高于99.5%,其中河南与湖北株序列的同源性为100.0%;与GenBank中报道的国外6株间日疟原虫相同序列作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国内5株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与Sal 1株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接近。结论测定的国内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在不同地理株间相对保守,其间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地理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高世同黄达娜张荣锦耿艺介张仁利李晓恒吴少庭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
深圳市野生动物驯养人员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野生动物驯养人员的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动物园的野生动物驯养人员进行血清CAg、IgM和IgG的ELISA检测,并统计学分析其感染特征。结果共调查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人员204人,CAg循环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45%、4.90%和9.31%,三项合并后的总阳性率为13.73%,高于我国各地的人群平均阳性率。在同一动物园不同工作区域工作的驯养人员的弓形虫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女性的IgG阳性率和总阳性率比男性高,工龄较短者的IgM阳性率比工龄较长者高,而工龄较长者的IgG阳性率比工龄较短者高。结论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人员是弓形虫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野生动物在弓形虫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谢桂萍耿艺介吴云张仁利李群黄达娜高世同李晓恒
关键词:野生动物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一种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筛选酵母双杂交体系、系统及应用
本发明适用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靶点特异性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筛选酵母双杂交体系、系统及应用,该靶点特异性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筛选酵母双杂交体系、系统包括甲型流感病毒PB1基因和PB2基因、PB1基因和PA基因、PB1和...
房师松何建凡张仁利
弓形虫GRA4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的研究
目的用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对弓形虫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大量制备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经基因枪腹部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三次,以pVAC空质粒及不经任何处...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高世同张仁利黄达娜袁仕善雷明军温见翔潘晖榕秦莉
关键词:弓形虫DNA免疫
文献传递
深圳市宝安区肝吸虫病感染状况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户籍居民肝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深圳市肝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已确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并对ELISA血清学检查阳性者,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结果 共检测1 484例,肝吸虫阳性率4.78%.其中男性阳性率4.20%,女性阳性率5.3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30岁年龄组阳性率3.99%,30~50年龄组阳性率7.01%,高于5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1.95%,3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显著性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χ2=9.412,P=0.009,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楼村为广东省肝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开展卫生教育,防止经口感染,对正常人群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以有效控制正常人群华支睾吸虫的感染.
刘义马智超高世同张仁利
关键词:肝吸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学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所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POLK基因高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anti-BPDE)处理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POLK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25、0.50、1.00、2.00μmol/L的反式-BPDE1次或3次处理16HBE细胞,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量POLK和POLZ基因表达,同时对反式-BPDE转化的16HBE及肺癌H1299细胞POLK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反式-BPDE1次处理及3次处理可诱导正常16HBEPOLK基因高表达。反式-BPDE转化16HBE和肺癌H1299细胞POLK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分别是正常16HBE的2.25和5.49倍。结论反式-BPDE处理可致16HBEPOLK基因高表达。
庾蕾纪卫东庄志雄杨淋清张仁利叶小明刘建平
关键词:POLK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2008年深圳市集中式供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现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集中式供水企业水处理工艺情况以及原水、出厂水中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的污染现状,为防治原虫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5—7月,对19户供水企业的水源、水处理工艺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每户供水企业原水、出厂水水样各1件,检测水样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深圳市19户市、区级集中式供水企业的原水均采用混凝沉淀、石英砂过滤、加氯消毒的常规水处理工艺。2008年深圳市供水企业原水、出厂水中均未检出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结论深圳市集中式供水未受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
张志诚余淑苑张仁利黄达娜王苑玲王玮
关键词: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
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
目的 表达和纯化SARS冠状病毒的N蛋白,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从重组克隆pMD18-N中切取N基因的插入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3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PCR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的插入序...
袁仕善吴少庭秦莉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余新炳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N蛋白纯化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弓形虫有效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其对小鼠免疫保护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弓形虫抗原的有效表位 ,并探讨其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用纯化的弓形虫免疫兔血清IgG对噬菌体 12肽库进行三轮筛选 ,对获得的日的噬菌体用间接ELISA和Dot -ELISA检测其特异性 ,并对其中的某些克隆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和序列测定 ;用混和噬菌体克隆及强阳性表位克隆免疫BABL/c小鼠 ,间接ELISA法测定其特异性抗体滴度 ,攻击感染后观察小鼠存活情况。 结果 经三轮筛选 ,特异性噬菌体得到富集 ,随机挑取 18个克隆经间接ELISA和Dot-ELISA鉴定 ,有 16个克隆能与弓形虫免疫兔血清lgG呈特异性反应。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2克隆能被免抗弓形虫血清所识别 ,具有类似于弓形虫抗原的免疫原性 ,其序列为 5’ -CTTCAGTTGGATCGGGCTCCGTTTTGGAATCAGGGT -3’ ,与GenBank的弓形虫已知序列无一级结构的同源性 ;与原肽库对照组相比 ,P2实验组和P总实验组免疫小鼠均能诱导出较高滴度的IgG抗体 ,抗攻击感染后小鼠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间也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弓形虫抗原的有效模拟表位 ,这些表位能诱导对弓形虫的部分保护作用。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袁仕善温见翔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雷明军潘晖榕秦莉
关键词:弓形虫小鼠表位噬菌体抗原感染后间接ELISA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