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刚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磁共振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扩大
  • 1篇增强扫描技术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神经瘤
  • 1篇神经肿瘤
  • 1篇听神经
  • 1篇听神经瘤
  • 1篇听神经肿瘤
  • 1篇平扫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 1篇撞击综合征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软骨
  • 1篇脑出血
  • 1篇镜检
  • 1篇骨缺损

机构

  • 4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4篇张刚
  • 2篇谢井文
  • 1篇高德宏
  • 1篇王志伟
  • 1篇沈比先
  • 1篇薛水培
  • 1篇姜梅
  • 1篇张大波
  • 1篇郑红
  • 1篇侯刚强
  • 1篇王少华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RI和关节镜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的一致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MRI和关节镜在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2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膝关节MRI和关节镜检查,以观察软骨缺损数量并测量缺损面积,比较MRI和关节镜对诊断软骨缺损数量及测量缺损面积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膝关节MRI和关节镜均发现软骨缺损共150处,平均每例软骨缺损2.4处,MRI和关节镜在诊断软骨缺损数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测量平均软骨缺损面积为(2.04±1.43)cm2,关节镜测量平均软骨缺损面积为(2.98±2.34)cm2,MRI测量的平均缺损面积小于关节镜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差值为(1.32±1.03)cm2,MRI测量结果占关节镜的(71.2±13.1)%。其中MRI测量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和股骨滑车的缺损面积均小于关节镜测量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测量的髌骨关节面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诊断膝关节软骨缺损数量上与关节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适合该病的初步定位、定性诊断,在测量软骨缺损面积上优势虽不及关节镜(尤其表现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和股骨滑车等部位),但仍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缺损面积,且MRI检查方便快捷、普及范围广,故值得临床推广。
谢井文张刚郑红薛水培
关键词:磁共振关节镜检查膝关节软骨缺损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普通X线表现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普通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分析符合临床和X线诊断标准的28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腕关节正位片,着重分析尺骨头、月骨和三角骨改变。结果28例患者中,多数患者存在尺骨阳性变异(92.9%)。共40块骨出现骨质异常,依次为月骨24块(60%),三角骨10块(25%),尺骨头6块(15%);表现为骨质硬化11块(27.5%)、囊变6块(15%)、硬化和囊变同时存在23块(57.5%)。结论普通X线片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刚沈比先高德宏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X线
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听神经瘤患者,分析比较磁共振常规增强扫描及3D flash增强扫描两种成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诊断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扫描方案所得肿瘤的体积及轮廓无差别;两序列增强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张大波侯刚强谢井文姜梅张刚张刚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听神经瘤
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与平扫CT征象的相关性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T指标与血肿扩大与否之间的相关性,再以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检验变量评估其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能力。结果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的CT定量资料:初始体积、最大径、最小径、最大CT值、平均CT值、最大径与最小径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定性资料:混杂征、分叶征及黑洞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破入脑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CT征象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出混杂征、黑洞征和/或分叶征联合征象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59.0%、42.1%和87.8%,约登指数为0.374,其约登指数比混杂征、黑洞征和分叶征更接近1。结论平扫CT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对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王少华王志伟邓灵波刘勇彬张刚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