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卉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移植
  • 10篇病理
  • 7篇移植术
  • 7篇肝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术后
  • 5篇肝移植术后
  • 4篇活检
  • 4篇肝炎
  • 3篇移植肝
  • 3篇子宫
  • 3篇组织学
  • 3篇组织学分析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基因
  • 3篇丙型
  • 3篇丙型肝炎
  • 3篇病理分析
  • 2篇异体

机构

  • 19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李卉
  • 15篇王政禄
  • 13篇张淑英
  • 12篇沈中阳
  • 7篇蔡文娟
  • 6篇朱丛中
  • 5篇印志琪
  • 4篇郑虹
  • 3篇朱志军
  • 2篇潘程
  • 2篇唐缨
  • 2篇张乃鑫
  • 2篇邓永林
  • 2篇薛凤霞
  • 2篇焦书竹
  • 1篇史瑞
  • 1篇李虹
  • 1篇王建
  • 1篇张成德
  • 1篇刘荣

传媒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肝脏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诊断——200例次肝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肝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 ,探讨相关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 对13 6例 (2 0 0例次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为 :汇管区内炎细胞浸润 13 6例 (2 0 0例次 ) ;小叶间静脉和(或 )中央静脉内皮炎 116例 (170例次 ) ;小叶间胆管上皮变性和 (或 )炎细胞浸润 13 6例 (2 0 0例次 ) ;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 10 3例 (15 1例次 ) ;肝细胞水肿和气球样变性 83例 (12 6例次 ) ;肝细胞嗜酸性变和点、灶性坏死 76例 (161例次 )。
王政禄张淑英李卉蔡文娟张乃鑫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肝穿刺活检炎细胞浸润
后肾性腺瘤一例报告
2007年
后肾性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仅占肾脏上皮性肿物的0.2%。至今国外文献报道不足100例,国内仅十余例,认识不多。为此,笔者就我院临床外检中遇到的1例后肾性腺瘤报告如下。
李卉蔡文娟李艳王政禄张淑英
关键词:肾肿瘤腺瘤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常见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8年9月-2005年6月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173例(235例次)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发生于术后3-2 920 d,其中1-30 d、31-90 d、91-180 d、180 d以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9.71%(86/173)、17.92%(31/173)、4.62%(8/173)、27.74%(48/173)。炎症类占72.25%(125/173),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171例次;梗阻类占27.74%(48/173),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64 例次。病理表现以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汇管区炎症、小胆管增生、汇管区纤维化、小胆管及肝细胞胆汁淤积为主。上述病理表现在炎症和梗阻两类并发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 00.00%(171/171) 和100.00%(64/64)、100.00%(171/171)和96.87%(62/64)、9.36%(16/171)和73.44%(47/64)、3.51% (6/171)和79.69%。(51/64)、50.29%(86/1 71)和87.50%(56/64)、63.16%(108/171)和93.75%(60/64)。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以炎症类居多,多发生于术后30d内,梗阻类多见于术后90d,预后较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在胆道并发症的分类、程度评估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王政禄张淑英朱丛中李卉唐缨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疾病并发症病理分析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962例肝移植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1300次,所取肝组织以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部分病例做Van Gieson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网状纤维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组织切片要求在显微镜下可见到3个以上完整的汇管区结构。96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完整。结果1300次活检中,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常见,占32.46%,其次为胆道并发症,占25.46%,第3位为药物性肝损伤,占17.15%,其它还有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排斥反应、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流出道梗阻、原发病复发、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无病理诊断性异常。其病理学特点,急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血管炎;胆道并发症表现为汇管区及小叶间胆管周围水肿或纤维化、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胆汁淤滞;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水样变性、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和胆汁淤滞;肝炎病毒感染表现为肝板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和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和(或)坏死、胆汁淤滞及汇管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及汇管区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度胆汁淤滞;慢性排斥反应表现为小叶胆管变性和(或)消失、肝实质纤维化、轻度汇管区和中央静脉炎;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肝窦轻度扩张、淤血和汇管区轻微炎症;流出道梗阻表现为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淤血,Ⅲ带肝细胞变性、坏死和中央静脉及周围纤维化;移植肝原发无功能表现为肝细胞融合性坏死、肝实质胆汁淤滞和汇管�
王政禄李卉张淑英蔡文娟印志琪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程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
子宫动脉栓塞预防孕中期胎盘位置异常及胎盘植入终止妊娠时大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预防孕中期胎盘位置异常及胎盘植入患者终止妊娠时大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介入中心因孕中期胎盘位置异常及胎盘植入接受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的26例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总结临床资料,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随访情况,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对26例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于子宫动脉栓塞后均成功终止妊娠,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所有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月经过多持续半年,2例患者月经过少持续5个月,有2例患者再次自然怀孕。结论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是预防孕中期胎盘位置异常及胎盘植入终止妊娠时大出血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梁媛刘荣李虹李卉
关键词:胎盘侵入性妊娠中期栓塞子宫动脉栓塞
HCMV(pp65)抗原血症-肝、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的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5000次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结果与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观察,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肾移植手术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基质磷蛋白(pp65)共检测血标本5000次,阳性病人应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5000次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中,阳性1053次,占21.06%;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103次出现阳性。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中约85.23%出现HCMV感染的症状及HCMV病。结论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与其它检测HCMV方法相比,可以早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使HCMV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王政禄印志琪李卉李林史瑞张淑英沈中阳
关键词:抗原血症肝肾移植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
肝移植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CV RNA的检测
王政禄李卉朱丛中张淑英印志琪沈中阳
雌激素依赖型与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雌激素的高危因素,将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Ⅰ型及Ⅱ型,并对两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患者占72.8%,Ⅱ型占27.2%,Ⅱ型以绝经后患者多见。具有较高恶性程度的非内膜样腺癌(包括透明细胞癌、浆液性腺癌)在Ⅱ型中占13.6%,在Ⅰ型中仅占4.2%(P< 0.05)。Ⅱ型患者的分级以中、低分化多见;Ⅱ型的深肌层浸润、淋巴转移率和腹腔细胞学阳性率明显高于Ⅰ型(P分别< 0.01),手术Ⅲ、Ⅳ期的比率较Ⅰ型亦有显著增加(P< 0.05)。结论: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分级高,肌层浸润深,分期晚,容易出现转移,预后不好。
薛凤霞李卉焦书竹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病理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S、P基因变异与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S、P基因变异与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关系。方法因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术后随访1.5~3年,发生HBV再感染者14例(再感染组),移植前服用拉米夫定,移植后采用拉米夫定和抗乙型肝炎球蛋白(HBIG)预防HBV再感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清中HBV DNA水平,基因测序法分析HBV基因型、S基因及P基因变异,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检测血清HBIG浓度。随机选取同期因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而未发生HBV再感染者20例为对照。结果再感染组移植前血清HBV DNA≥10^3拷贝/ml者占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P〈0.05)。再感染组移植前HBV基因型有B型(2例)和C型(12例),移植后基因型不变;对照组B型11例,C型9例。再感染组3例术前发生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变异者,9例C型者在P区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变异以外发生多位点氨基酸变异,且变异位点差异较大。再感染组50%的患者HBIG浓度为0,其S区“a-决定簇”的基因均发生变异。结论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的HBV再感染与HBV基因型有关,C基因型者更易发生HBV再感染;再感染可能与P基因区存在多位点变异及S区的“a-决定簇”基因变异密切相关。
沈中阳宋红丽郑虹王建王政禄张成德李卉
关键词:基因型肝移植
子宫内膜癌Cyclin D1 bcl-2基因表达及其与ⅠⅡ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CyclinD1、bcl- 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雌激素在致癌过程中有无内在联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2 5例正常子宫内膜、2 6例子宫内膜增生、6 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clinD1及bcl- 2的表达情况。结果 增生期子宫内膜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泌期 ,CyclinD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但在Ⅰ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Ⅱ型。bcl- 2在正常增生期、复合增生、非典型增生、癌组织中依次下降 ,bcl - 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与分型也无关。结论 CyclinD1可能是雌激素致癌的部分分子途径。bcl- 2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早期有关。
薛凤霞李卉焦书竹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蛋白D1BC1-2基因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