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每晓鹏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神经病
  • 12篇神经病理
  • 12篇神经病理性
  • 12篇神经病理性痛
  • 12篇病理
  • 12篇病理性
  • 12篇病理性痛
  • 9篇氯胺酮
  • 8篇细胞
  • 8篇胶质
  • 8篇胶质细胞
  • 8篇背角
  • 7篇小胶质细胞
  • 7篇麻醉
  • 6篇脊髓背角
  • 5篇外周
  • 5篇外周神经
  • 5篇脊神经
  • 4篇鞘内
  • 4篇脊神经结扎

机构

  • 23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作者

  • 29篇每晓鹏
  • 13篇徐礼鲜
  • 11篇汪伟
  • 9篇张惠
  • 4篇李云庆
  • 3篇陈磊
  • 3篇王智明
  • 3篇左中夫
  • 3篇朱超
  • 3篇王强
  • 3篇刘蕊
  • 2篇张露
  • 2篇朱玲
  • 2篇范莹盈
  • 2篇李婵
  • 2篇樊晓娥
  • 2篇段娜
  • 2篇周扬
  • 2篇郑雪梅
  • 2篇李小刚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医学争鸣
  • 2篇2012第二...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病案
  • 1篇科技视界
  • 1篇全国第三次麻...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TLR3参与氯胺酮治疗神经病理性痛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事实上,从外周到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表型的改变在整个痛觉传导通路中都有过报道,而且在动物模型中,通过药理学方法抑制这些胶质细胞的活动可以...
每晓鹏汪伟张惠徐礼鲜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痛脊神经结扎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氯胺酮
文献传递
脊髓背角Wnt信号通路在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背景: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星形胶质细胞在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报道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Wnt信号通路参与了突触可塑性改变,而在脊髓背角,突触的可塑性...
每晓鹏周扬汪伟张惠徐礼鲜
关键词:脊神经结扎
文献传递
Wnt信号通路在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背景:近年来,通过胶质细胞来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星形胶质细胞在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报道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Wnt信号通路参与了突触可塑性改变,而在脊髓背角,突触的可塑性...
每晓鹏周扬汪伟张惠徐礼鲜
关键词:脊神经结扎Β-CATENIN
SP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麻醉前评估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价SP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麻醉前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麻醉本科实习学生100名,随机分为SP联合PBL、CBL教学组(A组,n=50)和传统教学组(B组,n=50),通过综合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37.23±9.43)显著高于B组(20.17±3.56)(P<0.05);A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49.76±13.78)显著高于B组(23.52±8.66)(P<0.05);A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96%)显著高于B组(24%)(P<0.05);A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理解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沟通协作能力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SP联合PBL、C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麻醉前评估教学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更佳。
郑少华每晓鹏宋平义颜飞史博文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PBLCBL教学模式
鞘内联合应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和吗啡对胫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
腺苷能够作用于腺苷A1受体发挥镇痛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能使单磷酸腺苷(AMP)脱磷酸生成腺苷.吗啡也可以促进内源性腺苷的释放.为了观察鞘内联合给予PAP和吗啡对癌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本研究将乳腺...
陈磊朱玲汪伟每晓鹏朱超左中夫李云庆
关键词:癌痛吗啡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富氢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富氢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15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R组)和富氢液组(HRS组)。采用改良Wigger法建立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和富氢液进行复苏,于复苏后6h时采集股动脉血,处死大鼠取肝脏,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ST的浓度,采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T-SOD、MDA、TNF-α和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ham组比较,HR组和HRS组复苏后6h时血清ALT和AST、肝组织IL-6、TNF-α、T—SOD和MDA水平升高(P〈0.01);与HR组比较,HRS组血清ALT和AST、肝组织IL-6、TNF-α和MDA水平降低,T—SOD水平升高(P〈0.01)。HRS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HR组减轻。结论富氢液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的肝损伤。
党杨杰孟祥忠徐浩每晓鹏邓斌赵朝华米亚静范莹盈徐礼鲜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部分睡眠剥夺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石圆圆刘芳娥每晓鹏
关键词:睡眠剥夺糖代谢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氯胺酮对大鼠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鞘内注射氯胺酮能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方法利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并鞘内注射氯胺酮,应用von Frey行为测试观察对大鼠基础痛阈和SNL所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氯胺酮能够降低SNL诱导的机械性痛觉增敏,但对正常大鼠的机械性基础痛阈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鞘内注射氯胺酮能抑制SNL所诱导的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合荧光强度半定量检测,观察到鞘内注射氯胺酮可以降低SN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性标记物OX-42的表达。结论氯胺酮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刘蕊胡文艳栗茜每晓鹏徐礼鲜吴利平
关键词:氯胺酮小胶质细胞神经病理性痛脊髓脊神经结扎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30日使用电子镇痛泵手术患者844例作为应用前,采取急性疼痛服务医护小组模式;选取2018年4月1-30日使用电子镇痛泵的患者837例作为应用后,采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手法,确定攻坚点,制定5项方策群组构建而成的"云病房"管理模式,观察模式并应用前后对麻醉科疼痛管理质量及降低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并持续改进。结果通过项目实施创建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由应用前14.10%降低至应用后0.6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由应用前10.19%降低至应用后6.49%;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率由应用前85.31%提升至应用后99.35%;医护人员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率由应用前82.38%提升至应用后96.83%。结论构建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可提升麻醉科疼痛管理质量,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提高医护人员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率,品管圈是提升临床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段娜郑雪梅王强李婵王鸽别方仪张露王韶双每晓鹏李小刚蔡宏伟樊晓娥
关键词:麻醉科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品管圈
人体复活术:是医学的极致还是医学对哲学的挑战?被引量:1
2017年
据中外媒体报道,Bioquark和Revita Life Sciences两家美国公司即将利用干细胞移植等新兴医学技术,启动针对脑死亡者的人体复活术的第一次临床试验,并且该试验已得到美国和印度相关政府机构的批准。尽管现阶段干细胞移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看,脑死亡者复活并无实现的可能;而站在哲学的立场,这一试验试图让脑死亡者起死回生的终极目标有违最基本的哲学规律,也不可能成功。同时,社会大众对这一试验的误解,可能导致盲目的科学主义的泛滥、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等社会问题。因此,哲学对科学的普遍指导功能和价值应该得到科学家的尊重;而媒体对类似科学研究的报道也应该秉持科学、严肃的态度。
唐旭苟兴春徐礼鲜每晓鹏
关键词:脑死亡干细胞疗法哲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