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佳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胰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病人:63岁,男性,因"反复右上腹胀痛3个月"于2016年4月28日入院。2年前病人因"下段食管癌"于外院行"经右胸食管大部切除,胃食管右胸顶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分期T2N1M0(ⅡB期)。手术恢复后,病人行化疗4疗程,配合中药调理。2016年1月病人无明显诱因感右上腹胀痛不适,伴腰背部放射痛,进食后明显,未予特殊治疗,后症状加重,出现纳差。
- 许洁如陈超沈宁佳张永杰
- 关键词:下段食管癌文献复习胰腺术后病理诊断上腹胀痛大部切除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单一检查手段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且与胆囊癌鉴别困难,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一旦确诊或怀疑为XGC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与实施存在难度。提高对XGC的认识,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
- 许洁如陈超沈宁佳俞文隆张永杰
-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检查胆囊切除术
- 大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索进展期大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大肠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51例大肠癌根治分成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在肿瘤创面和沿淋巴引流途径,分多点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后伤口愈合,有无吻合口漏、肠梗阻,肝肾功能变化,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无明显异常;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ALT和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
- 殷保兵马保金陈进宏王一飞沈宁佳蔡端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氟尿嘧啶植入剂大肠癌
- 原发性胰腺癌与胰腺转移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原发性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诊断与治疗难度极大,早期发现并进行规范化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少见病理类型的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胰腺腺鳞癌和胰腺鳞癌两种亚型尤为明显,且较胰腺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诊疗特殊性已引起关注。胰腺转移癌与原发性胰腺癌鉴别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是导致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差异的原因。
- 许洁如陈超沈宁佳张永杰
- 关键词:原发性胰腺癌胰腺转移癌
- 医源性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12年
- 医源性损伤性胆管狭窄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目前手术仍是其惟一的确定性治疗手段[1].但若手术时机选择不当、治疗方法欠妥或修复技术存在缺陷,初期的胆管损伤将演变成复杂的高位胆管狭窄,继发胆管结石、复发性胆管炎,甚至进展为不可逆的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给患者造成灾难性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3例医源性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外科治疗的方法.
- 俞文隆史嵩沈宁佳张永杰
- 关键词:胆管狭窄胆管损伤医源性外科手术
- 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误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及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共13例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临床资料,从临床及影像学角度,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最小年龄为8岁,最大年龄为63岁,中位年龄38岁。误诊为原发性肝癌6例,囊腺癌1例,肝母细胞瘤1例;诊断为肝占位5例。误诊原因主要有病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医生认识不足、主观臆断等。13例误诊患者术后均无出血、黄疸、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生存期最短为术后4个月,最长为术后2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的诊断相当困难,一但怀疑UES,尽快行手术切除,术后尽早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杨晓宇俞文隆史嵩沈宁佳范飞陈科济张永杰
- 关键词:肝肿瘤误诊
- 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与动脉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与动脉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3年1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治疗的28例外科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中11例行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17例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行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出血的17例患者中,止血成功9例(52.9%),因再次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止血术者5例(29.4%),存活6例(35.4%);行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术后出血的11例患者中,止血成功10例(90.9%),1例(9.1%)因再次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止血术,存活9例(81.8%)。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ox回归分析,组别、是否行再次手术及止血是否成功对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栓塞次数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动脉栓塞治疗,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用于外科术后出血时具有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沈宁佳邱应和史嵩张永杰
- 关键词:术后出血动脉栓塞
- 胰肠吻合口网膜包裹技术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口大网膜包裹技术对于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单一手术组实施的2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实施胰肠吻合口网膜包裹技术分为包裹组(125例)和未包裹组(100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比较包裹组(64例)和未包裹组(64例)胰瘘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225例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7%(141/225),再手术率2.7%(6/225),病死率2.7%(6/225)。胰瘘发生率为46.7%(105/225),包括A级61例、B级37例、C级7例,出血发生率为11.%(25/225),胃排空障碍(DGE)发生率为24.9%(56/225),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0.9%(47/225)。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外,两组病人出血、DGE、腹腔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裹组无再次手术病人,死亡2例;未包裹组再次手术4例,死亡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9、0.680)。在PSM模型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网膜包裹与术后胰瘘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胰管直径<3 mm及未行网膜包裹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中采用胰肠吻合口网膜包裹技术可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 许洁如陈超沈宁佳俞文隆张永杰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
-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影像特征(附15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该病1982年由Weiss等[1]首次命名,多见于中年妇女,病因不明。EHE多发生于软组织、肺、骨、脑和小肠等,原发于肝脏的甚少。肝脏EHE来源于间叶组织,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和血管内皮肉瘤之间。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诊断仍很困难。现收集我院1999年至2010年收治的15例肝脏EHE病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
- 范飞黄斌俞文隆朱斌史嵩沈宁佳张永杰
- 关键词:肝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外科治疗
- 肝血管瘤与性激素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性激素对肝血管瘤自然病程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随访60例女性患者,影像学诊断为肝血管瘤,随访期为1-6年,对其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B超表现、妇科状况、产科现状进行评估。比较未接受和接受外源性性激素治疗患者的肝血管瘤大小和数目的变化。结果本组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及数目在随访期未发生变化。15例服用外源性性激素者,其中4例有肿瘤增长,占26.7%(4/15),而未服用者中4例有肿瘤增长,占8.9%(4/45)。B超显示病灶为低回声者肿瘤有增长趋势,接受激素治疗者肿瘤易于增长(P<0.05)。结论外源性性激素均对肝血管瘤产生影响,对服用外源性性激素的患者进行 B超随访是必要的。
- 马保金蔡端沈宁佳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血管瘤B超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