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春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CLON-GEN细菌耐药基因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耐药
  • 7篇基因
  • 6篇内酰胺
  • 6篇内酰胺酶
  • 6篇克雷伯菌
  • 5篇相关基因
  • 5篇甲基化酶基因
  • 4篇亚胺培南
  • 4篇内酰胺酶类
  • 4篇消毒
  • 4篇抗生素
  • 4篇肺炎克雷伯
  • 4篇肺炎克雷伯菌
  • 4篇杆菌
  • 4篇16S_RR...
  • 3篇单胞菌
  • 3篇糖苷类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机构

  • 20篇解放军第98...
  • 7篇无锡市克隆遗...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熊春林
  • 16篇黄支密
  • 14篇邹玉秀
  • 10篇单浩
  • 9篇沈娟
  • 7篇糜祖煌
  • 6篇秦玲
  • 6篇杨海燕
  • 5篇杨伟平
  • 4篇夏守慧
  • 4篇郭满盈
  • 4篇陈榆
  • 3篇陆亚华
  • 3篇钦敏莉
  • 3篇储秋菊
  • 3篇仵蕾
  • 2篇陈扬
  • 2篇吴林松
  • 2篇诸葛青云
  • 2篇罗媛烨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出现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被引量:39
2008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及其遗传学背景。方法在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间从住院患者中分离2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6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3类整合子(Ⅰ、Ⅱ、Ⅲ类)遗传标记整合酶基因(intⅠ1、intⅠ2、intⅠ)、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为转座子Tn21和Tn501共同的遗传标记)、tnpA基因(为转座子Tn1、Tn2、Tn3和Tn1000共同的遗传标记)。结果25株中,有5种基因rmtB、aac(3)-Ⅱ、aac(6’)-Ⅰ、ant(3”)-Ⅰ、intⅠ1阳性,阳性株数(%)分别为15株(60.0%)、1株(4.0%)、12株(48.0%)、15株(60.0%)、24株(96.0%),其余12种基因均阴性;6种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84.0%(21/25)。结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rmtB基因和AMEs基因阳性率均较高,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rmtB基因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
黄支密糜祖煌储秋菊单浩熊春林邹玉秀夏守慧秦玲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基因
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在乳腺癌组织上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的表达,并对原位癌及发生转移的癌组织CCR6及CCR7的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上检测到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的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5.6%和48.9%),其中发生转移的癌组织CCR6及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41.7%和55.6%,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CCR6及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11.1%和22.2%,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未发现CCR6及CCR7的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上有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的表达,其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郭满盈罗媛烨陈扬熊春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受体趋化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临床分离2 8株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2 8株中,qac E△1、TEM、OXA基因阳性株数(% )分别为2 4株(85 .7% )、2 0株(71.4 % )、1株(3.6 % ) ,此株OXA基因经序列分析确认为OXA-10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Gen Bank注册号:AY84 185 9)。2 5株(89.3% ) opr D基因缺失,IMP、VIM、SHV、PER、VEB、GES、MIR、DHA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qac E△1及TEM基因携带率均很高,至少存在TEM、OXA- 10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 D基因缺失突变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
黄支密杨丽蓉糜祖煌秦玲熊春林邹玉秀仵蕾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消毒剂Β内酰胺酶类OPRD2
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及β内酰胺酶基因blaLAP-2被引量:3
2008年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菌种之一,对包括广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β趋严重,甚至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临床分离株,导致抗菌感染治疗相当困难。近年来研究发现,Kpn产16S rRNA甲基化酶如ArmA、RmtB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又一重要原因,但相关报道甚少,
黄支密糜祖煌邹玉秀熊春林沈娟夏守慧秦玲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甲基化酶医院感染病原菌氨基糖苷类
浙江省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出现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包括氨基糖苷类、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临床分离...
黄支密糜祖煌储秋菊单浩熊春林邹玉秀夏守慧秦玲
文献传递
丙肝抗体阳性者血清中HCV抗原的检测被引量:13
2009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经血传播的致病因子.临床常规检测以抗-HCV抗体为主.但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病人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另外.由于血清中抗-HCV存在比较长的窗口期.平均约70天.所以抗-HCV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的可能性。
熊春林郭满盈罗媛烨杨海燕
关键词:HCV抗原丙肝抗体血清抗-HCV抗体阳性者抗-HCV阴性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及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和blaVIM)、外膜孔蛋白D2(OprD2)基因(op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Ⅰ)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PSE5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该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64.3%,其余的耐药率在57.1%~92.9%之间。28株Pa中blaIMP和blaVIM基因均阴性,25株(89.3%)oprD基因缺失,24株(85.7%)qacE△1-sulI基因阳性。结论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oprD基因缺失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qacE△1-sulⅠ基因携带率很高。
黄支密糜祖煌诸葛青云秦玲邹玉秀熊春林沈娟王春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相关基因研究消毒剂外膜孔蛋白基因携带率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NS3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为检测病人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NS3抗原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CV核心蛋白、NS3抗原制各其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病人血清中HCV核心抗原、NS3抗原的ELISA法。结果 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0例杭—HCV—18G阳性者;30例抗—HCV—IgG、IgM均阳性者;200例透析病人;20例白血病病人;150例普通病人中HCV核心抗原、NS3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8.4%、16.7%、4%、5%、2%和13.3%、10.4%、23.3%、3.0%、5.0%、2.6%。结论HCV核心抗原、NS3抗原的检测,可作为现有检测方法的补充,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HCV的活动情况。
钦敏莉郭满盈熊春林杨海燕李保仝
关键词: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NS3抗原
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质粒型AmpC MIR及DHA、TEM、SHV、CTX-M和OXA 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头孢吡肟敏感率为40.0%,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0%~100.0%之间.M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7株(85.0%)、1株(5.0%)和14株(70.0%),而SHV、CTX-M和OXA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质粒型AmpC MIR及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很高,在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质粒型AmpC MI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黄支密仵蕾糜祖煌熊春林邹玉秀秦玲陈榆
关键词:肠杆菌阴沟AMPC酶Β内酰胺酶类
1999~2003年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变迁与β-内酰胺酶表型及基因型检测被引量:33
2005年
目的了解5年来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产β内酰胺酶(BLA)及BLA基因型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在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自临床分离的54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型。结果5年中总敏感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亚胺培南(96.4%)、多黏菌素E(93.0%)、美罗培南(92.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1%),其余在0.0~20.9%之间;5年间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高,且历年不减,敏感率>95.0%;其次是多黏菌素E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88.0%和84.0%;5年间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SBLs及AmpC酶单独阳性率分别为30.0%和1.7%,48.3%菌株同时产ESBLs和AmpC两种酶;BLA基因TEM和SHV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9.2%,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SHV56;OXA、CTXM、PER和VEB基因均阴性。结论近5年间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常用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性在逐年增强,并且多重耐药、产ESBLs及AmpC酶状况相当严重,BLA基因TEM和SHV携带率高;亚胺培南仍是抗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
陈榆黄支密单浩熊春林沈娟杨海燕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类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