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冰

作品数:108 被引量:590H指数:14
供职机构: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病毒
  • 15篇脉冲场
  • 13篇电泳
  • 12篇脉冲场凝胶电...
  • 12篇分子
  • 11篇流感
  • 10篇食物
  • 10篇食物中毒
  • 10篇葡萄球菌
  • 10篇球菌
  • 10篇金黄色葡萄球...
  • 10篇黄色葡萄球菌
  • 9篇血清
  • 9篇中毒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弧菌
  • 9篇副溶血弧菌
  • 8篇基因
  • 7篇流感病毒

机构

  • 62篇深圳市疾病预...
  • 43篇沈阳市疾病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厦门大学
  • 7篇沈阳市预防医...
  • 4篇沈阳医学院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06篇王冰
  • 43篇石晓路
  • 41篇扈庆华
  • 27篇林一曼
  • 16篇贺连华
  • 14篇吴平芳
  • 14篇陈叶
  • 14篇李欣
  • 14篇刘小立
  • 12篇张顺祥
  • 12篇李庆阁
  • 11篇董雪
  • 11篇庄志雄
  • 10篇李继耀
  • 9篇兰全学
  • 9篇赵常智
  • 8篇程锦泉
  • 8篇安向东
  • 7篇刘涛
  • 7篇李迎慧

传媒

  • 19篇中国卫生检验...
  • 16篇中国热带医学
  • 8篇职业与健康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沈阳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9篇2007
  • 19篇2006
  • 8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食源性金葡菌的耐药趋势及携带肠毒素监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耐药趋势及携带肠毒素状况,为临床用药、防控金葡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自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及食物中毒样本检出的菌株,均按GB/T4789.10—2008对其进行生化鉴定确定。按NCCLS(2006版)进行K—B法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用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金葡菌肠毒素的检测。结果从185株中检测到9株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等3种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利福平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波动状态。食品来源的菌株与食物中毒来源的菌株对头孢西丁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食品污染物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金葡菌肠毒素阳性率分别为49.4%和8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源性金葡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普遍具有多重耐药。食物中毒来源的金葡菌产毒率和耐药率高于食品污染物来源的菌株。
王冰林一曼冼慧霞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黄妙淑李丹林世平
关键词:药敏试验肠毒素耐药
深圳市志贺菌脉冲场电泳分子分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1—2006年分离志贺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志贺菌的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e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监测网络。方法55株志贺菌基因组DNA经Xba I酶切,通过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5株志贺菌被分为41种PF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32株细菌谱型属于同一个群,其余菌株谱型差异较大。结论深圳地区存在遗传紧密相关的志贺菌流行克隆,也存在遗传不相关克隆。PFGE分子分型崎测网络的建立,有助于细菌性痢疾的主动监测、暴发调查和传染源追踪。
兰全学扈庆华石晓路王冰林一曼程锦泉张顺祥
关键词:志贺菌属脉冲场细菌分型技术
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病原实验室查找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病原查找的方法。方法按呼吸道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方法,对病人及相关环境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病人样本及环境样本170份,从病人样本中检出1份A型流感IgM阳性、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3株溶血性链球菌,环境样本检出3株军团菌。车间空调积尘及空气中微生物含量超标严重,综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人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排除流感及军团菌病,确认此次疫情为一起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结论在疫情的处理上,对可能有多种致病因素存在的同时,应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采样分析,以利于病原体的迅速查找。
张然叶宝英曾惠芳王冰林爱红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室卫生突发事件荧光定量RT-PCR
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并评价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荧光PCR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及检出鉴定。结果从178份样品中检出3份(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68%。结论深圳市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的危险,需加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监测。用传统方法结合荧光PCR方法能提高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吴平芳贺连华王冰石晓路扈庆华
关键词:李斯特氏菌细菌污染食品卫生菌种
辽宁地区汉坦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分型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分离辽宁地区汉坦病毒并对分离株 (SY 13)进行基因分型 ,以查清辽宁地区汉坦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分离汉坦病毒 ;用RT PCR法分别扩增SY 13的M片段G1、G2区和S片段 ;采用邻位相连法 ,通过DNAStar、Clustalx、Phylip等序列分析软件分别对 3个基因片段的序列与从GenBank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通过对 3个基因片段进行比较分析 ,SY 13与HTN型同源性较高 ,为 79.3%~ 97.0 % ;通过M片段G2区的比较分析 ,SY 13与BAO 10、BAO 14、JIANG 13、BAO 9、Q 33处于同一分支 ,同源性为 95.0 %~97.0 %。结论 辽宁地区汉坦病毒SY 13株与黑龙江地区分离株属同一亚型 。
董雪张永振李欣赵常智王冰
关键词:汉坦病毒基因分型M片段分离株基因片段同源性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早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其意义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并探讨其与流行特征、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沈阳地区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感染早期标本并分组。应用real-time PCR方法确认阳性患者,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组与同期病毒性重症肺炎对照组(非甲型H1N1流感)相比,IFN-γ和IL-10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TNF-α分泌水平略有增高,IL-6分泌水平略有降低,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IL-10、IL-6、TNF-α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不能产生高水平IFN-γ和IL-10,导致病毒清除障碍,抗炎机制建立较慢。TNF-α和IL-6仅作为此类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免疫反应,对疾病鉴别无诊断意义。
王冰张春青王萍郑丽车雷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细胞因子固有免疫
深圳市伤寒PulseNet数据库的初步建立与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深圳市伤寒PulseNet数据库,用于伤寒的实时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深圳市2002~2005年106株伤寒的染色体DNA进行酶切,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电子化数据分析,建立分子分型数据库。[结果]深圳市各年的伤寒菌株变异较多,呈现30多种PFGE图谱。同一起伤寒暴发的临床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结论]深圳市伤寒PulseNet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对直观地分析各起疫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疫情的控制和传染来源的追踪具有重要意义。
石晓路扈庆华王冰林一曼兰全学程锦泉张顺祥阚飙徐建国
关键词:伤寒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NET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前后沈阳地区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前后沈阳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05年10月—2011年3月连续5.5 a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和分型鉴定,并按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后划分为3个时期。结果 3个时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6 808份,分离到流感病毒861株,总分离率为12.6%;流行前、流行中和流行后3个时期流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3.8%、18.2%和5.2%。男性和女性流感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期流感样病例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的甲型H1N1流感侵袭的人群主要是低年龄组人群,新的甲型H1N1流行期间和流行后,流感季节高峰发生前移。不同年度流感流行毒株型别不同,前1年监测周期的优势株在下1个周期中可被其他型别抑制甚至取代。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后沈阳的流感流行特征已发生了部分改变,这种改变是否持续存在还有待持续监测来得以验证,在2011—2012年监测周期中应密切关注A3(H3N2)亚型和新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毒株的活动情况。
符文华王冰白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病原学监测
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调查与预防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和趋势,为检测和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3-200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致病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a中报告的6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是以副溶血弧菌(39.7%)、变形杆菌(15.9)、沙门菌(12.7)、金黄色葡萄球菌(11.1%)、蜡样芽胞杆菌(3.2%)为主要致病菌。结论深圳市为沿海城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为主,今后在对食品污染监测时,可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开发快速检测方法,这样可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确保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吴平芳石晓路扈庆华王冰贺连华刘涛陈妙玲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一株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基因鉴定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分离汉坦病毒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鉴定。方法组织细胞培养法和RT-PCR法。结果在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出一株汉坦病毒,分别用HTN型和SEO型的特异引物对其进行基因扩增,同时以76-118株和L99株作对照,结果分离株经HTN型引物扩增出一条明亮带并同76-118株结果一致。结论分离株经基因鉴定为HTN型病毒。
李欣董雪赵常智王冰李继耀连英姿李宙
关键词:汉坦病毒基因鉴定基因扩增细胞培养RT-PCR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