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连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食品
  • 6篇沙门菌
  • 6篇葡萄球菌
  • 6篇球菌
  • 6篇耐药
  • 6篇金黄色葡萄球...
  • 6篇黄色葡萄球菌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实时PCR
  • 5篇耐药性
  • 4篇血清
  • 4篇血清型
  • 4篇致病
  • 4篇致病菌
  • 4篇中毒
  • 4篇食物
  • 4篇食物中毒
  • 4篇微生物
  • 4篇污染

机构

  • 41篇深圳市疾病预...
  • 4篇深圳市卫生防...
  • 4篇厦门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45篇贺连华
  • 30篇吴平芳
  • 23篇石晓路
  • 17篇扈庆华
  • 16篇王冰
  • 13篇刘涛
  • 10篇林一曼
  • 8篇王瑞端
  • 7篇林爱红
  • 5篇刘建军
  • 5篇刘小立
  • 4篇冼慧霞
  • 4篇李庆阁
  • 3篇张顺祥
  • 3篇李迎慧
  • 3篇邱亚群
  • 3篇庄志雄
  • 3篇吕东月
  • 3篇郑琳琳
  • 2篇程小雯

传媒

  • 10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职业与健康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广东卫生防疫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食源性金葡菌的耐药趋势及携带肠毒素监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耐药趋势及携带肠毒素状况,为临床用药、防控金葡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自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及食物中毒样本检出的菌株,均按GB/T4789.10—2008对其进行生化鉴定确定。按NCCLS(2006版)进行K—B法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用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金葡菌肠毒素的检测。结果从185株中检测到9株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等3种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利福平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波动状态。食品来源的菌株与食物中毒来源的菌株对头孢西丁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食品污染物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金葡菌肠毒素阳性率分别为49.4%和8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源性金葡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普遍具有多重耐药。食物中毒来源的金葡菌产毒率和耐药率高于食品污染物来源的菌株。
王冰林一曼冼慧霞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黄妙淑李丹林世平
关键词:药敏试验肠毒素耐药
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并评价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荧光PCR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及检出鉴定。结果从178份样品中检出3份(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68%。结论深圳市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的危险,需加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监测。用传统方法结合荧光PCR方法能提高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吴平芳贺连华王冰石晓路扈庆华
关键词:李斯特氏菌细菌污染食品卫生菌种
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IgG及亚类的检测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循环抗体在日本血吸虫诊断上的应用。 方法 采集粪检确诊的日本血吸虫患者尿液 ,ELISA法测定尿液中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G及亚类 (IgG1,IgG2 ,IgG3 )抗体 ;同时肝吸虫阳性患者尿液作为考核交叉反应样本 ,无寄生虫感染者尿液作为阴性对照。 结果 粪检阳性日本血吸虫患者尿液中抗日本血吸虫IgG抗体的检出率为 81 0 % (17/ 2 1) ,其中IgG1为 81 0 % (17/ 2 1) ,IgG2 为 19 0 % (4 / 2 1) ,IgG3 为 2 3 8%(5 / 2 1) ,肝吸虫患者尿液中IgG1抗体与日本血吸虫抗原有 2 5 0 % (2 / 8)的交叉反应 ,IgG2 和IgG3 均未发生交叉反应。 结论 日本血吸虫患者尿液中存在抗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循环抗体 ,肝吸虫患者尿液中的IgG1抗体与日本血吸虫抗原有一定的交叉反应 ,但IgG2 和IgG3 无交叉反应现象 ,提示尿液中的IgG抗体可以作为血吸虫感染的诊断 ,尿液中的IgG2 和IgG3
张仁利贺连华吴平芳吴少庭高世同黄达娜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感染尿液特异性IGG亚类
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调查与预防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和趋势,为检测和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3-200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致病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a中报告的6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是以副溶血弧菌(39.7%)、变形杆菌(15.9)、沙门菌(12.7)、金黄色葡萄球菌(11.1%)、蜡样芽胞杆菌(3.2%)为主要致病菌。结论深圳市为沿海城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为主,今后在对食品污染监测时,可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开发快速检测方法,这样可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确保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吴平芳石晓路扈庆华王冰贺连华刘涛陈妙玲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快速溯源。方法根据文献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 VNTR 位点的相应引物,用于检测已知 PFGE 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中筛选出4个分辨力较高的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检测59株分离自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其批内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差(s)为0.03~0.05℃,批间重复性实验的 s 为0.04~0.06℃,日间重复性实验的 s 为0.04~0.06℃。同时,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能将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19个型别,包括11个流行克隆和8个散发克隆,Sim-pon 相关系数为0.9164。结论建立的体系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快速溯源和筛查。
王冰李迎慧扈庆华林一曼石晓路邱亚群贺连华陈妙玲吴平芳许舒乐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LMO)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品中LMO的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LMO 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应用于食品中LMO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10 fg,菌液灵敏度为99 cfu/m l或4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以此反应体系检测28株LMO,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上述方法可将检测时间由原来的至少4 d缩短至1 d。对228份食品进行LMO检测,8份增菌液LMO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6份LMO细菌培养阳性。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提高LM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应用于LMO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王冰扈庆华石晓路李庆阁郑琳琳林一曼贺连华张顺祥
关键词:产单核李斯特菌实时PCR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检测及耐药性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了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产肠毒素的情况,对食物中毒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1997年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法)方法进行,用反向被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肠毒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外,对其余10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总检出率为38%,其中A型为25%,C型为12.5%,其次为D型为5%,E型为2.5%,B型未检出。结论检测食物中毒及食品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应考虑肠毒素的检测;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建立在体外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贺连华王瑞端陈妙玲刘涛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深圳市2010年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年食品中分离的23株沙门菌对2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其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沙门菌对目前临床常用的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等敏感...
林爱红梁焯南贺连华吴平芳陈妙玲谭丽唐屹君林一曼
文献传递
带组氨酸标签的癌蛋白SE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为研究三氯乙烯诱导的差异蛋白SET在肝细胞L-02中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癌蛋白SET和His标签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T-His。方法从L-02肝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SET-His基因并进行双酶切,序列纯化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zeo(+)载体,阳性克隆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载体瞬时转染入L-02肝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ET-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利用RT-PCR从L-02细胞总RNA中成功克隆出SET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pcDNA3.1(+)/SET-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SET-His融合蛋白在肝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该结果为研究SET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三氯乙烯致机体损伤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陈谋通刘建军杨汝德何浩伟蒋英芝贺连华
关键词:三氯乙烯组氨酸标签
深圳市酒店三文鱼和北极贝生食中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酒店、日韩料理餐厅冰鲜海产品(三文鱼、北极贝)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病原微生物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酒店、日韩料理餐厅、超市商场等冰鲜海产品共168份,依照国家标准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68份样品中共检出不合格大肠菌群101份,阳性率为60.12%;菌落总数29份,阳性率为17.26%;致病菌: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份,阳性率为2.98%;金黄色葡萄菌38份,阳性率为22.62%。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致病菌未检出。结论冰鲜海产品三文鱼和北极贝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相当严重,各部门要加强监管监测,积极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减少食原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危险。
吴平芳贺连华石晓路扈庆华王冰冼慧霞陈妙玲
关键词:致病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