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妍焱

作品数:35 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成像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7篇CT
  • 6篇X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5篇血管成像
  • 5篇肿瘤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64层螺旋
  • 4篇64层螺旋C...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梗死
  • 3篇冠状血管

机构

  • 31篇北京医院
  • 4篇沈阳市第七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卫生部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5篇王妍焱
  • 20篇吴国庚
  • 17篇周诚
  • 8篇谭晔
  • 6篇陈涓
  • 5篇叶晓华
  • 5篇郭锬
  • 5篇焦晟
  • 3篇张旻
  • 3篇胡荣剑
  • 3篇韦嘉瑚
  • 3篇杨正汉
  • 3篇陈敏
  • 3篇巴凯
  • 2篇梁京
  • 2篇潘纪戍
  • 2篇王玉林
  • 2篇曹会志
  • 1篇王蕊
  • 1篇李威

传媒

  • 8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行大肠充气MSCT容积扫描和图像重建 (包括MPR、MIP、SSD、Raysum和CTVE) ,并与钡灌肠 ( 80例 )、结肠镜 ( 60例 )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 10 0 % ,其三维重建与钡灌肠、CTVE与结肠镜的发现完全符合。结论 大肠充气MS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反映大肠癌的病变和范围 ,明显优于单独应用X线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
吴国庚王妍焱王玉林叶晓华
关键词:大肠肿瘤
4D CTA结合CTP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4D CTA结合全脑容积CTP成像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34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8.22岁),接受了全脑动态CTA-CTP成像,22例患者在初次检查后20~40天进行了影像学随诊。动态CTA-CTP结果与随访的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4例患者中动态CTA-CTP成像阴性者3例,阳性者31例,诊断的敏感性96.88%,特异性100%。阳性者中29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 D CTA发现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3例,其中12例患侧可见侧枝血管形成,这1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4 D CTA技术是评价侧枝循环及脑灌注状态的可靠的和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陈涓刘芳郭锬吴国庚王妍焱许英浩周诚陈敏
单能量成像技术消除硬化伪影能力的基础模型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HDCT(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克服硬化伪影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120kVp条件下,CT值为300HU,600HU和1200HU的不同碘和水比例混合溶液,每组混合溶液均装入两支5mm直径的塑料试管。每...
王妍焱吴国庚周诚谭晔焦晟巴凯
文献传递
容积穿梭80mm CT灌注成像并动态CT血管成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容积穿梭(VS)80mmCT灌注成像(CTP)并动态CT血管成像(CTA)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肾癌患者在64层螺旋CT上行VS80mmCTP检查,获得肿瘤和双肾实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功能图像,同时获得80mm扫描覆盖范围内动态CTA图像。结果 24例肾癌患者均获得满意的80mmCTP图像和80mm动态CTA图像。CTP图像清楚显示了肾癌的灌注特征,瘤内高灌注区的BF值、BV值、PS值与同侧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侧肾皮质显著降低(均P<0.01),MTT值与同侧肾皮质、对侧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侧肾皮质、对侧肾皮质比较,瘤内低灌注区BF值、BV值、PS值显著降低,MTT值显著增高(均P<0.01)。肿瘤同侧肾皮质BF值、BV值、PS值显著低于对侧肾皮质(均P<0.01),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图像清楚显示双肾动脉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态变化。结论容积穿梭80mmCTP并动态CTA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肾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学信息,有助于肾癌的诊断,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扫描模式。
叶晓华周诚杨正汉吴国庚王妍焱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高清计算机断层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对高清计算机断层扫描(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患者(共置入支架48个),行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分别用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进行重建,以支架原始数据为参照,对两种不同重建模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标准模式相比,高清模式重建测得的支架内径[(2.39±0.58)mmvs.(2.08±0.51)mm]和平均长度[(22.38±5.99)mm vs.(22.48±5.87)mm]均更接近于实际值,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DCT成像空间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测量的准确性。
郭乃才王妍焱李威吴司南李宁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
老年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技术特点及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7例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检查技术,并评价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将患者按照年龄分组,分为65~74岁、75~84岁、≥85岁三组,分别统计各组CT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并总结成像技术特点。结果 257例老年患者的2150段冠脉血管中,2041段冠状动脉血管(94.93%)图像质量可以满足影像学诊断。经统计学方法处理,表明在不同年龄组的老年患者中,冠状动脉成像显示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层螺旋CT对老年人冠状动脉成像有很好的显示成功率,可作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有效筛选方法;在对老年人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适当的运用成像技术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焦晟周诚吴国庚王妍焱谭晔
关键词:老年人冠状动脉成像
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通常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被简称为“冠心病”,但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了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既往影像学的检查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
王妍焱周诚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络活喜治疗老年高血压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络活喜是一种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常规剂量下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全身血压,不影响心脏的收缩和传导状态。对心率无影响。通过对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络活喜治疗观察4周,结果显示络活喜降压效果显著。
王妍焱吴彬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络活喜治疗观外周血管阻力二氢吡啶类血管选择
老年患者前循环血管狭窄与腔隙或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前循环血管(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有无狭窄、狭窄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脑内腔隙或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人组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于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头颅MRI或CT平扫,以及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4D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CTA—CTP)检查的老年患者影像数据,采用MIP及CP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头部4DCTA图像,分析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与腔隙或腔梗的关系。结果111例患者的年龄为(68.4±6.8)岁。有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或)大脑中动脉狭窄者94例,其中头颅MRI或CT平扫显示有腔隙或腔梗者73例(65.8%),无腔隙或腔梗者21例(18.9%)。无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前循环狭窄患者17例,其中有腔隙或腔梗7例(6.3%),无腔隙或腔梗者10例(9.0%)。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有无狭窄与腔隙或腔梗存在相关性(χ^2=7.794,P=0.005)。单侧血管狭窄者39例,其中25例(26.6%)伴腔隙或腔梗,14例(14.9%)不伴腔隙或腔梗;双侧血管狭窄者55例,其中48例(51.1%)伴腔隙或腔梗,7例(7.4%)不伴腔隙或腔梗。血管狭窄分布范围(单侧和双侧)与腔隙或腔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狭窄患者发生腔隙或腔梗的危险性较单侧狭窄者高(χ^2=7.061,P=0.008)。前循环血管狭窄伴腔隙或腔梗73例中,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Ⅰ级31例,Ⅱ级19例,Ⅲ级14例,Ⅳ级9例,不同血管狭窄分级之间发生腔隙或腔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腔隙或腔梗的发生存在关联性,且双侧狭窄患者发生腔隙或腔梗的危险性较单侧狭窄者增加。
刘志文王蕊郭锬王晓培吴国庚王妍焱陈涓
关键词:脑梗死腔隙脑血管障碍脑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症状性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24例于MS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49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FDS)检查。MS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每段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成分比例由GEAW4.3工作站AVA软件自动测量。其中狭窄程度与DSA相比较,评价MSCTA自动测量血管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粥样硬化斑块密度分析与CFDS相比较,评价MSCTA彩色编码技术分析成分比例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1.0%,阴性预测率为97.6%,阳性预测率为86.9%,准确性为93.1%。MSCTA检出的粥样硬化斑块图密度分析与CFDS的符合率为80.3%,其中诊断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8.2%,准确性为96.7%,阴性预测率为98.2%,阳性预测率为83.3%。结论: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以及诊断钙化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选择介入材料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王妍焱吴国庚刘加春翟乐乐李大军张征杨重庆谭晔周诚韦嘉瑚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