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宝贵

作品数:26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螺旋体
  • 9篇伯氏疏螺旋体
  • 7篇林区
  • 7篇莱姆
  • 7篇莱姆病
  • 4篇动物
  • 4篇宿主
  • 4篇立克次体
  • 4篇莱姆病螺旋体
  • 4篇基因
  • 3篇动物模型
  • 3篇体感
  • 3篇螺旋体感染
  • 3篇免疫
  • 3篇基因型
  • 3篇斑点热
  • 3篇斑点热群
  • 3篇斑点热群立克...
  • 2篇蛋白
  • 2篇东北林区

机构

  • 2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吉林省畜牧兽...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厦门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26篇蒋宝贵
  • 21篇曹务春
  • 13篇何静
  • 12篇高燕
  • 11篇吴晓明
  • 10篇黄海楠
  • 10篇褚宸一
  • 9篇赵秋敏
  • 7篇张泮河
  • 7篇詹琳
  • 6篇江佳富
  • 6篇孙毅
  • 3篇李红梅
  • 3篇贾娜
  • 3篇丁壮
  • 3篇杨红
  • 2篇邓永强
  • 2篇张利军
  • 2篇王玉福
  • 2篇董大勇

传媒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全国人畜共患...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东北林区蜱中伯氏疏螺旋体的分离及分型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从我国东北地区全沟硬蜱中分离新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了解其基因型及分布。方法应用BSKH培养基从硬蜱中分离菌株,PCR扩增5S^23S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新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25株,其中11株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3株来自黑龙江省,1株来自吉林省。RFLP结果显示其中22株属于Borreliagarinii基因型,3株属B.afazenii基因型,1株产生了新的酶切带型,序列测定表明其属于B.garinii。结论东北地区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为B.garinii和B.afzelii两种基因型,B.garinii为主要基因型。采用5S^23SrRNA间隔区RFLP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研究时应结合序列分析方法,以保证分型结果的可靠性。
高燕何静王剑波哈森高娃张泮河蒋宝贵吴晓明褚宸一黄海楠詹琳赵秋敏曹务春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RFLP
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检测福建厦门微小牛蜱携带的埃立克体,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埃立克体,然后对阳性标本中的埃立克体进行16S rRNA全基因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共检测吸血微小牛蜱标本299份,27份阳性,阳性率为9.0%。选择其中的1份阳性样本扩增16S rRNA的全基因序列,全长1458bp,序列对比显示与泰缅边境和越南的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9%,相差2个碱基;与西藏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7%,相差4个碱基;与非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6%,相差7个碱基;与中国南方的查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8.9%,相差17个碱基。结论从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检测到埃立克体,可能是一个埃立克体新的亚种。
李红梅蒋宝贵何静牛建军汪家旭孙毅曹务春
关键词:埃立克体微小牛蜱RNA基因PCR
组氨酸激酶Ⅱ在伯氏疏螺旋体生活史中的功能
2012年
目的伯氏疏螺旋体组氨酸激酶Ⅱ(Hk2)和反应调节蛋白Rrp2共同组成一个二元信号系统,控制病原菌侵染哺乳动物所需致病因子的表达,但Hk2的生物学功能有待验证。方法应用同源重组方法得到hk2敲除菌株(hk2-),并利用蜱-鼠动物模型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探索。结果 hk2-能够通过人工针刺正常感染小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在吸血的幼蜱和若蜱中肠能够检测到hk2-,定量PCR结果显示hk2敲除并不影响病原菌在若蜱中肠的繁殖,但在蜱叮咬状态下只有50%的小鼠能够被hk2-感染。结论Hk2不影响病原菌从鼠传播到幼蜱及随后在蜱体内的长期寄生,但hk2敲除降低了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蜱叮咬)感染小鼠的能力,研究结果暗示Hk2在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功能是协助病原菌高效地侵染哺乳动物。
杨章女蒋宝贵杨晓峰徐海君曹务春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动物模型
全沟硬蜱Salp15蛋白家族成员基因的克隆与融合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为明确全沟硬蜱涎腺Salp15蛋白家族的基因表达情况,本文根据已知的Salp15序列设计引物对全沟硬蜱幼蜱的总RNA进行RT—PCR,克隆到可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OspC互作的涎腺蛋白Salp15CDS序列,命名为I.Plarva5。对该蛋白做生物信息学预测,其肽链在N端含有信号肽,在c端含有与CD4分子的结合位点。与其他蜱种Salp15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62.3%(北美的肩突硬蜱Ixodesscapularis)、74.5%(欧洲的篦子硬蜱Lricinusiric3)、59.4%(西伯利亚全沟硬蜱Lpersulcatus)、67.6%(日本地区的全沟硬蜱iperl)。将该cDNA序列分别加上EcoRI,SalI酶切位点,插入pMAL.c4X表达载体上,经IPTG诱导。在Transetta(DE3)上融合蛋白成功表达。此工作为研究全沟硬蜱的Salp15与莱姆病螺旋体,以及与宿主动物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王欣孙毅牛思博蒋宝贵
关键词:全沟硬蜱宿主免疫克隆
大兴安岭林区蜱和鼠中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蜱和鼠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及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应用巢式PCR扩增蜱和鼠中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RFLP分析显示特殊带型的样本测序分析。结果检测全沟硬蜱1336只,293只阳性,阳性率为21.93%;森林革蜱144只,6只阳性,阳性率为4.17%;嗜群血蜱144只,未发现有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检测鼠9种145只,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4种5只,感染率为3.45%;其中检测8只棕背鼫(鼠平),2只阳性。RFLP分析及序列分析显示蜱中有B.garinii20047亚型、B.gariniiNT29亚型、B.afzelii基因型以及不同基因型或亚型伯氏疏螺旋体的混合感染;鼠感染的伯氏疏螺旋体包括B.garinii20047亚型和B.gariniiNT29亚型。SSCP分析结果显示带型多于36种。结论大兴安岭林区蜱及鼠中均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其中全沟硬蜱的感染率较高;B.garinii型为主要基因型,且该地区伯氏疏螺旋体存在遗传多态性。单只蜱中存在同时感染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人和宿主动物是否存在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混合感染尚待进一步研究。全沟硬蜱和棕背(鼠平)分别是该林区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媒介和主要储存宿主。
褚宸一何静王剑波哈森高娃张泮河吴晓明赵秋敏蒋宝贵高燕曹务春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
我国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性及感染机制研究
本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的两种致病基因型Borrelia garinii和Borrelia afzelii型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验动物学的方法系统地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在型内进行了不...
蒋宝贵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机制质粒载体蛋白质组学分子机制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比较南北地区不同鼠种带菌率的差异。方法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5省(自治区)共捕获鼠473只,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脏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结果共检测鼠473只,69只阳性,阳性率为14.6%;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都检测出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1%、21.6%、30.0%、10.8%和21.4%。结论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的鼠中都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南北地区鼠的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黄海楠丁壮何静吴晓明蒋宝贵高燕赵秋敏曹务春
关键词:啮齿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聚合酶链反应
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是否可以在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3种媒介蜱中经卵传播。以在东北林区采集的牛寄生饱血雌蜱为样本,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以获得3种蜱的不同时期的形态,并使用PCR方法检测各虫态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从而研究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在蜱生活周期中的传递规律。共采集牛寄生饱血雌蜱91只,其中全沟硬蜱14只,森林革蜱55只,嗜群血蜱24只。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感染率为85.71%,5.45%,12.50%。卵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2%)、森林革蜱(1.3%)、嗜群血蜱(1.1%),幼蜱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5%)、森林革蜱(1.7%)、嗜群血蜱(2.2%)。且3种蜱雌蜱、卵、幼虫均检测到的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序列比对一致。感染的幼蜱均可通过叮咬使小鼠感染,三种蜱都能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全沟硬蜱感染率高可能是东北林区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主要媒介蜱。
魏然江佳富蒋宝贵常巧呈刘洪波付雪曹务春
关键词: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活体成像动物模型穿梭载体的构建
2008年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又称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重要的动物疫源性疾病。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缺乏相关载体,遗传学转化异常困难,因此对于伯氏疏螺旋体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缓慢。伯氏疏螺旋体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如果在动物实验中采用活体成像技术便可直接观察病原体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迁移和定植规律,
蒋宝贵何静褚宸一张泮河赵秋敏詹琳杨红孙毅曹务春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穿梭载体动物模型莱姆病螺旋体疫源性疾病
一种检测巴贝西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巴贝西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本发明公开的一组DNA分子,由如下(1)‑(3)所示的DNA分子组成:(1)SEQ ID No.2所示的DNA分子;(2)SEQ ID No.3所示的DNA分子;(3)S...
江佳富曹务春蒋宝贵张圆孙毅江瑞若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