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高宇

作品数:27 被引量:151H指数:9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血管
  • 8篇血管性痴呆
  • 8篇痴呆
  • 7篇穴位
  • 7篇血管性痴呆大...
  • 7篇痴呆大鼠
  • 6篇穴位埋线
  • 6篇埋线
  • 5篇细胞
  • 5篇解剖学
  • 5篇教学
  • 4篇学习记忆
  • 4篇学习记忆能力
  • 4篇淫羊藿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记忆能力
  • 3篇蛋白
  • 3篇电针
  • 3篇多糖

机构

  • 27篇贵阳中医学院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湖南大学
  • 2篇贵阳护理职业...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27篇谢高宇
  • 17篇唐中生
  • 16篇罗亚非
  • 14篇陆莹
  • 10篇张作涛
  • 8篇吴春朋
  • 6篇宋华
  • 5篇寇云芳
  • 5篇齐敏友
  • 4篇刘浩然
  • 3篇陈波
  • 3篇周洪谦
  • 3篇张永萍
  • 3篇范瑞娟
  • 3篇徐剑
  • 2篇陈凯
  • 2篇史杰
  • 2篇陈云志
  • 2篇宫燕
  • 2篇朱世杰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嘌呤致大鼠睾丸损伤中标志酶的变化及淫羊藿总黄酮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腺嘌呤致大鼠睾丸损伤中标志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模型组(蒸馏水灌胃)、TFE组(TFE 100mg/kg灌胃)、维生素E组(维生素E 10mg/kg灌胃)和甲基睾酮组(甲基睾酮5mg/kg灌胃),每组14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每组大鼠均予腺嘌呤150mg/kg灌胃14d建立大鼠睾丸病变模型,第15天开始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处理。30d后处死大鼠,称量睾丸、附睾、精囊腺及大鼠质量,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丸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谷氨酰转肽酶(γ-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性腺脏器指数下降,血清睾酮下降,睾丸中LDH、ACP及γ-GT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FE组大鼠脏器指数、血清睾酮水平及特异性酶类活力提高(P<0.05)。结论 TFE可能通过促进睾酮释放及抗氧化作用而显著提高腺嘌呤致大鼠睾丸损伤中标志酶活力。
张作涛谢高宇陈凯齐敏友刘浩然
关键词:黄酮类淫羊藿属腺嘌呤睾丸
不同浓度甘草多糖促进脐血源树突状细胞分化与成熟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PS)体外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并分为3组,用不同浓度的GPS悬液诱导为DC。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DC形态,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GPS刺激后,各组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均呈现典型的成熟DC形态学特征,尤以400μg/ml GPS组诱导DC数量最多,最具形态学特征,且上清中IL-12的水平最高(P<0.01),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最强(P<0.01)。表明GPS可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成熟,增强DC的免疫学活性,尤以400μg/ml最佳。
唐中生罗亚非谢高宇陈波陆莹张作涛
关键词:甘草多糖树突状细胞脐血免疫活性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8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将传统讲授式教学和慕课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新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上以小组协作学习及教师答疑为主。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报道如下。
陆莹罗亚非唐中生谢高宇吴春朋寇云芳范瑞娟朱世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教学资源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CIA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液流变学(BR)及海马CA1区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探讨CIAA对VD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D模型组、CIAA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CIAA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施行CIAA和尼莫地平治疗。血液流变快测仪检测BR相应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BR及p75NT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大鼠BR、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VD模型组比较,CIAA组、尼莫地平组BR指标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AA可降低痴呆大鼠BR、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的神经保护机制。
唐中生李霞吴春朋罗亚非谢高宇寇云芳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穴位埋线血液流变学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保护机制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对VD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取含海马的脑组织,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法检测其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V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细胞、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的表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D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1),CA1区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可见一定数量的Bcl-2 mRNA阳性细胞表达,而Bax mRNA阳性细胞表达较少。结论穴位埋线可通过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唐中生吴春朋罗亚非谢高宇寇云芳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BCL-2家族穴位埋线疗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VD模型组(M组)、电针组(E组)、尼莫地平组(N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闭塞法(four-vessel occlusion,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电针智三针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20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Hcy含量,制作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浆Hcy含量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与V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P<0.01),血浆Hcy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Hcy含量、调节脑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继而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有关。
唐中生陆莹宋华谢高宇周洪谦张作涛罗亚非
关键词:电针智三针血管性痴呆同型半胱氨酸
甘草多糖对脐血源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过程中NF-kBp6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脐血源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的过程中,核转录因子-k B p65(NF-k B p65)的表达以及GPS对单核细胞分化为DC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取脐血单核细胞;用含粒单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脂多糖(LPS)和GPS的RPMI-1640培养液分别对细胞因子组、GPS组、联合培养组的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瑞氏染色和CD86、CD83、HLA-DR、S-100的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单核细胞和DC。动态观察单核细胞分化为DC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NF-k B p65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和SPSS软件分析。结果 CD86、CD83、HLADR、S-100的免疫细胞化学法证实所获单核细胞和DC符合各自的形态和表型特征。在含GM-CSF和IL-4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7d时,单核细胞分化成未成熟DC(im DC);在含GM-CSF、IL-4和LPS的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5d时,imDC分化为成熟DC(m DC),两者的细胞核内NF-k B p65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用只含GP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单核细胞至7d时,可见其细胞核呈NF-k Bp65阳性,已分化为im DC,继续培养5d,则分化为DC。用含GMCSF、IL-4和甘草多糖的RPMI-1640培养液联合培养7 d时,则该单核细胞分化为im DC;加入LPS后继续培养5 d,im DC的细胞核呈NF-k Bp65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法证实im DC已经分化为DC。联合培养组细胞的表型表达均强于细胞因子组和GPS组(P<0.05)。结论脐血来源单核细胞分化为im DC和m DC过程中,细胞核内NF-k B p65表达逐渐增强。单纯用GPS(400μg/m L)可以刺激单核细胞分化为im DC和m DC,效果逊于细胞因子GM-CSF、IL-4和LPS共同培养。
唐中生吴春朋谢高宇陆莹罗亚非
关键词:细胞表面抗原P65甘草多糖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15 d。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海马CA1区,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53表达,并取大脑皮质做冠状位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1区p53和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假手术组海马CA1区未见p53阳性细胞,穴位埋线组及尼莫地平组海马CA1区p5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减轻且数量增加。结论穴位埋线可明显降低海马CA1区p53蛋白的表达,抑制VD大鼠脑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霞唐中生吴春朋谢高宇陆莹罗亚非
关键词:穴位埋线血管性痴呆P53海马
糖尿病性勃起障碍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糖尿病性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改变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障碍(DIED)的方法有多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被作为治疗DIED的一线药物。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血管生成素、睾酮补充以及传统中药也逐渐用于治疗DIED。另外,当药物治疗已无法收到效果时,阴茎假体植入手术也将会成为治疗DIED的选择之一。
周斌谢高宇齐敏友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并发症
甘草多糖促进脐血源树突状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两种浓度的GPS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血单核细胞并分为2组,分别用低、高浓度为100μg/ml、400μg/ml的GPS悬液诱导DC。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DC形态,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GPS刺激后,两组DC均呈现典型成熟DC形态学特征,尤以高浓度组诱导的DC数量最多,形态学特征最明显,且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最高(P﹤0.01)。结论:GPS可刺激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成熟,以高浓度组最佳。
张作涛谢高宇唐中生罗亚非陆莹
关键词:甘草多糖树突状细胞脐血免疫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