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管
  • 3篇胆管引流
  • 3篇胆囊
  • 3篇胆总管
  • 3篇引流
  • 3篇细胞
  • 3篇内镜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鼻胆管
  • 2篇胆囊切除
  • 2篇一期缝合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镜

机构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赵芝鑫
  • 5篇陈耿臻
  • 2篇许锐锐
  • 2篇郑少坤
  • 1篇王梅子
  • 1篇韩慧
  • 1篇陈晓东
  • 1篇庄潮平
  • 1篇陈希纲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选择的指导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其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对87例手术切除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以评价E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T1分期符合率100%,T2分期符合率96.0%,T3分期符合率85.7%,T4分期符合100%;超声内镜的T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03,P<0.05);N分期中N0分期符合率87.0%,N1分期符合率78.6%,N3分期符合率100%。超声内镜的N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68,P<0.05)。结论超声内镜术前评价低位直肠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对低位直肠癌侵犯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
郑少坤麦建全赵芝鑫陈耿臻
关键词:超声内镜肿瘤分期
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照组行LC+LCBDE+T管引流。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研究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汁引流量及胃肠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复查发现:研究组血尿淀粉酶升高率、肝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胰腺炎、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放置鼻胆管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效果确切。
赵芝鑫陈耿臻许锐锐庄潮平韩慧王梅子游少钦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T管引流一期缝合
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内镜血管科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T管引流,观察组给予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88±1.16)d、(8.04±1.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04±3.71)d、(17.36±2.24)d,住院费用为(2.58±0.35)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2±0.4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分别为(64.28±4.50)%,(2.20±0.42)mm,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分别为(45.16±4.42)%和(2.64±0.50)mm,观察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高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饭后腹胀、腹泻、腹痛的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赵芝鑫郑少坤陈晓东陈耿臻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鼻胆管引流
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STAT3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参芪液)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参芪液对SGC7901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1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Janus激酶2(JAK2)、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参芪液浓度达到0.1 mg/ml时,SGC7901细胞抑制率达到(10.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参芪液浓度的逐渐增高,SGC7901细胞抑制率也逐渐增高(F=12.319,P=0.0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参芪液浓度的增加,SGC7901细胞中IL-6、IL-8和IL-11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F=31.256,P=0.000;IL-8:F=16.857,P=0.000;IL-11:F=21.319,P=0.000;各指标中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参芪液浓度的增加,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JAK2:F=12.315,P=0.000;p-STAT3:F=16.728,P=0.000;各指标中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通路有关.
赵芝鑫陈耿臻
关键词:STAT3转录因子信号传导参芪扶正注射液
IGF-Ⅱ、VEGF和MV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CD34抗体标记肿...
赵芝鑫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积分光密度
文献传递
术中鼻胆管替代传统T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术中鼻胆管替代传统T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照组行LC+LCBDE+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6~10个月,复查发现:两组均未发生胆道狭窄,两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尿淀粉酶升高率、肝功能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胆管在LC+LCBDE中可替代T管引流,能保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其疗效更加确切、可行。
赵芝鑫陈耿臻许锐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T管引流一期缝合
IGF-Ⅱ、VEGF和MVD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CD34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IGF-Ⅱ、VEGF和CD34的表达,分别对IGF-Ⅱ和VEGF表达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测定,对CD34阳性组织进行MVD计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Ⅱ在HCC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55940.00±44570.41、83688.81±64460.15和0;VEGF的IOD值分别为37315.79±27315.09、38181.70±33391.02和2528.96±1445.2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IGF-Ⅱ和VEGF的I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IGF-Ⅱ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肝癌组织MVD值为42.10±20.63,癌旁组织MVD值为28.96±8.55,正常肝组织MVD值为17.70±9.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VEGF和MVD的表达都与淋巴结或肝内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且IGF-Ⅱ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IGF-Ⅱ和VEGF共阳性表达组MVD值为44.24±21.22,高于IGF-Ⅱ和VEGF共阴性表达组MVD值(19.25±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F-Ⅱ在HCC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P<0.01),随着IGF-Ⅱ强度的增加,VEGF表达增强。结论 IGF-Ⅱ在HCC中表达显著增加,并可能诱导VEGF和MVD的过表达,且与HCC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赵芝鑫陈希纲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CD34积分光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