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延坤

作品数:76 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缺血
  • 21篇细胞
  • 18篇脑缺血
  • 12篇蛋白
  • 11篇血管
  • 9篇再灌注
  • 9篇脑梗
  • 9篇脑梗死
  • 9篇梗死
  • 9篇灌注
  • 8篇灶性
  • 8篇灶性脑缺血
  • 8篇局灶
  • 8篇局灶性
  • 8篇局灶性脑缺血
  • 8篇急性
  • 7篇神经元
  • 7篇阿尔茨海默病
  • 6篇凋亡
  • 5篇血清

机构

  • 56篇吉林大学中日...
  • 16篇吉林大学
  • 14篇吉林大学第一...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辽宁省人民医...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北华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6篇邵延坤
  • 23篇徐忠信
  • 13篇莽靖
  • 13篇何金婷
  • 11篇饶明俐
  • 11篇杨宏
  • 9篇王捷
  • 6篇酒泉
  • 6篇王越晖
  • 6篇方伯言
  • 5篇陈晓虹
  • 5篇李昕华
  • 5篇梁文昭
  • 4篇贾建平
  • 4篇方乐
  • 4篇王艳秋
  • 4篇赵晴
  • 4篇张妮
  • 3篇李淼
  • 3篇李华军

传媒

  • 18篇中国实验诊断...
  • 14篇中风与神经疾...
  • 11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Activin A及其受体ActRⅡ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激活素A(ActA)及其受体ⅡA(ActR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ctA、ActRⅡA免疫阳性表达。结果正常组织有极低水平的ActA、ActRⅡA表达,免疫组化显示缺血3h后在周边区ActA、ActRⅡA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于24h达高峰。结论局灶脑缺血损伤可诱导内源性神经元ActA高表达,并可能通过特异性跨膜信号受体ActRⅡA发挥靶源性作用。
莽靖何金婷李宗树胥桂华郭洪亮邵延坤徐忠信
关键词:局灶脑缺血激活素A激活素受体
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胰岛素、IGF-1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的含量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出血患者(A组)及正常人(B组)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GF—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者呈负相关(P<0 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测IGF-1、胰岛素含量可以提示预后。
邵延坤杨宏孙文伟邵璞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脑出血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tPA、PAI-1表达变化及巴曲酶脑保护作用研究
该研究应用线栓法制备了与人类脑缺血损伤高度相似的大鼠MCAO模型,在制备动物模型过程中对线栓头端进行了纯化处理,采用神经病学评分、TTC染色梗死体积测定、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对模型进行评价,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实用性...
邵延坤
关键词:巴曲酶神经元凋亡PAI-1
文献传递
显微缝合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应用显微缝合法(microsurgical suture)造成兔颈动脉狭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HE、MASSON染色切片观察不同时间颈动脉壁的病理改变,以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M)及内膜/中膜面积比值(SI/SM)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应用显微缝合联合高脂饮食法成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E、MASSON染色切片显示模型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论应用显微缝合联合高脂饮食制作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简便,成模时间短,极大程度保留了动脉壁的弹性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王捷徐忠信李淼邵延坤王晓彬郑昭时杨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显微缝合
依达拉奉对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保护机制的研究
赵晴徐忠信杜建时马冲王长宏丛宪玲张英丽杨宏刘松岩韩雪梅邵延坤王清丁军
随着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血管性痴呆(VD)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VD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VD是发生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由于全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以认知...
关键词:
关键词:依达拉奉血管性痴呆线粒体自由基清除剂
Aβ_(25-35)损伤对Hep-1细胞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探讨β-淀粉样蛋白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分子伴侣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瘤Hep-1细胞株,应用Aβ25-35构建AD细胞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内质网分子伴侣含量变化。结果经Aβ25-35诱导的Hep-1AD细胞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表达增加。结论β-淀粉样蛋白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内分子伴侣含量上调可能为其参与AD发病的机制之一。
王艳秋王捷方乐方伯言酒泉邵延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未折叠蛋白反应
法舒地尔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8只,体重320~340克(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经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后,随即平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
王晓明魏爱宣邵延坤徐忠信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继发脑室出血一例
2005年
陈晓虹姜新王玉洁邵延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继发脑室出血病例报告纤维蛋白原凝血功能
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鉴定及氧糖剥夺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原代培养和鉴定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并建立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OGD)模型。方法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后,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应用缺氧D-Hank液及缺氧培养罐行OGD后用台盼蓝染色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培养至第9天,GFAP染色阳性细胞为98.54%±2.01%;星形胶质细胞经不同时间OGD处理后,台盼蓝染色呈现不同形态;OGD60min时,星形胶质细胞LDH漏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随时间递增。结论成功完成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在培养第9天可用于模型制备,成功建立星形胶质细胞OGD模型。
魏爱宣李昕华闫世军何金婷莽靖邢影邵延坤徐忠信
关键词:原代培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由多种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细胞分裂增殖和降低血糖的作用,IGF1亦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作为一种非选择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于中枢神经发育和成熟的全过程,参与神经系统的增生、分化和神经功能的维持和调节。国外...
邬英全邵延坤高凤桐孙文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清IGF-1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