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海峰

作品数:27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教学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4篇学法
  • 4篇血压
  • 4篇内科
  • 4篇教学法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电
  • 3篇心绞痛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 3篇思维
  • 3篇综合征
  • 3篇临床教学
  • 3篇介入

机构

  • 27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7篇邵海峰
  • 13篇姜春玉
  • 10篇汤柏赞
  • 9篇刘惠明
  • 8篇孙爽
  • 7篇张北玉
  • 7篇李强
  • 7篇王丽
  • 6篇那静涛
  • 5篇杨莉莉
  • 5篇吕英慧
  • 5篇沈彦祥
  • 4篇赵宇
  • 4篇石寒冰
  • 3篇马文艳
  • 3篇陈丽娜
  • 3篇温丽娟
  • 2篇金立
  • 2篇杨秀华
  • 2篇牟海军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无创检查法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平板运动试验(TET)、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AECG)三种无创方法诊断冠心病进行比较,并以冠脉造影(ACG)为"金标准",评价上述三种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患者均进行TET、MSCT、12-AECG和ACG检查。计算TET、MSCT、12-A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计算将上述三种方法两两联合、三种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ACG结果为金标准,TET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07%和70.59%;12-AECG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09%和64.71%;MSCT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77%、91.08%和91.67%。MSCT与12-AECG联合、MSCT与TET联合及12-AECG与TET联合使敏感性分别提高到95.35%、95.35%和97.67%。TET、12-AECG与TET串联使特异性提高到100%。结论将三种无创方法联合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
孙爽姜春玉邵海峰刘惠明沈彦祥张北玉那静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计算机心电描记术
阿托伐他汀预防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房颤的影响。方法:将未患房早、室上速、房颤的患者364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汀组予服用阿托他汀片,对照组未服阿托他汀片。于服药前1周及服药后第18个月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Holter)检查有无房颤发生。试验中阿托伐他汀组由于产生不良反应及其他原因,有部分患者未能坚持服用阿托他汀片,故阿托伐他汀组又分为长期服药组和间断服药组。结果:无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片或间断服用阿托他汀片,房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尤其长期服用阿托伐汀组(7.59%)较对照组(15.69%)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间断服用阿托伐他汀组(10.26%)与长期服用阿托他汀组比较房颤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汀片有明显的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
姜春玉邵海峰
关键词:心房颤动阿托伐他汀炎症
预防性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并糖尿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药物干预是否可以有效预防PCI过程中无复流现象。方法:首先将入选患者按照PCI是否出现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然后对药物干预情况、生化、PCI情况等进行Logistic分析,明确药物干预与无复流的关系。结果:他汀类药物是AMI并糖尿病行PCI出现无复流的保护因子[χ2=9.360,P=0.002,Exp(B)=0.309),服用时间≥3个月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降低(3.8%,10.9%,χ2=5.413,P=0.020)。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对无复流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AMI并糖尿病PCI中无复流的发生。
邵海峰刘惠明姜春玉于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无复流
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Hey)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147例,Hcy水平≥10μmol/L为老年H型高血压组72例,Hcy水平〈10μmol/L为老年单纯高血压组75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用酶法测定Hcy水平,比较血清Hcy水平的差异。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UA发生率[44.4%(32/72)与12.0%(9/75)]、冠状动脉病变积分[(44.2±21.3)分与(31.9±18.4)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4.3±2.1)与(2.0±1.9)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型高血压组中血清Hcy的水平在UA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22.2±7.1)与(13.74-3.7)μmol/L]、uA发作期与稳定型心绞痛(sA)组比较[(22.2±7.1)与(12.0±4.2)μmol/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高血压组中uA患者的血清Hcy水平高于sA患者[(8.9±2.2)与(6.6±1.2)btmol/L,P〈0.013,且uA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sA患者[(6.9±0.7)与(4.5±0.5)mmol/L,P〈O.013,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SA患者[(4.6土0.8)与(2.7±0.6)mmol/L,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H型高血压是UA的独立影响因素(OR=5.691,P〈0.01)。结论老年人H型高血压与UA密切相关,是老年人UA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杨莉莉赵宇邵海峰吕英慧
关键词:高血压心绞痛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惠明邵海峰孙爽温丽娟张北玉沈彦祥姜春玉那静涛马文艳陈丽娜吕英慧石寒冰孙茂林王朝于巍王卫国
该研究应用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三维成相,同时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螺旋CT冠状动脉三维成相结果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判定螺旋CT冠状动脉三维重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
关键词:
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判断预后
单纯冠状动脉痉挛致室性心律失常一例被引量:2
2007年
1例女性患者,50岁。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继而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有效、分析心律失常原因为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所致。
孙爽姜春玉刘惠明沈彦祥邵海峰那静涛张北玉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造影室性心律失常
血清CTRP9及ANP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lq/TNF-Related Protein 9,CTRP 9)、APN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中心就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第一次入院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成功进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并于9~12个月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根据造影结果评价有无支架术后再狭窄。测定研究对象第一次入院时和再次入院造影随访时血清中CTRP 9及ANP水平。结果 258例行造影复查的患者中,42例发生靶病变再狭窄(再狭窄组),216例未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相比基线的和随访时的血清CTRP 9及ANP的水平均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清CTRP9及ANP的水平是靶病变发生IS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基线的血清CTRP 9及ANP的水平是靶病变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丽汤柏赞李强邵海峰
关键词:ANP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的效果差异。方法 61例房扑及70例房颤患者各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转复为有效,未转复为无效。结果伊布利特对于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76.92%vs.47.06%,P<0.05),伊布利特对房颤的转复率亦明显高于普罗帕酮(66.67%vs.37.93%,P<0.05);伊布利特对于房扑的转复率与胺碘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76.92%vs.27.78%,P<0.05),但对于房颤的转复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无差别(66.67%vs.47.06%,P>0.05);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无论对房颤还是对房扑的转复均无差别(P>0.05)。因此,伊布利特转复房扑的成功率高于房颤。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既优于普罗帕酮又优于胺碘酮,对转复房颤仅优于普罗帕酮,其对房扑的转复成功率高于房颤。
姜春玉邵海峰刘惠明汤伯赞李强
关键词:房扑伊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随机抽取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AMI患者73例作为AMI组,另抽取该科室同期就诊的老年单纯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非AM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I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7.02±1.83)mmol/L和(94.23±19.23)mmol/L,均高于非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4.56±0.89)mmol/L和(88.27±16.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 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均会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MI的风险。
王丽杨莉莉汤柏赞邵海峰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
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减少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的新发房颤(af)的预防作用。方法:291例1级、2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口服替米沙坦40~80mg/d,18个月),贝那普利组(口服贝那普利10~40mg/d,18个月),非洛地平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18个月)。若3组患者经相应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25~50mg/d,直至达正常(血压<140/90mm-Hg)。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患者服药前、后左房内径(LA)、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其对血压的治疗3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3组间降压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后LVEF有所减低(P<0.05),LVPWT、IVST、LVDd、LVMI明显减低(P<0.01),与非洛地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米沙坦治疗的af发生率为5.9%,经贝那普利治疗的af发生率为5.4%,经非洛地平治疗的af发生率为18.43%。经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a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与非洛地平对比af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均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并且能够逆转左室肥厚,且三者作用相似,但替米沙坦、贝那普利较非洛地平对于房颤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孙爽姜春玉邵海峰
关键词:高血压房颤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