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综合征
  • 1篇胃肠
  • 1篇胃肠型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线粒体
  • 1篇脑肌病
  • 1篇聚合酶
  • 1篇基因
  • 1篇肌病
  • 1篇冠状病毒
  • 1篇冠状病毒病
  • 1篇合酶
  • 1篇儿童
  • 1篇肺炎
  • 1篇Γ基因
  • 1篇病毒
  • 1篇病毒病
  • 1篇病例
  • 1篇病例报告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刘艳
  • 1篇陈萍
  • 1篇温宇
  • 1篇应艳琴
  • 1篇张柳清
  • 1篇叶枫
  • 1篇张建玲
  • 1篇郝燕
  • 1篇仇丽茹
  • 1篇罗小平
  • 1篇张偲
  • 1篇杨清梅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OLG突变引起的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 探讨线粒体聚合酶γ基因(Polymerase gamma, POLG)突变引起的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myopathy, MNGIE)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1例POLG突变引起的MNGIE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的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POLG突变引起的MNGIE样综合征的病例,从而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为6月龄女婴,以胃肠道症状及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肌电图示周围神经损害,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POLG基因2个杂合突变点,分别为c.2591A>G和c.2962G>C。回顾文献,本研究共纳入11例(含本例)POLG突变引起的MNGIE样综合征患者;起病年龄为3月龄-42岁,临床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11例)、周围神经损害(11例)、上睑下垂(9例)、肌无力或运动不耐受(9例)、运动发育落后(2例)、共济失调(4例)、视力障碍(3例)、听力障碍(2例)、认知障碍或智力低下(2例)、癫痫发作(1例)、偏头痛(1例)及性功能减退(1例)。胃肠影像学检查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7/8)。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10/10)或合并肌源性损害(3/10)。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显示白质脑病改变(3/10)。血乳酸水平升高(5/8),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4/4)。肌肉活检(6/6)均支持线粒体肌病改变。POLG突变位点包括c.752C>T、c.1760C>T、c.2591A>T、c.895A>C、c.2243G>C、c.2857C>T、c.1399G>A、c.2669C>A、c.895A>C、c.3626_3629dupGATA、c.3643+1G>A、c.2396C>A、c.2391G>T、c.2962G>C、c.2591A>G。结论 POLG突变引起的MNGIE样综合征除具有经典MNGIE的临床特点外,还可具有POLG综合征的部分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基因检测仍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
杨清梅陈丽卿薛峥刘艳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流行期间儿童分级防控建议被引量:49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目前国务院已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病例被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该病在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3岁以下儿童少见,但也有仅出生17 d的新生儿发病的报道。结合临床一线诊治经验和已报告儿童确诊病例的特点,本文提出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分级防控建议,供儿科临床和普通民众参考。
应艳琴温宇赵瑾珠刘艳张建玲叶枫唐丽娜何天祎陈萍高桃珍王邦彦蓝弘文张偲仇丽茹郝燕罗小平
关键词:肺炎儿童
先天性Ⅶ因子缺乏1例
2002年
刘艳张柳清
关键词: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