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乐雅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化交际
  • 4篇跨文化
  • 4篇跨文化交际
  • 4篇交际
  • 3篇汉语
  • 2篇对外汉语
  • 2篇文化词
  • 2篇文化词汇
  • 2篇教学
  • 2篇词汇
  • 1篇对举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对外汉语专业
  • 1篇虚词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类
  • 1篇艺术院校
  • 1篇影片
  • 1篇语词
  • 1篇语义

机构

  • 7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1篇吴乐雅
  • 2篇李金静
  • 1篇葛文杰
  • 1篇李全星
  • 1篇车京美

传媒

  • 4篇文教资料
  • 1篇当代电视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赣南师范学院...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语文学刊
  • 1篇传媒与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新HSK四级阅读试题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6年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第二语言学习者要掌握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HSK注重对考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四级阅读部分涉及成语、谚语、汉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对文化因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根据大纲“考教结合”的原则,为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李金静吴乐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探索具有艺术类院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
2014年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高校通识课程,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其学习、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在切实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本文从对传媒类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专业的分析入手,并强调传统文化教学在艺术类院校推行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继而探讨具有传媒类艺术院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吴乐雅李全星葛文杰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院校人文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为了”的教学难点
2016年
"为了"作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也是留学生虚词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它的词性划分却一直有所争议,而且"为了"在表示原因时总是和表示原因的介词"因为"混淆,再者,"为了"本由介词"为"发展而来,然而两者也存在着差别,这些成了"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文章就这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希望能理清虚词"为了"在语法上的模糊性,试图解决留学生在学习及使用"为了"时的困难。
吴乐雅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虚词教学难点
现代汉语反义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现代汉语反义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类,我们看到的不全是理想中的一对一的反义组合,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反义网络。本文预设这样一个复杂的反义网络,为其理清了三种类型由简入繁的“网络线条”,并主张为复杂的反义聚...
吴乐雅
关键词:汉语词汇系统
文献传递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词汇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较为普遍,它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给翻译造成麻烦。本文以词汇空缺现象为研究对象,列出三种常见词汇空缺形式,分别从地理环境、物产风俗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三个层面,对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以期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吴乐雅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词汇词汇空缺
浅谈百年中国影片的命名及其变化发展
2005年
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商标、灵魂,它既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凝练性,又要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魅力。一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发展,影片的命名也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色。片名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片名语言由最初地追求艺术审美性走向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但是目前由于某些片商过份地追求商业利润而致使片名一味媚俗,这将不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
吴乐雅
关键词:中国影片
电视剧角色对白的语用含义——以《我的前半生》为例
2018年
改编自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说,由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一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除了剧情贴近生活之外,剧中的角色对白也是一大亮点,其语言或哲理深长,或蕴藉情趣,精彩的语句令人入耳不忘,值得反复咀嚼和回味。本文将对该片中的角色对白进行语用分析,揭示它是如何巧妙地通过语言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情达意,并为主旨服务的。
吴乐雅
关键词:语用含义同名小说语用分析说话人格赖斯
初探对举格式的生成机制被引量:5
2006年
对举格式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其它语言所不能及的语法现象。本文首先为这种格式下了定义,并且按照对举语句中语素或词的意义关系进行分类。随后与印欧语的代表——英语进行对比,从民族心理,语音特点及语言组织形式,语义表达功能三方面来分别论述对举格式的生成机制及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可能性、合理性。
吴乐雅
关键词:对举语义功能
试论生肖文化阐释在中韩两国间的传承与发展
2006年
生肖文化由古老的“图腾”发展而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民俗文化。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在隋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很快融入于当地的民俗中,也成为今天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文化传承大同的前提下,从文化词汇学的角度对中韩两国生肖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略作分析。可以发现:韩国稀少甚至没有的动物形象,其喻意基本传承于中国,词汇比较贫乏,或是完全来源于汉语;中韩两国各有能代表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动物形象;中韩共有的动物形象,其喻意比较接近,词汇比较丰富。
吴乐雅车京美
关键词:中韩两国生肖文化文化词汇传承
中芬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的差异被引量:3
2014年
时间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制约和支配人们的言行,从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文章以中国和芬兰作为出发点,对中芬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并分别从社会因素、宗教因素及思维方式三个层面对两者的不同进行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中芬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差异的解决策略,以此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吴乐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