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洁雯

作品数:30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黄埔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淋巴
  • 4篇湿疣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尖锐湿疣
  • 4篇尖锐湿疣患者
  • 3篇血管
  • 3篇原体
  • 3篇皮肤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淋巴瘤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免疫
  • 3篇病原
  • 3篇病原体
  • 2篇亚群
  • 2篇婴儿

机构

  • 19篇广州医科大学
  • 11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彭洁雯
  • 29篇翁智胜
  • 28篇廖梦怡
  • 28篇易江华
  • 19篇李晓辉
  • 16篇辛甜甜
  • 4篇李晓辉
  • 3篇罗迪青
  • 1篇吴良才
  • 1篇庄家恺
  • 1篇江勇
  • 1篇熊中堂
  • 1篇刘全忠
  • 1篇龙晓林
  • 1篇朱辉
  • 1篇彭慧敏
  • 1篇周淑敏

传媒

  • 5篇皮肤性病诊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海峡药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2008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对糠秕马拉色菌细胞活性、蛋白酶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对糠秕马拉色菌的细胞活性、蛋白酶活性及菌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糠秕马拉色菌标准株,分别予以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0(对照组)、500、600、700、800、900 mJ能量照射,培养7 d后测量各组菌落直径及菌落数,评估菌体细胞活性,采用全脂牛奶平板法测定蛋白酶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菌体超微结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菌落数及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及500、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4.05±0.69、3.76±0.51、3.28±0.41、3.09±0.72、2.54±0.64、2.43±0.41 mm)、菌落数(4787±597、4287±761、1879±275、1082±248、209±42、7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231.85,P<0.05),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菌落数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0.91,P<0.05)。对照组、500 mJ组、700 mJ组、900 mJ组蛋白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60,P<0.05),700 mJ、900 mJ组蛋白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激光能量与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r=-0.94,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对照组菌体结构完整,500 mJ组菌体结构较完整,600~900 mJ组结构明显受破坏,且激光能量越大菌体结构破坏越严重。结论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可影响糠秕马拉色菌细胞及蛋白酶活性,破坏菌体结构。
谈桂其钟静张丽丹李晓辉彭洁雯翁智胜
关键词:马拉色霉菌属激光ND-YAG激光细胞活性蛋白酶活性
近10年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在1998-2007年间,淋球菌混合支原体或衣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中,以合并UU多见,其次为CT;在合并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混合感染中又以UU合并CT较多。各年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U的单一病原体中以CT较多,其次为UU。NGU混合感染以UU+CT最多。UU+MH和UU+MH+CT混合感染较少见。各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病和NGU中,存在较高的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
彭洁雯罗迪青翁智胜彭慧敏易江华廖梦怡
关键词:淋球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
三种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口服咪唑斯汀片10 mg,每天1次,连用36天.a组:56例,在口服基础上加用自血治疗,取患者静脉血3 ml立即肌注,隔天1次,共18次;b组:45例,在口服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肌注,隔天1次,连用18次;c组:43例,单纯口服.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76.74%、55.56%,前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三组的有效率分别变为:80.36%、60.47%、37.7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自血疗法或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前者更优,不良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翁智胜易江华彭洁雯廖梦怡李晓辉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咪唑斯汀卡介菌多糖核酸
原发性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23岁,因双唇及面颊肿胀伴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唇及面颊肿胀,舌背及颊黏膜有散在浅表痛性溃疡,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5℃,无咳痰、无鼻衄等不适症状,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柴胡等药物退热,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近日自觉双唇及面颊肿胀明显,咽部肿胀致吞咽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胃纳差,余无异常.目前妊娠28周,为双活胎.患者既往体健,曾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结外皮肤反复发热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的检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检测Th17细胞、IL-17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17细胞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CA患者及24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为(0.89±0.15)%,健康对照组为(0.02±0.0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蛋白水平为0.90 ng/L,高于对照组的0.16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79,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 mRNA的表达量为(16.78±23.19)×10-4,对照组IL-17 mRNA的表达量为(8.54±6.10)×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结论:CA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升高,其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同样存在异常,提示Th17细胞可能在CA的发病中起作用。
翁智胜李晓辉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
关键词:尖锐湿疣TH17细胞IL-17
原发性皮肤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常见血管中心性浸润和血管破坏现象,瘤细胞通常大小不等,为小、中或大细胞混合,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呈细颗粒状,中等量淡染或透明状的胞浆,核分裂像易见...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疾病治疗临床预后
艾洛松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艾洛松乳膏对婴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婴儿尿布皮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艾洛松乳膏和炉甘石洗剂外用,14天后比较瘙痒程度、皮疹性制裁及皮疹范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36例,痊愈30例,占83.33%,显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2例,痊愈18例,占56.25%,显效6例,占18.75%,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艾洛松乳膏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疗效较好。
廖梦怡翁智胜易江华彭洁雯
关键词:艾洛松乳膏尿布皮炎
皮损酷似麻风病的淋巴瘤样丘疹病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30岁,面部、躯干、四肢丘疹、结节4年余。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发红,自觉发烫不适,无痒痛感,后逐渐出现双侧眉毛尾端及腋毛稀疏脱落,当时未予重视。1年后颈部、双上肢开始出现散在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数周后可自行消退,部分发生破溃,可自行愈合,但皮疹反复发作,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麻风病皮损自觉症状自行愈合颜面部
2005年至2011年我院水痘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可靠的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我院的水痘报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1年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1例、114例、123例、166例、97例、115例、147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冬春季节好发;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水痘患者越来越多。结论应积极做好水痘的防控工作,尤其是冬春季节,重视对年龄偏大患者的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翁智胜李晓辉易江华彭洁雯廖梦怡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老年人头部血管肉瘤1例
2015年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2岁。因左侧头顶部紫红色斑块2个月于2013年7月8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个月前不慎被高空坠物砸到头部,当时无破溃、出血,自觉轻微疼痛,1周后头部被砸部位出现一淡红色斑,无明显不适症状,故未予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大,较前突起且颜色加深,自行搔抓后出现局部破溃,出血后结黑色痂。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明显不适主诉,1个月前受凉有轻度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无发热等其他症状。既往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老年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