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智胜

作品数:44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皮肤
  • 7篇细胞
  • 5篇淋巴
  • 4篇湿疣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尖锐湿疣
  • 4篇尖锐湿疣患者
  • 3篇血管
  • 3篇原体
  • 3篇湿疹
  • 3篇皮炎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淋巴瘤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免疫

机构

  • 28篇广州医科大学
  • 11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40篇翁智胜
  • 29篇廖梦怡
  • 29篇易江华
  • 29篇彭洁雯
  • 20篇李晓辉
  • 17篇辛甜甜
  • 4篇李晓辉
  • 2篇罗迪青
  • 1篇庄家恺
  • 1篇熊中堂
  • 1篇龙晓林
  • 1篇贺芳
  • 1篇彭慧敏
  • 1篇周淑敏

传媒

  • 8篇皮肤性病诊疗...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广东医学
  • 3篇海峡药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健康伴侣
  • 1篇健康必读(健...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 1篇2008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的检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检测Th17细胞、IL-17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17细胞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CA患者及24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为(0.89±0.15)%,健康对照组为(0.02±0.0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蛋白水平为0.90 ng/L,高于对照组的0.16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79,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 mRNA的表达量为(16.78±23.19)×10-4,对照组IL-17 mRNA的表达量为(8.54±6.10)×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结论:CA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升高,其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同样存在异常,提示Th17细胞可能在CA的发病中起作用。
翁智胜李晓辉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
关键词:尖锐湿疣TH17细胞IL-17
原发性皮肤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内,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常见血管中心性浸润和血管破坏现象,瘤细胞通常大小不等,为小、中或大细胞混合,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呈细颗粒状,中等量淡染或透明状的胞浆,核分裂像易见...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疾病治疗临床预后
皮损酷似麻风病的淋巴瘤样丘疹病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30岁,面部、躯干、四肢丘疹、结节4年余。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发红,自觉发烫不适,无痒痛感,后逐渐出现双侧眉毛尾端及腋毛稀疏脱落,当时未予重视。1年后颈部、双上肢开始出现散在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数周后可自行消退,部分发生破溃,可自行愈合,但皮疹反复发作,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麻风病皮损自觉症状自行愈合颜面部
2005年至2011年我院水痘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可靠的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我院的水痘报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1年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1例、114例、123例、166例、97例、115例、147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冬春季节好发;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水痘患者越来越多。结论应积极做好水痘的防控工作,尤其是冬春季节,重视对年龄偏大患者的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翁智胜李晓辉易江华彭洁雯廖梦怡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老年人头部血管肉瘤1例
2015年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2岁。因左侧头顶部紫红色斑块2个月于2013年7月8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个月前不慎被高空坠物砸到头部,当时无破溃、出血,自觉轻微疼痛,1周后头部被砸部位出现一淡红色斑,无明显不适症状,故未予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大,较前突起且颜色加深,自行搔抓后出现局部破溃,出血后结黑色痂。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明显不适主诉,1个月前受凉有轻度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无发热等其他症状。既往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辛甜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李晓辉翁智胜
关键词:老年人
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对表皮葡萄球菌活性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密度的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菌体活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临床获取毛囊炎标本,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琼脂平板(TSA)培养获取菌落,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确定表皮葡萄球菌后进行培养,使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对菌体进行照射。实验组:激光光斑直径2mm,脉宽≤8ns,根据不同能量密度15.9、19.1、22.2、25.4、28.7 J/cm^2分设5组;对照组不予激光照射。以菌落计数法评估菌体活性,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菌体结构的改变。激光能量与菌落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菌落计数分别为(234500±12554)、(89200±10485)、(52200±6214)、(26200±4157)、(8300±2213)CFU/mL,对照组菌落数为(276400±13150)CFU/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6.97,P<0.05)。激光能量与菌落数呈负相关(r=-0.90,P<0.05)。能量密度在19.1 J/cm^2以上时,对菌体结构有破坏作用,能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大。结论: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和结构破坏作用。
谈桂其钟静翁智胜彭洁雯李晓辉廖梦怡易江华辛甜甜
关键词:Q开关ND:YAG表皮葡萄球菌
过敏了 过敏源该怎样查找
2009年
问:我的手生了湿疹,用了膏药一直停停好好,医师说可能这是过敏引起的,要远离“过敏源”。说吃的海鲜,用的什么东西都可能导致过敏。可是,我很少吃海鲜啊,我怎么知道,什么导致了我过敏呢?
翁智胜
关键词:过敏源海鲜皮肤过敏湿疹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
2018年
报告1例浅表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男,75岁。左侧乳头结节状赘生物5年,间有疼痛,逐渐增大。皮损(左侧乳头)组织病理检查示:乳头状增生,表皮变薄,表皮突下延,真皮小血管增生,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间质黏液变。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CD31(+)、CD34(+),S-100蛋白(-)。考虑浅表性血管黏液瘤。
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1例被引量:2
2020年
报告1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患者男,57岁。因“躯干、四肢丘疹伴瘙痒2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颈、胸前三角、四肢散在数个暗红色丘疹、干涸脓疱、抓痕,部分丘疹中央可见脐凹,表面形成溃疡、结痂,轻度压痛,周围绕以紫红色晕。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镜下可见多灶性表皮“脐窝”样结构形成,中央可见垂直表皮的变性胶原穿出。诊断: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予口服酮替芬分散片和依巴斯汀薄膜衣片2周,及外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治疗后,皮损较前消退,瘙痒明显好转。
钟静张丽丹熊汉真谈桂其翁智胜
关键词:获得性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RORrt mRNA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检测RORrt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ORrt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RORr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A组患...
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
关键词:尖锐湿疣MR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