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锐锋

作品数:66 被引量:1,377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4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土壤
  • 17篇湿地
  • 15篇塔里木河
  • 15篇黑河中游
  • 11篇干旱
  • 9篇植物
  • 9篇荒漠
  • 9篇干旱区
  • 8篇土地利用
  • 7篇群落
  • 6篇土壤呼吸
  • 5篇地景
  • 5篇生态
  • 5篇湿地景观
  • 5篇塔里木河中下...
  • 5篇流域
  • 5篇景观
  • 5篇降水
  • 5篇河流域
  • 5篇覆被变化

机构

  • 4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新...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西...
  • 3篇新疆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新疆塔里木河...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66篇赵锐锋
  • 17篇陈亚宁
  • 16篇李卫红
  • 11篇赵海莉
  • 11篇张丽华
  • 9篇姜朋辉
  • 7篇钱亦兵
  • 7篇郝兴明
  • 6篇谢作轮
  • 5篇李洁
  • 4篇石培基
  • 4篇张立运
  • 4篇周华荣
  • 4篇赵敏
  • 3篇叶朝霞
  • 3篇潘竟虎
  • 3篇梁丹
  • 3篇汪建珍
  • 3篇王福红
  • 2篇樊洁平

传媒

  • 10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环境保护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区杨树、榆树人工防护林地土壤CO_2释放通量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LI-8100自动土壤CO2通量测量系统,连续两年生长季测定了准噶尔盆地新垦绿洲杨树(Populus sp.)、榆树(Ulmus pumila)人工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的时间动态,并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及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土壤呼吸日变化波动呈现一定的不规则性;季节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格局。杨树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榆树林地,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71和1.82μmol CO2·m–2·s–1。两种林分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气温、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温度间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不显著。50和35cm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两种林分土壤呼吸时间变化的78.5%和64.4%,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共同解释率接近。林分间土壤呼吸速率差异受到林木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土壤盐分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准噶尔盆地干旱区典型绿洲防护林植被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林地土壤碳循环特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丽华陈亚宁赵锐锋李卫红谢忠奎
关键词:水热因子防护林土壤碳循环
基于生态恢复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需水量预测被引量:13
2010年
以2005年为现状年,用定额法、潜水蒸发法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法估算出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分别为33.89×108 m3、23.97×108 m3和33.07×108 m3,通过分析得到现状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为30.31×108 m3。并根据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和铁干里克7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月平均蒸发量,采用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群克水均衡场公式对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的月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月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发现,植被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量的86%,尤其是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5-8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的59%。根据制定的生态恢复方案,用定额法和潜水蒸发法预测3个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将两者计算结果加以算术平均,得到2010、2015及2020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1.88×108 m3、34.08×108 m3及36.84×108 m3,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郭斌王新平李瑛李慧敏李卫红赵锐锋
关键词:潜水蒸发塔里木河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年-2005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主要集中在夏季(6月-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②突变点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恰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年、1972年、1973年和1972年,阿拉尔、新渠满和英巴扎3个水文站突变年份遵从自上而下的推移规律。
赵锐锋陈亚宁李卫红陈忠升郝兴明
关键词:径流量塔里木河干流
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4
2008年
结合塔里木河中下游74个植被样地和74眼地下水位监测井(2005-2007年)数据,将地下水位按不同埋深划分为0 ̄2m,2 ̄4m,4 ̄6m,6 ̄8m,8 ̄10m和>10m6个梯度,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主要植物种分布频率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2 ̄4m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4 ̄6m,再次为0 ̄2m;当地下水位在6m以下时,物种多样性锐减。塔里木河中下游主要植物最适宜水位在2 ̄4m之间;这些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地下水埋深区间为3 ̄6m。这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的地下水位应确保达到6m以上。
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赵锐锋朱成刚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物种多样性塔里木河中下游
基于盐分梯度的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2
2019年
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以黑河中游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数据和不同盐分梯度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重点分析不同盐分梯度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结果表明:黑河中游湿地植物组成比较丰富,共出现植物30科71属102种;随土壤盐分梯度增加,植物群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均减小,说明研究区植物多样性随盐分增加而减少;不同盐分梯度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土壤因子存在差异,低盐梯度是pH、速效钾和全氮,中盐梯度是pH、速效磷和速效钾,高盐梯度是有机质、全磷、速效钾和速效氮。该研究结果对于认识不同盐分梯度下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多样性的有效管理和维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敏赵锐锋张丽华赵海莉周远刚
关键词:湿地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黑河中游
黑河中游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被引量:15
2019年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对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和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阐明不同湿地恢复方式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以黑河中游地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自然恢复方式、恢复利用方式和恢复保护方式下植物多样性、植物生长状态、土壤pH、盐分、容重、水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方式下,湿地各层土壤全磷、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氮、物种多样性值最高,反映出自然恢复方式可能成为干旱区土壤磷固存的有效手段,适当干扰可能成为干旱区提高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恢复保护方式下,湿地植物多度最高165.67±25,表明恢复保护方式有助于植被的生长繁殖;恢复利用方式下,湿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植被盖度值最高,土壤盐分含量、土壤pH值最低,湿地物种多样性较高。表明恢复利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湿地土壤盐分,提高土壤碳、氮含量的潜力,适当人为管理可能成为干旱区湿地恢复过程中提高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管理方法。该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湿地恢复、保护与重建的效应评估和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周远刚赵锐锋赵海莉赵海莉赵敏邹建荣
关键词:湿地土壤植被黑河中游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土壤化学特征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5
2010年
运用半方差分析和Kriging插值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典型沙垄至垄间地浅层土壤(0~30cm)pH值、电导率、有机质及全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全N含量服从正态分布,电导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电导率符合球状模型,而有机质、全N含量符合高斯模型。除全N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外,其余的都具有强空间相关性。用Kriging插值法对未测点的参数含量进行最优估计,绘制含量分布图,从而更直观地反映研究区土壤参数空间变异特征。
杨海峰钱亦兵蒋超赵锐锋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状半方差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基于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思维识别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土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典型西北干旱区城市——张掖市为例,采用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电路理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退化评估等方法从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两方面构建“生态网络⁃生态敏感性⁃生态退化”研究框架,识别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并提出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张掖市生态修复优先区集中在生态脆弱且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河流沿岸人工防护林带及平原⁃荒漠⁃绿洲过渡带。研究区生态网络包括39个生态源地和99条生态廊道,高度敏感区和退化区面积分别为1595.40和6.65 km^(2)。基于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31个生态夹点、7个障碍点及753.56 km^(2)生态源地,这些区域向内关乎生态网络的连通,向外维持着生态系统稳定,是未来着重修复的区域。本研究遵循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理念,提出了综合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思路,可为张掖市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及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窦寒梅赵锐锋陈喜东石晶王景发石晶
关键词:生态网络生态敏感性生态退化西北干旱区
降雨变化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研究降雨格局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关键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间的关系,对于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3 a野外降雨控制试验(减少40%降雨、减少20%降雨、自然降雨、增加20%降雨和增加40%降雨),探讨干湿年份下降雨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降雨变化下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关键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年份与偏干年份(2013年与2015年),Patrick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以减雨20%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和增雨40%处理,在偏湿年份(2014年),Patrick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降雨处理无显著差异.在正常年份与偏干年份,随降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呈降低趋势,其中,C∶N显著降低;在偏湿年份,随降雨量增加土壤SOC、TN、C∶P和N∶P呈上升趋势.在正常年份,降雨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导致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群落影响有限,SOC、TN、N∶P、C∶N和微生物量氮(MBN)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在偏湿年份,年降雨量丰富,降雨量增加导致土壤养分上升,水分不是限制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共同调节和控制着植物群落多样性;在偏干年份,降雨处理对土壤含水影响显著,且降雨量增加导致土壤养分流失较多,因此,土壤含水量成为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知,在不同干湿年份,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不同;土壤C∶N∶P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也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旨在为未来降雨变化下荒漠草原的保
高江平赵锐锋张丽华王军锋谢忠奎
关键词: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
黑河中游地区耕地景观演变及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3
2017年
选取1987~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方法以及景观指数表征黑河中游地区耕地景观的演变过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耕地景观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从耕地的变化轨迹来看,研究期间耕地的扩张是黑河中游地区耕地景观演变的主要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扩张型耕地和缩减型耕地分布趋向集中,主要集中在稳定型耕地边缘,同时耕地扩张的方向趋向河流;从驱动因素分析来看,总人口、城市化、产业发展、机电井数等是促使耕地景观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但是各个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均有差异。
赵锐锋王福红张丽华李鸿伟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回归黑河中游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