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炳德

作品数:193 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领域

  • 112篇核科学技术
  • 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2篇矩形窄缝
  • 19篇水堆
  • 19篇反应堆
  • 15篇堆芯
  • 15篇自然循环
  • 14篇热流密度
  • 14篇传热
  • 13篇热工水力
  • 12篇汽泡
  • 12篇两相流
  • 12篇临界热流
  • 12篇临界热流密度
  • 12篇棒束
  • 11篇窄缝通道
  • 11篇可视化
  • 10篇探针
  • 10篇非能动
  • 10篇超临界水堆
  • 9篇压水堆
  • 9篇矩形窄缝通道

机构

  • 180篇中国核动力研...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中国核动力院
  • 1篇中国国际工程...
  • 1篇华能山东石岛...

作者

  • 183篇陈炳德
  • 61篇黄彦平
  • 59篇徐建军
  • 35篇肖泽军
  • 32篇王小军
  • 31篇谢添舟
  • 24篇熊万玉
  • 23篇卓文彬
  • 21篇鲍伟
  • 19篇闫晓
  • 18篇王连杰
  • 14篇姚栋
  • 12篇周磊
  • 11篇李庆
  • 10篇赵文博
  • 9篇卢迪
  • 8篇李虹波
  • 7篇席志德
  • 7篇唐瑜
  • 7篇李朋洲

传媒

  • 74篇核动力工程
  • 24篇原子能科学技...
  • 9篇核科学与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第十届全国反...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中国核学会2...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2篇2007多相...
  • 2篇第九届全国反...
  • 1篇发电设备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2006中国...
  • 1篇2007年传...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7篇2017
  • 15篇2016
  • 11篇2015
  • 15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1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矩形窄缝流道角部结构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深入了解矩形窄缝通道角部结构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文中采用CFD程序CFX10.0对矩形窄缝通道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削薄角部金属固体,并且在发热固体总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直角型和圆角型结构下的内壁面温度分布与原型结构相差不大,可以反映原型结构中的传热特性。在雷诺数相同的条件下,角部圆角型结构和直角型结构下的二次流分布和摩擦压降基本相同,表明了完全可以采用圆角型结构来模拟原型结构。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
关键词:矩形窄缝流场温度场
AC600 二次侧非能动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调试及其经验被引量:2
1998年
根据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的调试程序、运行规程及调试大纲,进行了该实验装置调试。调试结果表明: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设计是成功的,可以进行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堆芯排出系统实验研究。
肖泽军陈炳德卓文彬周仁明刘义扬党岩
关键词:非能动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
日本小型核动力反应堆及其技术特点被引量:15
2004年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研制了包括一体化船用堆(MRX)在内的几种小型核反应堆MRX采用容器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水淹式安全壳、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MR-100G和MR-1G是专门为区域供热和冷却系统提供能源、一回路系统自加压的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压水堆。其排放物活性较低,小型化、模块式结构,可直接建于城市、甚至办公大楼的地下。水下探测器用小型潜水反应堆(SCR)的设计思路与MRX基本相同,但一回路为全自然循环。日本小型核反应堆发展的技术思路清晰,注重用途的拓展,具有战略发展远见。在将我国大型核动力反应堆研制经验及其相应技术的推广方面,日本小型反应堆的发展思路值得借鉴。
陈炳德
关键词:小型反应堆
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被引量:7
1999年
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用于该系统热工水力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MISAP。并应用MISAP对全厂断电事故时在不同工况下自动投入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后的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和定性的理论分析相符合。
秋穗正周涛郭玉君张金玲苏光辉陈炳德肖泽军
关键词:自然循环动态仿真
一种超临界水堆堆芯三维瞬态性能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堆堆芯三维瞬态性能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执行堆芯稳态计算,提供功率参数、热工参数,执行迭代耦合计算直至堆芯稳态功率参数和热工参数收敛;步骤2:提供堆芯初始状态和组件截面库;步骤3:执行瞬态计算,提...
王连杰赵文博卢迪陈炳德姚栋夏榜样于颖锐李庆
文献传递
棒束定位格架空气-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CFX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相结合对棒束定位格架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体三维流动进行了研究.计算采用考虑了界面横向效应的两流体模型,计算模拟了实验模型的1/4区域,模拟了交混叶片,获得了计算区域的两相流速...
王小军陈炳德黄彦平
关键词:棒束定位格架可视化实验流动特性堆芯
文献传递
竖直矩形窄缝通道内近壁滑移汽泡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从宽面和窄面立体可视化观察了滑移汽泡的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汽泡脱离核化点后都沿加热面平行滑移,在低热流密度下存在典型滑移汽泡现象。滑移汽泡形状总体呈球形,其前后接触角相差不大。汽泡脱离后初始一段时间内,滑移汽泡速度增加的较快,一定时间后,其速度值超过了当地流体速度。随着运动时间的继续增加,滑移汽泡基本呈匀速运动。滑移汽泡的直径越大,其运动速度也越大;主流速度越大,滑移汽泡平均速度越大,且主流速度增加后,滑移汽泡速度增加较快。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
关键词:可视化
近壁滑移汽泡沸腾换热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在沸腾换热机理研究中,近壁滑移汽泡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近壁滑移汽泡的研究还远未成熟。本文探讨了近些年来滑移汽泡换热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滑移汽泡的动力特性和换热机制;总结了近壁滑移汽泡的换热机理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指出了近壁滑移汽泡动力特性所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初步构建了近壁滑移汽泡换热机理模型。最后对近壁滑移汽泡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
关键词:换热机理
用大涡模拟计算流致振动的流体激励力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对湍流大涡模拟理论的脉动过滤和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进行了介绍,并用大涡模拟对秦山II期反应堆1∶5模型压力容器和吊篮的环腔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吊篮表面压力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其压力脉动的功率谱密度计算值和实验值在同一个量级内。因此,可以用计算所得的压力作为吊篮振动的激励载荷。
席志德陈炳德李朋洲
关键词:流致振动大涡模拟
非惯性系中流体质量力程序计算及验证
运动条件下的热工水力问题通常需要在非惯性系中进行研究,从而引出重力的坐标变换和运动附加力计算的问题。本文基于非惯性系中流体质量力通用展开式,开发了计算程序模块并验证。本文可供运动条件下热工水力分析程序开发提供提供支撑。
周磊昝元峰闫晓陈炳德黄彦平
关键词:附加力非惯性系流体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