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泽军

作品数:159 被引量:40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核科学技术
  • 4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传热
  • 20篇换热
  • 17篇超临界水
  • 16篇自然循环
  • 13篇非能动
  • 12篇多孔介质
  • 12篇余热排出
  • 10篇反应堆
  • 10篇传热特性
  • 9篇余热排出系统
  • 9篇矩形窄缝
  • 9篇超临界
  • 8篇电绝缘
  • 8篇压水堆
  • 8篇窄缝通道
  • 8篇两相流
  • 8篇非能动余热排...
  • 7篇矩形窄缝通道
  • 7篇非能动余热排...
  • 7篇超临界条件

机构

  • 142篇中国核动力研...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广东核电...
  • 1篇云南省人民政...

作者

  • 152篇肖泽军
  • 73篇黄彦平
  • 70篇闫晓
  • 35篇陈炳德
  • 23篇李永亮
  • 22篇曾小康
  • 15篇卓文彬
  • 14篇臧金光
  • 13篇王飞
  • 12篇昝元峰
  • 11篇周涛
  • 11篇黄志刚
  • 11篇张震
  • 9篇贾斗南
  • 8篇陈秋炀
  • 8篇王秋旺
  • 8篇徐建军
  • 7篇李朋洲
  • 7篇眭曦
  • 6篇谢添舟

传媒

  • 73篇核动力工程
  • 12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3篇第九届全国反...
  • 3篇第十届全国反...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发电设备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核技术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华电技术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5篇2014
  • 17篇2013
  • 2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实验研究与预测被引量:18
2006年
设计并建立了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的综合性能实验台,对1种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和2种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的传热及阻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介质管侧为水,壳侧为油;同时基于壳侧传热实验数据;应用遗传算法预测了换热器的总换热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壳侧流量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阻力要高于弓型折流板换热器,正进正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阻力高于侧进侧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换热系数高于弓型折流板换热器,侧进侧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高于正进正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而且流量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预测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得到的传热关联式所得的换热量比采用线性回归所得的更加接近实验数据,表明遗传算法可应用于工程中换热设备性能的预测。
谢公南彭波涛陈秋炀王秋旺罗来勤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换热压降管壳式换热器连续螺旋折流板遗传算法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包括环状的绝缘垫片,绝缘垫片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台阶,在台阶上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与绝缘垫片同轴的石棉橡胶板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本发明在绝缘垫片的两个端面设置一圈台...
黄志刚闫晓李永亮李朋洲眭曦肖泽军
文献传递
AP1000核电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相互联系的。通过与现役典型核电厂对比分析可知,AP1000技术目前的经济性较低,但是安全性较高。不顾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性,或以牺牲经济性为代价来追求过高的安全性都是不可取的。提高经济性的关键是主设备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化以及AP1000核电站的标准化、批量规模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能动与非能动技术结合。
霍启军周涛杨旭李精精肖泽军
关键词:AP1000安全性
流动不稳定性频域法分析模型研究
本工作从描述沸腾流动系统的控制方程出发,采用均相流模型和Zuber漂移流模型,推导了包括液相区、汽液两相区及过热蒸汽区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特征方程,借助于经典控制理论中的Nyquist稳定性判据,可进行流动不稳定性边界的判定...
王飞卓文彬肖泽军陈炳德
文献传递
多管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类型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针对由 7根双层套管单管组成的多管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试验段 ,进行了流动不稳定性类型试验 ,结果表明 ,试验段的管间脉动主要表现为密度波脉动、不规则脉动和热力型脉动 3类 ,与单通道流动不稳定性、两管平行通道管间脉动 。
黄彦平马介亮肖泽军张兴武赵俭
关键词:反应堆热工水力学
AC600 二次侧非能动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调试及其经验被引量:2
1998年
根据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的调试程序、运行规程及调试大纲,进行了该实验装置调试。调试结果表明: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设计是成功的,可以进行AC6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堆芯排出系统实验研究。
肖泽军陈炳德卓文彬周仁明刘义扬党岩
关键词:非能动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
旋叶式汽水分离器分离效率计算模型研究
本文对蒸汽发生器旋叶式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分离效率计算模型。首先根据旋叶式汽水分离器工作原理和内部汽液两相流动机制,分别建立了液滴分离和液膜二次携带的机理模型。然后根据分离效率的定义,通过对上述机理模型...
黄振闫晓肖泽军昝元锋李勇
关键词:计算程序
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被引量:7
1999年
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AC600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用于该系统热工水力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MISAP。并应用MISAP对全厂断电事故时在不同工况下自动投入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后的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和定性的理论分析相符合。
秋穗正周涛郭玉君张金玲苏光辉陈炳德肖泽军
关键词:自然循环动态仿真
光滑方环管内超临界水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方环管内超临界水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光滑方环管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存在强烈的周向不均匀性,角通道处的传热状况较窄通道处的好,角通道处的加热壁面温度低于同一截面上窄通道处的加热壁面温度。周向传热不均匀因子随主流焓的增加而增加,在拟临界点附近增长的速度最快。造成方环管内超临界水传热周向非均匀的原因主要是流道的形状。超临界水冷堆中,窄通道处最易出现传热恶化,在堆芯设计中需给予更多关注。
朱海雁闫晓曾小康李永亮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超临界水CFD
超临界水拟临界点的热膨胀系数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临界点附近时,超临界水的热膨胀系数很大,随着压力的升高,拟临界点的热膨胀系数迅速下降,拟临界点的热膨胀系数是计算临界相变转换数的基础,对于分析超临界压力下的流动不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计算超临界水在拟临界点的热膨胀系数,对于了解和掌握超临界水堆中能量的转换或热量传递非常重要。运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对超临界水的拟临界点的膨胀系数进行了拟合回归分析。拟合得出了超临界水的拟临界点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计算的特点,最大绝对误差为0.20 K-1,最大的相对误差为0.19%,计算精度满足工业研究与分析的要求。
马栋梁周涛齐实陈杰夏榜样肖泽军
关键词:超临界水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