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茜

作品数:16 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分子对接
  • 6篇中药
  • 5篇制剂
  • 4篇药效团
  • 4篇支持向量
  • 4篇豨莶
  • 4篇向量
  • 3篇支持向量机
  • 3篇向量机
  • 3篇CYP450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抑制剂
  • 2篇支持向量回归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脑卒中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模拟

机构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6篇陈茜
  • 15篇张燕玲
  • 6篇李贡宇
  • 4篇乔连生
  • 3篇乔延江
  • 2篇陶欧
  • 1篇王耘
  • 1篇张小华
  • 1篇姚美村
  • 1篇李勇
  • 1篇刘思佳
  • 1篇张景芳
  • 1篇路芳

传媒

  • 1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Chines...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计算机辅助水解技术的芝麻寡肽体内转运性质预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预测芝麻寡肽的体内转运性质。方法收集芝麻中主要蛋白序列,以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蛋白模拟消化水解,将水解获得的寡肽构建虚拟结构数据库。构建寡肽转运蛋白2(Pep T2)底物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参数寻优方法挑选最优模型,预测芝麻Pep T2的底物成分。结果芝麻寡肽数据库共包括346条寡肽,利用筛选获得45个描述符,创建了Pep T2底物的SVM模型,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85%以上。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0.9。利用Pep T2底物模型预测芝麻寡肽数据库,发现36%的芝麻寡肽具有通过Pep T2转运的潜在活性。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水解技术构建了中药芝麻寡肽数据库,以Pep T2底物SVM模型预测芝麻寡肽的体内转运性质,模型准确、稳定、灵敏、特异性高,为开展寡肽类中药成分的性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李贡宇乔连生陈茜陈艳昆刘思佳张燕玲
关键词:寡肽芝麻支持向量机
基于Mpro和PLP筛选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研究被引量:36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迅速,中药在这场防治疫情的战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有大量确有疗效的方剂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传统的抗病毒中药筛选研究受限于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周期,极大地限制了筛选速度。该文基于分子对接进行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的筛选,通过获取2019-nCoV冠状病毒3CL水解酶(3CL protease,Mpro)和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的晶体结构,对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CMD 2009)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选择打分值排名前100的成分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成分,并对成分来源中药进行频数统计,挑选命中成分数目较多的中药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研究结果显示,基于Mpro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2322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紫菀五肽A、川芎嗪、丹酚酸B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生姜、紫菀、三七、川芎、丹参、干姜、瞿麦、大黄、肉苁蓉等;基于PLP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1294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姜酮酚、白果醇、阿魏酸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党参、羌活、生姜、白果、川芎、瓜蒌、白芍、补骨脂、苦参、三七、当归等。结合文献报道的基于分子对接筛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靶点抑制活性候选中药,该文在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将Mpro抑制、PLP抑制和ACE2抑制候选中药针对该疫情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PLP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瓜蒌及ACE2筛选获得的贝母包含于桑贝止嗽散、小陷胸汤之中,有清化热痰之功效,主治痰热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可应用于病毒作用初期外邪闭肺所致的咳嗽微�
马婧霍晓乾陈茜朱卫星姚美村乔延江张燕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中药
中药中CYP酶抑制成分的发现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中药以及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的广泛普及,其产生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被认为是引起治疗效果减弱或药物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CYP酶负责大量药物的代谢,CYP3A4和CYP2D6是CYP酶的最主要的2个亚型,负责代谢超过80%以上经CYP代谢的药物。由于CYP酶的抑制是导致DDI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发现中药中CYP3A4和CYP2D6的潜在抑制剂对于预防不良DDI的发生有重大意义。该文建立了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CYP3A4和CYP2D6抑制成分的计算预测方法,即支持向量机(SVM)和分子对接技术,用来预测和筛选药物。首先利用SVM分别建立2个靶点的12个定性模型,并挑选最优的模型来预测在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CMD)的化合物。随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建立对接模型,通过分析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与SVM模型结合,发现CYP3A4和CYP2D6的潜在抑制剂。根据分子模拟的结果,astin D和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分别对CYP3A4和CYP2D6存在抑制作用。astin D只存在于紫菀的astins家族,而表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活性成分,因此,这些潜在抑制剂的来源中药紫菀和黄连,应当在药物联合用药过程中警示DDI的发生。该计算方法利用SVM和分子对接模型为筛查中药中CYP酶抑制剂成分提供技术支持。该研究也有助于认识目前存在于中药中CYP酶介导的DDI,为进一步开展药物联合用药的预警提供研究思路。
赵亚楠陈艳昆陈茜乔连生张景芳蔡涟漪裴艳玲张燕玲
关键词:CYP450支持向量机分子对接中药
基于PPARα激动剂的融合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药效团是最常用的虚拟筛选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配体药效团模型和受体药效团模型两大类.配体药效团通常具有阳性化合物命中率高的优势,但却具有准确率低的特点,受体药效团通常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但却具有漏筛率高的问题.因此,合理地利用两种类型的药效团的优势,有效地规避它们的缺点,是药效团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拟基于PPARα激动剂探讨融合药效团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分别构建PPARα激动剂的配体和受体药效团模型.通过比较两种药效团模型的药效特征的差异,确认主要及次要的药效特征.进一步以受体药效团模型为模板,调整其主要和次要药效特征的半径及权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设计,获得半径及权重的最优值,从而构建最优的融合药效团模型.最优融合药效团被用于进一步的中药化学成分PPARα激动活性预测.随后,通过三个化合物数据库的筛选,评价融合药效团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并以筛选效率为指标,比较融合药效团与其他分子模拟模型及筛选方式的优劣.结果发现,针对PPARα激动剂,融合药效团模型具有比单一药效团模型更好的筛选效率.同时,融合药效团也具有与药效团联合筛选相近的筛选效率,且具有更好的化合物活性评价能力,能合理的规避配体药效团与受体药效团计算预测结果不一致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融合药效团模型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进一步用于化合物生物活性的计算及药物设计研究.
乔连生贺昱甦霍晓乾蒋芦荻陈艳昆陈茜张燕玲李贡宇
关键词:PPARΑ激动剂分子对接
基于系统中药学的丹参活血化瘀功效标志物研究被引量:49
2020年
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与人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难以应用传统质控成分表征其整体功效。系统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功效的有效手段,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辨证统一。丹参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该研究基于系统中药学的理论,构建了"功效-药理药效-靶点-成分"多维网络,探讨了丹参活血化瘀功效标志物的发现。首先,对活血化瘀功效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中药功效-药理数据库获得了活血化瘀功效(功能)相关性最大的药理药效(边界),然后应用DrugBank数据库获得相应药理作用的药物靶标集(结构),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活血化瘀相关靶标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关系),通过评价靶点拓扑参数筛选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元素)。最后基于分子对接进行丹参酚酸类及丹参酮类成分辨识,预测丹参活血化瘀功效标志物。该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活血化瘀功效的潜在标志物为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Ⅱ_A、丹参酮Ⅰ,其中,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Ⅱ_A已有文献报道其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保护心脑血管等药理药效。该研究基于系统中药学,初步探讨了丹参活血化瘀功效标志物,为功效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了研究方法,为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马婧陈茜边亚倩陈紫军乔延江张燕玲
关键词:活血化瘀丹参
中药防治肝损伤的活性成分发现研究
肝脏不仅担负着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更是重要的解毒器官。由各种肝毒性物质导致的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困扰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其中,酒精和药物是最常见的肝脏毒物。90%以上的酒精在肝脏进行氧化代谢,肝脏是酒精性肝损伤...
陈茜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乙醇脱氢酶中药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豨莶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0
2019年
豨莶草具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结合Lipinski五原则、Veber口服生物利用度规则筛选,获得豨莶草化学成分68个。基于反向找靶获得248个潜在作用靶标,将其映射到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靶标集,共获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47个潜在作用靶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豨莶草成分与潜在靶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采用Clue GO对潜在靶标进行GO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豨莶草主要参与神经元凋亡、胆固醇储存以及血压调节等生命过程。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豨莶草通过调节VEGFA-VEGFR2信号通路中ADAMTS1,FLT1,KDR的表达,促进血管修复与新生;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CAMK2AA,MDM2,MAPK1,MAPK3,CDK5,MAPK10的表达,启动细胞存活信号,抑制神经元凋亡;通过调节核受体信号通路中ESR1,NR1H3,PPARA,PPARG的表达,调节脂质稳态与炎症。此外,豨莶草还可以通过调节ITGA2B,F2,F10,ALB的表达,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该文结果表明豨莶草主要通过抗血栓、促进血管新生、保护神经元、抗炎和调节血压血脂等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赵帅吴东雪陈茜张燕玲
关键词:豨莶草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通路分析分子对接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的豨莶通栓制剂调脂作用机制及剂型选择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该文利用8个关键降脂靶点有效成分辨识模型NPC1L1,HMG-CoA还原酶,SQS,MTP,CETP抑制剂及PPARα,LXRα,LXRβ激动剂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模型,对豨莶通栓制剂13味中药化学成分构成的中药小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筛选结果提示,该制剂通过桃仁中的prupersin A与天麻中的牡丹苷A、川芎中的柠檬黄素-β-D-葡萄糖苷、半夏中的2′-(2,3-二羟基苯甲酰)-獐牙菜苷与三七中的槲皮苷、天麻中的4-叔丁基-2-[(5-叔丁基-2-羟基-苯基)甲氧基甲基]-6(羟甲基)苯酚4组潜在活性化合物分别作用于靶点NPC1L1,HMG-CoA还原酶,LXRβ及SQS发挥调脂作用,且大部分潜在活性化合物的性质及提取工艺与豨莶通栓胶囊的制备工艺相吻合,表明在豨莶通栓制剂现有的2种剂型中,胶囊剂较丸剂更具优势。该研究分析了豨莶通栓胶囊调脂治疗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雒银珍赵博文陈茜谷宇张燕玲
关键词:剂型药效团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提取被引量:14
2014年
中药数字化是中药质量控制客观化与定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中药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和基于中药纹理图像的品种自动识别问题,本文选取12种中药饮片,采集其切面纹理图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11个纹理特征参数,分析两像素间距、角度对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像素间距d=3、角度θ=0°时所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有利于表征中药饮片切面纹理特征。通过对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纹理量化特征的提取和分析,表明了将图像分析方法用于中药品种自动识别的可行性,为中药直观鉴别的定量化、客观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手段。
陶欧张燕玲陈茜王耘乔延江
关键词: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特征参数中药饮片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的豨莶通栓制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而血栓的治疗主要从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3个方面进行。该研究收集豨莶通栓制剂中7味活血化瘀中药的化学成分构建成分数据库,利用药效团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成分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以阐释豨莶通栓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首先,选择P2Y12,GPⅡb/Ⅲa和PAR1为研究载体,分别构建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通过对药效团模型的验证和评价,获得P2Y12,GPⅡb/Ⅲa和PAR1的最优药效团模型。随后,利用PAR1,P2Y12和GPⅡb/Ⅲa的最优药效团模型筛选成分数据库以得到主要成分,包括三七总皂苷、水蛭素和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进一步精简筛选结果,保留打分值高于原配体打分值,且与原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模式相似的化合物为高活性成分。最终筛选得到桃皮素为PAR1的高活性抑制剂,亚叶酸为GPⅡb/Ⅲa的高活性抑制剂,说明豨莶通栓制剂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功效可能是三七总皂苷和亚叶酸抑制GPⅡb/Ⅲa的表达;水蛭素和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抑制P2Y12的表达;桃皮素抑制PAR1的表达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豨莶通栓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功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释,为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够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
赵博文张小华谷宇赵帅陈茜雒银珍张燕玲
关键词:药效团分子对接抗血小板聚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