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贵堂

作品数:80 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多糖
  • 9篇蛋白
  • 9篇食用
  • 9篇食用菌
  • 8篇花生蛋白
  • 8篇灰树花
  • 7篇抗氧化
  • 6篇蛋白质
  • 6篇营养
  • 6篇食品
  • 6篇敷料
  • 5篇活性
  • 5篇分子
  • 5篇白质
  • 5篇补铁
  • 4篇代谢
  • 4篇医学美容
  • 4篇印迹聚合物
  • 4篇植物
  • 4篇水热

机构

  • 57篇中国药科大学
  • 2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76篇陈贵堂
  • 26篇赵立艳
  • 22篇王岁楼
  • 17篇赵霖
  • 15篇程抒劼
  • 13篇綦国红
  • 11篇丛涛
  • 10篇胡秋辉
  • 10篇鲍善芬
  • 9篇杨志萍
  • 8篇李博
  • 8篇王海翔
  • 8篇李珍
  • 5篇赵聪
  • 4篇廖小军
  • 4篇夏宇
  • 4篇冯鑫
  • 3篇郑子新
  • 3篇刘芳
  • 3篇董亚茹

传媒

  • 10篇食品科学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食品科技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4篇农产品加工(...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和超声辅助的藜麦多酚提取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和超声辅助的藜麦多酚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藜麦前处理;采用加热搅拌法制备低共熔溶剂;利用所制低共熔溶剂间歇性超声提取藜麦中的多酚。本发明提供的藜麦多酚提取方法,不...
陈贵堂林晓桐黎颖兰蒋雪莹赵立艳肖伯贤孙志鹏曹明原董钰
ICP-AES法测定两个等级的三种绿茶中九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被引量:16
2011年
绿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传统的健康饮品之一。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两个等级三个品种的绿茶中Ni,Ba,Fe,Mn,Cr,Mg,Ca,Cu和Al九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茶中各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等级的绿茶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有所不同。研究结果不仅对人们日常饮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同时对绿茶的品种鉴别以及等级评价提供了参考。
赵立艳曹婵月陈贵堂方勇胡秋辉
关键词:ICP-AES绿茶矿物质
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中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血红铆钉菇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30(m/V),超声时间3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91%。
赵聪陈贵堂王海翔杨志萍程抒劼綦国红
关键词:超声总黄酮
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对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分离蛋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的最佳预处理条件是90℃加热20min,水解条件为:温度55℃,pH7.5,底物浓度8%,酶添加量3%(E/S),酶解时间6h,此时其酶解产物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最强,花生肽中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成分主要集中在分子量5kDa以下。
陈贵堂赵立艳丛涛赵霖王岁楼
关键词:花生蛋白花生肽水解条件抗氧化
食用菌菌根提取物及利用其制备的漱口水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根提取物,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食用菌菌根干燥后磨粉,过筛,得到菌根粉末,密封保存备用;往提取溶剂中加入菌根粉末,室温下搅拌,然后过滤,将滤液冷冻干燥后,即得食用菌菌根提取物,保存于‑20℃。本发明...
程抒劼黄睿洁胡凯宇徐辉崔晨向雨陈韡亚文质李炳轩蒋耀瑛陈贵堂王岁楼
花生肽对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花生肽对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花生肽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其体质量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400mg/kg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同时3个花生肽组每天分别按200、500、800mg/kg的剂量灌胃,持续50d。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中脂褐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表明,花生肽能明显对抗氧化损伤大鼠血清中总胆汁酸的积累,抑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升高,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并能够降低大鼠肝脏中的脂褐素含量,有效减轻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表明花生肽对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贵堂赵立艳赵霖綦国红李博王岁楼
关键词:花生肽肝损伤D-半乳糖保肝
不同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粉的营养生理学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旨在观察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的营养生理功能。实验以酪蛋白为对照(CG),选择3种不同脱脂工艺条件(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传统高温(HG))制备的花生蛋白粉和花生饼粕粉作为饲料蛋白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采用对喂方法饲喂生长期SD大鼠,进行营养生理及代谢实验观察。结果显示,CG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最快,食物转化率最高;HG组体质量增长和食物转化率均为最低。各组大鼠均处于正氮平衡状态,尤以MG组正氮平衡值最高。所有花生蛋白组粪便排泄量及含水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HG组蛋白质的消化率、利用率、功效比值以及氨基酸评分等多项营养评价指标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HG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MG组和LG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由此可见,传统高温脱脂制备工艺降低了花生粕粉的营养价值,不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营养。低温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质粉,其营养生理功能及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程度均能够充分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来源,是花生蛋白质开发和利用的方向。
丛涛赵霖鲍善芬李珍邹海民陈贵堂
关键词:花生蛋白粉营养评价
不同植物蛋白质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以酪蛋白为参照,观察麦绿素、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等3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生长期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酪蛋白组)、14%酪蛋白加6%麦绿素(麦绿素组)、20%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组)和20%花生蛋白(花生蛋白组)的人工半合成饲料,28d时连续收集7d的粪便,测干、湿质量,35d后经直肠取粪检测5种肠道常见菌群的数量。结果:3种植物蛋白组平均日排出粪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花生蛋白组日排出粪便湿重、粪便干重和粪便含水率均显著高于其它3组;花生蛋白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显著减少,B/E值大幅上升。大豆蛋白组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B/E值显著降低。麦绿素组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与酪蛋白组无显著差异,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乳杆菌数量影响不大。结论:花生蛋白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大鼠肠道菌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陈贵堂赵霖鲍善芬丛涛李珍
关键词:花生蛋白质大鼠肠道菌群
利用功能性食用菌来源敷料制备的面膜与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功能性食用菌来源敷料制备的面膜与制备方法,属于医学美容护肤产品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成分组成:食用菌来源敷料10‑30份、茯苓粉5份、维生素E 2份、甘油2份、卵磷脂2份、丁二醇0.5份、尿囊素0....
程抒劼徐辉曹崇江郭子君朱震菡肖翰锟向雨陈贵堂王岁楼
花生蛋白质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为观察花生蛋白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以酪蛋白、大豆蛋白、叶蛋白为对照,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14%酪蛋白加6%叶蛋白及20%花生蛋白的人工半合成饲料。饲养5周后,测定血清和肝脏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含量。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组血清TG水平显著低于酪蛋白组(P<0.05)与大豆蛋白组(P<0.01);花生蛋白组和叶蛋白添加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酪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LDL-C水平显著低于酪蛋白组(P<0.05);与酪蛋白组相比,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组大鼠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花生蛋白组肝脏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这说明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均能降低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和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花生蛋白具有调节机体脂代谢的营养生理特性,为花生蛋白健康产业的开拓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霖鲍善芬陈贵堂丛涛李珍
关键词:花生蛋白质脂代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