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裕川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3篇凋亡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疗效
  • 3篇脑损伤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显微手术
  • 2篇颅骨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膜下
  • 2篇脑脊液
  • 2篇脊髓
  • 2篇减压术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超声
  • 2篇出血

机构

  • 16篇宜宾市第二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江安县人民医...

作者

  • 20篇陶裕川
  • 9篇易勇
  • 8篇周世军
  • 6篇邱俊
  • 3篇丁常云
  • 3篇王东
  • 3篇王翰
  • 2篇程远
  • 2篇龚斌
  • 2篇张超
  • 2篇江竟成
  • 1篇吴晓辉
  • 1篇邓金木
  • 1篇王志刚
  • 1篇黄琴
  • 1篇汪峰
  • 1篇虞德明
  • 1篇陈建洪
  • 1篇彭华
  • 1篇向勇

传媒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429-5p调控Bcl2的表达参与脊髓损伤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mi R-429-5p在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脊柱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并探讨mi R-429-5p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通过qPCR检测mi R-429-5p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受损后的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i R-429-5p对受损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2)通过TargetScan基因库预测mi R-429-5p的靶基因为Bcl2,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其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 R-429-5p对Bcl2表达的调控;(3)利用SD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正常组10只,脊髓损伤模型组20只,mi R-429-5p Inhibitor组20只。进行BBB评分检测各组后肢运动的恢复情况,通过qPCR检测mi R-429-5p以及Bcl2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变化,通过嗜银染色和HE染色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结果(1)miR-429-5p参与脊髓损伤后的再生过程,mi R-429-5p的表达下调(P<0.05);(2)miR-429-5p参与调控受损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凋亡,mi R-429-5p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mi R-429-5p通过靶向Bcl2参与调控脊髓损伤过程中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影响脊髓神经细胞功能的再生,为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陶裕川易勇周世军王翰
关键词:BCL2
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摘除垂体瘤27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摘除垂体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07月~2010年10月,对27例垂体瘤采取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大部分切除3例,除2例并发暂时性尿崩症外,其余均无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能充分显露鞍区的结构,有利于暴露及切除向鞍上生长及浸润的肿瘤;且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失为治疗垂体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途径。
向勇陶裕川邱俊
关键词:垂体瘤锁孔入路显微手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比较颈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进行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双开组和单开组。双开组采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方式,而单开组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单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双开组;但单开组出血量较双开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单开组优于双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更优,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陶裕川
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治疗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及慢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对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及慢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对不开颅手术的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和慢性硬膜外血肿行局麻或局麻加基础麻醉行锥颅钻孔或钻孔引流,硬膜下血肿术后加尿激酶2万~3万U和自体血清4~6ml,硬膜外血肿术后即用尿激酶4万~6万U加自体血清5ml。结果:本组86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CT检查血肿完全消失72例,残留少量薄层血肿1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对不开颅手术的亚急性硬膜下、硬膜外及慢性硬膜外血肿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任道彬丁常云陶裕川
关键词: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手术尿激酶自体血清
脑损伤和颅内手术后腰臀、骶尾、腿痛治疗体会
2010年
丁常云陶裕川龚斌刘盛君虞德明周世军陈建洪彭华易勇
关键词:脑损伤腰臀骶尾腿痛血性脑脊液
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随访1~3年后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预后满意30例,症状改善者40例,良好者10例,有10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9%。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难治程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病程和每日发作频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部位、病程、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每日发作频率为影响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好,但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陶裕川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手术影响因素
高压氧通过调节BACE1蛋白水平改善APP/PS1模型小鼠Aβ相关病理改变及认知功能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索高压氧(HBO)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TG)小鼠脑β-淀粉样蛋白(Aβ)相关病理改变及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TG组和TG+HBO组),野生对照小鼠15只(WT组),分别进行高压氧治疗和对照治疗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取小鼠脑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脑老年斑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检测树突棘密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Aβ40和Aβ42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BACE1、APP、α/β-CTF和synaptophys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G组相比,高压氧治疗能减少TG+HBO组小鼠脑中Aβ的产生和老年斑的形成(P<0.01);与TG组相比,高压氧治疗能增加TG+HBO组小鼠脑中Sirt1的蛋白水平,降低BACE1的蛋白水平,从而减少β-CTF的产生(P<0.01);与TG组相比,HBO治疗能增加TG+HBO组小鼠脑神经棘突数量与synaptophysin蛋白水平(P<0.01),从而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论:高压氧治疗能通过增加Sirt1蛋白表达、降低BACE1蛋白水平而减少APP裂解产生Aβ及老年斑形成,进而减轻Aβ的神经毒性损伤,最终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邓青山王东张超吴蛟王翰邱俊陶裕川周世军易勇
聚焦超声联合微气泡靶向性开放血脑屏障被引量:1
2007年
如何安全、有效、靶向地开放血脑屏障,促进神经活性物质进入脑内发挥效应,是目前神经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聚焦超声联合微气泡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开放血脑屏障的方法。文章就聚焦超声联合微气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陶裕川程远
关键词:聚焦超声微气泡血脑屏障
星状神经节和局部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顽固性头痛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总结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同时注射药物阻滞痛侧星状神经节和痛区局部神经治疗447例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3次治疗头痛消失且1年内无复发者161例(36.02%);经4~5次治疗头痛消失且1年内无复发者183例(40.94%);经6~7次治疗头痛消失且1年内无复发者98例(21.92%);经7次治疗头痛次数明显减少或头痛程度明显减轻者5例(1.12%)。结论同时阻滞患侧星状神经节和痛区局部神经是顽固性头痛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丁常云陶裕川龚斌
关键词:顽固性头痛星状神经节
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较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 TBI)的疗效,为s TBI的治疗提供相关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Cochran、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制定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Jadad质量评分法对已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将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作为研究组,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作为对照组。若多个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114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死率更低(P〈0.01),随访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研究组术后预后均更佳(P〈0.01),脑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也更低(P〈0.01)。结论与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能改善s TBI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但本文文献纳入量较少且限于国内,期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张超易勇周世军陶裕川邱俊王翰王东江竟成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切开术天幕裂孔切开术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