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庆梅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灯盏
  • 1篇灯盏细辛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8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黄庆梅
  • 3篇黄奕平
  • 2篇覃鹏飞
  • 2篇俞敏
  • 1篇江锦霞
  • 1篇高展
  • 1篇刘群
  • 1篇罗玲
  • 1篇洪翔
  • 1篇李明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及丁苯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研究组开展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双抗序贯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突出,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丁苯酞开展双抗序贯治疗,可促使治疗效果优化,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为时间窗外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具有推广价值。
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丁苯酞神经功能凝血功能
金属蛋白酶家族系主要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家族系主要基因位点多态性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100例作为TIA组,选取脑梗死病人100例作为卒中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c-161T、MMP-9/C1562T和MMP-3启动子SNP-117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观察分析3组基因频率和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并分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和卒中组与对照组C-161T位点上,在野生CC组、杂合子CT及突变纯合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和脑卒中组等位基因上的C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但本研究未发现MMP-3和MMP-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
俞敏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高展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
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组(观察组)和灯盏细辛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庆梅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灯盏细辛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附2例报告)被引量:5
2009年
黄庆梅江锦霞贾丽君
关键词:偏侧舞蹈症糖尿病性影像学改变病理生理机制误诊病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29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结论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镪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黄庆梅刘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叶酸、VB6、VB12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叶酸、维生素B6、B12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Hcy、一氧化氮(NO)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Hcy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NO[(50.20±11.18)μmol/L比(66.53±10.66)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FMD、常规治疗组血清NO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21.58±2.24)μmol/L比(17.27±2.19)μmol/L]水平、NIHSS评分[(20.39±3.19)分比(16.12±1.15)分]降低更显著,NO水平[(53.76±11.67)μmol/L比(66.53±10.66)μmol/L],Barthel指数评分[(62.27±20.58)分比(79.58±21.24)分]升高更显著,P均=0.001。结论:叶酸、维生素B6及B12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俞敏黄庆梅覃鹏飞
关键词:高血压叶酸高半胱氨酸
TIA、脑卒中患者血清MMP-1、MMP-3、MMP-9的表达水平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和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3、MMP-9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TIA患者100例(TIA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卒中组),健康体检患者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MMP-1、MMP-3、MMP-9基因表达与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TIA组、卒中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史及饮酒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血清MMP-1分别为(123.31±8.20)μg/L和(87.12±5.27)μg/L、MMP-3分别为(93.31±8.15)μg/L和(57.64±5.24)μg/L、MMP-9分别为(133.31±8.89)μg/L和(109.56±5.13)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MMP-1基因、MMP-9基因中基因型T/T与等位基因频率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MMP-3基因中基因型6A/6A与等位基因频率6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MMP-3、MMP-9水平增高均是TIA组、卒中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MMP-3、MMP-9水平检测有助于TIA、脑卒中诊断,且其主要基因位点突变与TIA、脑卒中发生相关,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
关键词:TIA脑卒中MMP-1MMP-3MMP-9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电位及认知功能测定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觉保持测验(VRT)在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日本光电Neuropack-M1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组)及的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BEAP、VEP检测,同时采用龚氏修订的视觉保持测验(VRT)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白血病组BEAP异常率23.3%,Ⅲ、Ⅴ波峰潜伏期(PL)、Ⅰ—Ⅴ波峰间期(IPL)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VEP异常率26.7%,主要表现为P100PL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VRT异常率33.3%,其中E式D法正确分和错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AP、VEP及VRT可敏感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为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提供线索。
黄庆梅覃鹏飞洪翔罗玲李明
关键词: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电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