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血管病常规药物联合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常规药物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联合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29.15±6.81)分、(86.33±11.4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97±6.20)分、(75.01±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头晕以及口干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常规药物联合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明显,可有效促进病人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恢复。
- 张丽君黄奕平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主要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位点多态性及血清Vaspin、Chemerin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0例以及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TIA组及卒中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血清MMP-1、MMP-3及MMP-9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上述血清学指标诊断TIA的效能。此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3组人员MMP-1、MMP-3及MMP-9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Vaspin及Chemerin水平。结果:TIA组血清MMP-1、MMP-3及MMP-9水分别为(122.34±8.15)μg/L、(93.21±8.03)μg/L、(132.74±8.37)μg/L,明显高于卒中组的(86.83±6.29)μg/L、(57.22±5.71)μg/L、(110.42±5.23)μg/L,且卒中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MMP-1、MMP-3及MMP-9水平联合诊断TIA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TIA组与卒中组MMP-1/C-161T基因型CC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T、TT人数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IA组、卒中组血清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TIA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卒中组;TIA组、卒中组血清Chem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IA组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卒中组(均P<0.05)。结论:血清MMP-1、MMP-3及MMP-9水平联合诊断TIA的效能较高,且MMP-1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血清Vaspin的下调以及Chemerin的上调均可能介导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黄奕平俞敏张丽君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及丁苯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研究组开展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双抗序贯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突出,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丁苯酞开展双抗序贯治疗,可促使治疗效果优化,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为时间窗外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具有推广价值。
- 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丁苯酞神经功能凝血功能
- 金属蛋白酶家族系主要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家族系主要基因位点多态性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100例作为TIA组,选取脑梗死病人100例作为卒中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c-161T、MMP-9/C1562T和MMP-3启动子SNP-117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观察分析3组基因频率和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并分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和卒中组与对照组C-161T位点上,在野生CC组、杂合子CT及突变纯合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和脑卒中组等位基因上的C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但本研究未发现MMP-3和MMP-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
- 俞敏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高展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
-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单独予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及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CBF。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84%)较对照组(63.16%)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CBF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及多巴丝肼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循环,并增加脑血流量,值得推广。
- 黄奕平俞敏张丽君
- 关键词:多巴丝肼帕金森病多巴胺脑血流量
- TIA、脑卒中患者血清MMP-1、MMP-3、MMP-9的表达水平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和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3、MMP-9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TIA患者100例(TIA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卒中组),健康体检患者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MMP-1、MMP-3、MMP-9基因表达与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TIA组、卒中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史及饮酒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血清MMP-1分别为(123.31±8.20)μg/L和(87.12±5.27)μg/L、MMP-3分别为(93.31±8.15)μg/L和(57.64±5.24)μg/L、MMP-9分别为(133.31±8.89)μg/L和(109.56±5.13)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MMP-1基因、MMP-9基因中基因型T/T与等位基因频率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卒中组患者的MMP-3基因中基因型6A/6A与等位基因频率6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MMP-3、MMP-9水平增高均是TIA组、卒中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MMP-3、MMP-9水平检测有助于TIA、脑卒中诊断,且其主要基因位点突变与TIA、脑卒中发生相关,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 张丽君黄奕平黄庆梅
- 关键词:TIA脑卒中MMP-1MMP-3MMP-9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40例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均连续用药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为(6.35±3.26)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为(72.98±11.74)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血浆黏度等4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用较单用依达拉奉更能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俞敏覃鹏飞黄奕平李明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丁苯酞依达拉奉血流动力学
-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高龄AIS患者262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5 h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HT)分为HT组和非出血转化(NHT)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压、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262例患者中发生HT 46例(HT组),未发生HT 216例(NHT组),HT组合并房颤率、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发病至溶栓时间(ONT)、入院时血糖、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A)率均高于NHT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后24 h收缩压、ONT延长、溶栓前NIHSS高分值、溶栓后24 h NIHSS高分值、合并中重度LA是高龄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后24 h收缩压升高、ONT延长、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的NIHSS高分值、合并中重度LA是高龄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神经内科医师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以降低高龄AIS患者溶栓后HT的发生概率,提高溶栓的效果。
- 黄奕平俞敏邹海通
- 关键词:高龄静脉溶栓
- 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偏头痛时应用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3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用氟桂利嗪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头痛宁胶囊,治疗30d后观察临床效果,治疗期间每隔10d进行一次随访,记录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同对照组的有效率82%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应用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效果较显著,临床实践中值得考虑这一因素。
- 张丽君黄奕平
- 关键词:偏头痛氟桂利嗪胶囊头痛宁胶囊联合用药
- 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及其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两组补体因子HY402H的多态性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不同基因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C〔(4.84±1.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5±0.75)mmol/L〕显著高于健康组〔(4.13±0.93)mmol/L、(2.64±0.82)mmol/L〕(P<0.05)。HY402H基因型为CC、TC的左侧IMT分别为(1.10±0.42)mm、(1.08±0.37)mm、右侧IMT分别为(1.11±0.35)mm、(1.08±0.40)mm均显著高于基因型为TT的患者(P<0.05)。结论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关系尚不明确,但是可能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系。
- 俞敏覃鹏飞黄奕平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