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5篇肝切除
  • 5篇肝切除术
  • 4篇中毒
  • 4篇肾小管
  • 4篇细胞
  • 4篇小管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肝叶
  • 4篇肝叶切除
  • 3篇肾小管酸中毒
  • 3篇肾小管性
  • 3篇肾小管性酸中...
  • 3篇术后
  • 3篇缺血
  • 3篇肝叶切除患者
  • 2篇代谢
  • 2篇再灌注

机构

  • 20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承德医学院
  • 4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20篇傅华
  • 9篇于爱军
  • 8篇李剑
  • 7篇刘金龙
  • 7篇张学军
  • 5篇李汝泓
  • 5篇路艳
  • 5篇李巍
  • 5篇段凤梅
  • 5篇刘燃
  • 4篇张雪松
  • 4篇李玲
  • 2篇董晓彤
  • 1篇贺宇宏
  • 1篇桑瑞兰
  • 1篇辛立升
  • 1篇迟强
  • 1篇程利民
  • 1篇康建省
  • 1篇王养民

传媒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1988
  • 2篇198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664及其靶基因在肝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关系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miR-664及其靶基因CREB1在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664对CREB1的调控作用;生物数据库分析CREB1在肝组织的表达及患者的生存期;qRT-PCR检测肝癌细胞及组织标本miR-664和CREB1的表达,并分析miR-66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细胞实验: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miR-644 mimic和mimic NC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MTT法、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664对CREB1的靶向调控作用。生物数据库显示CREB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P<0.001)。肝癌组织miR-66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RE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体外细胞实验:与miR-control组相比,miR-664组、DDP组、DDP+miR-664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Bcl-2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能力、caspase-3蛋白、miR-664表达量均显著增多(P<0.05)。与DDP组相比,DDP+miR-664组各项指标效果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664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量减少,过表达miR-664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且miR-664能够增强肝癌细胞对DDP化疗的敏感性,有望成为联合DDP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陈凯张竹青马涛张学军于爱军刘金龙李剑傅华
关键词:肝癌肝细胞癌顺铂化疗敏感性
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短期疗效、疼痛缓解水平、免疫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疼痛缓解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四型免疫细胞(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热疗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短期疗效确切且能有效缓解癌痛、免疫损伤及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巍董晓彤傅华于爱军刘金龙李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奥沙利铂热疗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主要包括p53、BRCA-2、PTEN以及BRCA-1等[1]。上述4个乳腺癌易感基因发生突变占全部乳腺癌的4.5%~11.2%。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是一种超短效的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起效迅速;(2)作用时间短;(3)镇痛作用强;(4)无蓄积;(5)后遗症少;(6)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
李玲路艳段凤梅刘燃李汝泓傅华王海涛张雪松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乳腺癌易感基因急性疼痛BRCAΜ受体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围手术期实施ERAS理念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行LA的108例老年患者为传统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并行ERAS管理方案下LA的144例老年患者为ERAS组。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方案显著缩短了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进食以及住院时间(P<0.01),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及30 d内非计划再手术、再入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方案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相比具有优势。LA术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安全、可行,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不高于常规方案。
于天洋张铁钊刘金龙傅华赵洪涛于爱军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老年急性阑尾炎
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承德市宽城县医院行肝叶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注射时间为10min,然后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2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期,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TNF-α和IL-10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肝功能损伤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利于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
李玲路艳段凤梅刘燃李汝泓傅华王海涛张雪松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功能试验细胞因子类
甲亢并发肾小管性酸中毒2例
1988年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为临床较常见的综合征。Lightood于1936年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但对甲亢并发肾小管性酸中毒,国内外报造较少。1986年我们收治2例。
傅华
关键词:甲亢肾小管性酸中毒酸碱代谢紊乱尿钙
开腹和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术的13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行腹腔镜手术者设为腹腔镜组,93例开腹手术者并根据倾向性评分最临配比法选取其中45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病例、并发症病例、术后进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9.48±53.61)min、(208.53±39.74)mL、2例、3例、(3.62±0.51)d、(4.73±0.85)d、(10.59±1.37)d,开腹组分别为(185.37±46.92)min、(267.49±35.83)mL、8例、10例、(4.56±0.73)d、(5.29±0.94)d、(13.87±1.68)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58.39±30.76)ng/mL、(66.78±7.31)ng/mL、(28.39±3.45)μg/mL、(66.51±7.14)U/L、(73.39±7.85)U/L、(20.67±2.74)μmol/L、(37.52±6.48)g/L,开腹组分别为(316.92±37.51)ng/mL、(75.63±8.39)ng/mL、(38.47±4.56)μg/mL、(82.39±9.06)U/L、(94.05±9.74)U/L、(22.93±3.18)μmol/L、(34.65±5.87)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HBsAg阳性、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5年预后的危险因素(HR=6.627、7.518、5.143、4.881;95%CI:1.516~9.738、2.382~12.495、3.078~6.249、1.925~7.723;P<0.05)。结论在选择性肝细胞癌病例�
陈凯张竹青马涛张学军于爱军刘金龙李剑傅华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MCN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MCN患者中,伴异型性增生39例,伴浸润性癌10例。伴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女30例,男9例,平均年龄(46.2±12.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2例,胰体部及胰体尾部18例,胰腺尾部9例;肿瘤平均直径(5.3±3.3)cm。伴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女8例,男2例,平均年龄(51.3±14.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6例;肿瘤平均直径(7.8±1.8)cm。所有MCN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切缘情况,47例得到根治性切除,2例切缘为阳性(均伴有浸润性)。肿瘤直径、CA19-9升高、肿瘤内乳头状结构在伴有浸润性癌和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3个月。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死亡3例,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MCN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MCN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对于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需密切随访。
李巍刘金龙傅华于爱军李剑董晓彤
关键词:胰腺肿瘤
CDC25A与CD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CDC25A和CD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9例胃癌组织中CDC25A和CDK1的表达情况,通过统计分析CDC25A和CDK1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DC25A和CDK1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低表达,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P<0.001);CDC25A和CDK1在早期胃癌中低表达,在晚期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CDC25A和CDK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CDC25A和CDK1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结论:CDC25A与CDK1有望成为胃癌诊断与治疗的潜在的分子标志。
傅华于爱军陈凯张学军李巍
关键词:CDC25ACDK1胃癌分子标志
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初步体会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和措施。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行LS 40例。脾动脉位于胰尾上缘者,先分离并结扎脾动脉主干,离断脾周韧带;脾动脉位于胰尾后方或胰尾内者,先离断脾周围韧带和剥离胰尾,显露和离断脾蒂血管,完成LS。结果完成LS 31例,LS联合LC 7例,LS联合胆囊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术中切除副脾3例。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50~800 ml,平均160 ml。术后12~24 h胃肠蠕动恢复,术后24 h拔胃管后进食。术后住院5~9 d,平均7.5 d。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术后效果不佳,血小板一直<50×109/L,口服泼尼松20 mg/d维持治疗;23例ITP随访4个月~2年,平均1年,无复发;2例门脉高压症随访1年,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围手术期改善凝血,提高血小板计数,术前行脾动脉CT血管造影,手术时在胰腺上缘结扎脾动脉,分离脾周围韧带时避免撕裂脾包膜,妥善处理脾蒂血管,谨慎对待门脉高压症患者,可减少LS术中出血。
李巍张学军康建省李剑于爱军贺宇宏程利民傅华董桂军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