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2004年11月一次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TEC扰动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利用全球分布的GPS原始观测数据提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分析了2004年11月6日至12日期间全球电离层暴的形态特点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1月8日磁暴主相期间电离层暴以大范围的强烈正暴为主,在11月10日的恢复相,Dst又一次降到最低值前后期间,电离层再次受到很强的扰动,大范围的正暴和负暴交替出现.这次磁暴期间夏季半球的负暴更加强烈,反映出负暴偏向于在夏季半球发生的季节变化特点.另外,磁暴期间,夜晚TEC值普遍比磁暴前的平静期要低,具体是什么机制导致还需要进一步收集数据和分析.
- 李强张东和覃健生谢世标赵迎新叶锦凤莫晓华肖佐
- 关键词:电离层暴总电子含量磁暴
- 宇航元器件质量工程师管理研究与实践
- 2020年
- 宇航元器件质量工程师(CAST QE)是宇航元器件过程控制体系(PCS)的核心要素之一,CAST QE在PCS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介绍了CAST QE建立的背景及CAST QE的角色定位,阐述了CAST QE的具体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提出了CAST QE人员队伍运行管理和职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合具体实践介绍了三类宇航元器件供应商的CAST QE管理模式探索。
- 李强蒲瑞民张延伟毛喜平王征宁永成
- 新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构造演化
- <正> 新疆西天山榴辉岩出露在新疆昭苏县南长200多公里的西天山造山带中,它向西延出国界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Atbashy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一蓝片岩带相连(Tagiri et al.1995)。该高压变质带主要由榴辉岩、基性...
- 张立飞艾永亮李强李旭平宋述光魏春景曲俊峰王乾杰
- 文献传递
- 以宇航元器件高质量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 2020年
- 本文回顾了我国航天器用元器件质量保证发展的主要历程,分析了航天型号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元器件自主发展形势,在国产元器件已经成为型号"主力军"的背景下,对国产元器件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抓住生产过程控制不到位这一主要矛盾,提出构建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的宇航元器件质量保证新体系,全面加强宇航元器件生产阶段质量控制,将宇航元器件的质量保证提升到全面过程控制阶段,以满足航天型号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 常明张延伟李强蒲瑞民余斌
- 系统提升宇航元器件生产过程控制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 2020年
- 本文对近年来宇航元器件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深入分析了问题发生的规律和原因,提出了构建宇航元器件PCS体系和全面提升元器件生产质量的新方法,从而实现了质量控制重心前移,宇航元器件生产阶段质量控制得到加强,质量管理效益有效提高等目标。
- 张延伟李强张海明张红旗王征宁永成
- 关键词:项目管理
- 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P-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 2004年
- 本文首次报道在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发现了二辉石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质的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二辉石麻粒岩的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矿物组合为堇青石-矽线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典型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其变质作用经历了两期演化:a.峰期麻粒岩相变质,T=681~705℃,P=5.4~5.8kbar;b.峰后角闪岩相遇变阶段,T=571~637℃,P=4.7~5.3kbar。其变质作用P-T轨迹具有逆时针近等压降温(IBC)的特点,代表该地区可能为塔里木板块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陆壳一侧所产生的陆源岩浆弧区域,由于受到下部岩浆热源的影响,在拉伸环境下出现低压麻粒岩相变质。通过分析低压麻粒岩相岩石与其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年代关系,我们认为该地区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可能与其南部的西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组成了双变质带。
- 李强张立飞
- 关键词:西南天山
- 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128
- 2005年
-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在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根据野外地质产状特征,西南天山出露的榴辉岩可以分为三类:即在蓝片岩中呈透镜体的块状榴辉岩、保存有玄武岩岩枕的枕状榴辉岩和夹杂在大理岩中的条带状榴辉岩。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它们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变质作用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峰期榴辉岩阶段(560~600℃,4.95~5.07GPa)、主期榴辉岩阶段(598~496℃,25.72~26.66±1kbar)和退变绿帘石蓝片岩相阶段。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原岩相当于源于富集地幔的(ε_(Nd)-1.4~-0.4)具有 OIB 特点的变碱性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的(ε_(Nd)=+6.7~+7.4)具有 NMORB 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和源于较富集地幔的(ε_(Nd)=-2.5~+3.2)具有 EMORB 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海山环境下的洋壳。榴辉岩中锆石 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形成于石炭纪(>310Ma)之前,洋壳开始俯冲发生在二叠纪末(280~290Ma),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发生在三叠纪(220~230Ma)。结合在其北侧低压麻粒岩带的发现,提出了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双变质带构造演化模式。
- 张立飞艾永亮李强李旭平宋述光魏春景
- 关键词: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
- 基于单站GPS数据的GPS系统硬件延迟估算方法及结果比较被引量:18
- 2008年
- 从GPS数据中解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最大误差源是硬件延迟。作者介绍了两种解算电离层TEC和硬件延迟的方法。利用单站的GPS双频数据,计算了2004年电离层TEC和硬件延迟,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硬件延迟进行了比较,并且和欧洲定轨中心的公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不同纬度台站数据解算硬件延迟的误差特点。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可以解算TEC和硬件延迟,结果是可靠的。解算的硬件延迟的标准偏差与观测站的纬度有关,在中国区域,纬度越低,估算的硬件延迟偏差越大,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
- 李强冯曼张东和萧佐师立勤
- 关键词:GPS硬件延迟卡尔曼滤波
- 宇航元器件PCS体系建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宇航元器件质量问题和总结PID建设经验,提出了PID的升级版,即PCS体系的概念,对宇航元器件PCS体系建设中的建设思路、原则和流程,PCS体系中以质量工程师为核心人员的作用,以及风险体系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
- 毛喜平李强蒲瑞民王杰林张义赵亚娟
- 日照边缘区域电离层对耀斑的响应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利用MSIS模型和背景太阳辐射谱模型,在一定大耀斑辐射谱假设的前提下,计算了耀斑期间日照边缘区域的电子产生率,分析了这一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大耀斑期间在日照边缘区域,甚至大于太阳天顶角90°的区域都有明显的电子产生率的增加.从不同太阳天顶角处的电子产生率剖面的形态来看,随着天顶角的增加最大电离率减少,但高度增加.计算还显示了在太阳天顶角小于90°的区域内电子产生率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双峰结构,这种结构对应着电离层的E区和F区,但在天顶角大于90°区域, F区的电子产生率要大得多.考虑到离子和电子的复合过程,这一区域的总电子含量的增加主要产生在高F区.
- 张东和李强覃健生谢世标赵迎新叶锦凤莫晓华肖佐
- 关键词:耀斑电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