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婷

作品数:8 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还田
  • 2篇氮沉降
  • 2篇氮肥
  • 2篇冬小麦
  • 2篇湿沉降
  • 2篇土壤
  • 2篇大气氮沉降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淋溶
  • 1篇氮平衡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平衡
  • 1篇冬小麦农田
  • 1篇冬小麦种植
  • 1篇玉米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8篇同延安
  • 8篇梁婷
  • 6篇林文
  • 5篇杨宪龙
  • 4篇路永莉
  • 2篇刘学军
  • 1篇梁连友
  • 1篇白水成
  • 1篇高鹏程
  • 1篇王少杰
  • 1篇韩仲宇
  • 1篇杨玥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西省苹果园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评估被引量:20
2016年
为深入了解陕西省苹果园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1个县的土壤数据和"3414"肥料实验数据以及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苹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6 g·kg-1、56.9 mg·kg-1、18.0 mg·kg-1、151.6 mg·kg-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提高了17.8%、16.1%、168.7%、2.2%,说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了改善;苹果园化肥施用量由关中向陕北呈递减趋势,三个生态区施肥量均表现出氮肥偏高,磷、钾肥适中或偏低的现状,体现了农民普遍"重氮轻磷钾"的施肥习惯;全省苹果实际产量高低次序为关中灌区>陕北高原>渭北旱原;全省苹果园土壤养分盈亏状况总体上是氮、磷盈余,钾亏缺,氮素盈余196.5 kg·hm-2、磷素盈余205.5 kg·hm-2、钾素亏缺12 kg·hm-2,建议今后在苹果生产中适当增加钾肥的投入。
杨玥同延安路永莉林文梁婷陈联英
关键词:土壤肥力施肥量苹果
氮肥与秸秆还田对陕西关中灌区冬小麦农田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陕西关中灌区不同氮素用量及秸秆还田处理(190 kg N.hm-2,N190;150 kgN.hm-2,N150;75 kgN.hm-2,N75;150 kgN.hm-2+5000kg.hm-2秸秆,N150+S)下冬小麦农田CO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CO2排放通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与温度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各处理CO2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具有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且与大气温度相关性最好;全生长季各处理累积CO2排放量顺序为:N150+S>N150≈N190>N75,在中低氮水平范围内CO2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增加了农田CO2排放,排放量较不还田增加18%。
王少杰高鹏程林文杨宪龙梁婷同延安
关键词:CO2排放冬小麦氮肥秸秆还田
1961—2001年间陕西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的热量资源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种植北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北移。为研究冬小麦在陕北地区种植的适宜性,本文选取了该地区榆林、绥德、横山、吴起和延安5个站点1961—2001年间40年的逐日温度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该地区冬前积温、越冬期负积温、1月平均温度、生育期≥0℃积温和年极端最低温度等指标及变化情况,通过热量指标评价陕西省冬小麦北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冬小麦越冬期负积温、1月平均温和生育期≥0℃积温都呈显著升高趋势,其中,越冬期负积温每10年升高36.2-71.7℃.d,1月平均温度每10年升高0.32-0.61℃,生育期≥0℃积温每10年升高44.1-88.7℃.d。此外,年极端最低温也表现出升高趋势,但不显著。而冬前积温在延安和吴起两站点分别以20.3℃.d.10a 1和16.1℃.d.10a 1的速率显著升高,但榆林和绥德两站则有所下降。整体而言,到2001年,延安站各项气温指标都能满足北移冬小麦需要,热量资源不会成为该地冬小麦北移的障碍;吴起和绥德1月份平均温度偏低,北移存在一定风险;而榆林和横山因越冬期负积温和1月平均温度过低而存在较大风险,不适合北移冬小麦的种植。
林文同延安韩仲宇梁婷杨宪龙路永莉梁连友
关键词:气候变化热量资源北移冬小麦积温
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91
2013年
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及体系氮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小麦、玉米4年平均产量增幅分别为64.1%和48.8%,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优化施肥小麦、玉米氮肥用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了27.3%和55.6%,但连续4年作物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秸秆还田随种植年限的推移其增产效果逐渐明显。轮作体系作物累计氮肥利用率逐年升高,前8季作物达33.3%~56.6%,说明氮肥后效明显。施氮增加了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且NO3--N残留明显高于NH4+-N,并与年施氮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秸秆还田对无机氮残留影响不明显。体系氮平衡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先显著增加后增幅不变,而残留Nmin和表观损失均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措施下,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3.0%和26.2%,氮素表观损失和损失率均降低了22.9%,但对残留Nmin和表观残留率的影响不显著。
杨宪龙路永莉同延安林文梁婷
关键词:秸秆还田作物产量氮平衡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连续4 a采用渗漏计测定法研究了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90 cm处NO3--N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淋洗主要发生在7、8、9月份或灌溉后,年际间变异较大。监测期内各处理渗漏液NO3--N浓度和淋失量的变幅为0~103.5 mg L-1和0~21.8 kg hm-2,二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小麦施氮150 kg hm-2、玉米施氮180 kg hm-2时,连续4 a作物均能获得高产。施氮量继续增加,产量不再增加,0~100 cm土层NO3--N累积量和90 cm处NO3--N淋失量却相应增加。秸秆还田2 a后作物显著增产,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产15.1%和14.2%,但对NO3--N累积和淋溶的影响不显著。回归分析显示,NO3--N年淋失量和0~100 cm土层累积量均随年施氮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说明施氮量越高,NO3--N年淋失量和累积量越高,二者占施氮量的比例也越高。
杨宪龙路永莉同延安林文梁婷
关键词:施氮水平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硝态氮淋溶
黄土区降尘及其元素成分特征分析——以洛川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陕西黄土区大气降尘污染及其化学成分特征,在洛川县设点对大气降尘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洛川总降尘量为58.1 t/(km 2·a),月均值为4.8 t/(km 2·月),月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24.9和0.1 t/(km 2·月)。降尘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依次占年降尘量的59.7%、27.5%、9.3%和3.5%。降尘中可溶性盐分沉降总量为24.548 kg/(hm 2·a),降尘中各种盐分沉降量从大到小分别为NH 4+-N、Ca、NO 3--N、Mg、Na、K、S和P。降尘中Fe、Al及重金属Cu、Mn、Pb、Zn的含量分别为10.889、95.309、10.178、51.164、96.027和9.189 mg/kg,均相对较低。
梁婷梁婷同延安万红莲乔丽
关键词:降尘化学成分特征
陕西关中地区大气氮湿沉降通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对陕西关中地区大气氮沉降量进行估算,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西安和杨凌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湿沉降观测。结果表明:监测期内,西安、杨凌两地区年降雨量分别为620.5、532.3 mm,西安ρ(NH+4-N)和ρ(NO-3-N)平均值分别为3.058、2.356mg·L-1,杨凌ρ(NH+4-N)和ρ(NO-3-N)平均值分别为3.990、2.709 mg·L-1;季节变化上,西安监测点ρ(TIN)(总无机氮)和杨凌监测点ρ(NH+4-N)呈现春、冬季高于夏、秋季的趋势,而杨凌监测点ρ(NO-3-N)则呈秋、冬季略高于春、夏季的趋势。西安、杨凌TIN沉降通量分别为24.791、28.894 kg·hm-2,且均以NH+4-N为主导,分别占TIN的67.3%和56.3%。氮素沉降量与降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NH+4-N、NO-3-N和TIN的沉降通量均明显增加。湿沉降输入农田的无机氮占施肥投入的比重相当大,在施肥中应予以考虑。
梁婷同延安刘学军乔丽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湿沉降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时空变异被引量:25
2014年
为研究陕西省不同生态区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4个生态区5个监测点的干湿沉降输入量进行为期1a的观测。结果表明:监测期内,榆林、洛川、西安、杨凌和安康地区总N沉降量分别为4.7、11.9、25.8、31.9和19.2 kg/hm2,其中N湿沉降量分别为2.9、10.4、24.8、27.7和16.3 kg/hm2,占总沉降的62%—96%,N干沉降量分别为1.8、1.5、1.0、4.1和2.9 kg/hm2,占4%—38%,且湿沉降与降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干沉降与之相反;各地区NH+4-N沉降量分别为2.0、6.4、17.0、17.2和11.9 kg/hm2,占总沉降的44%—66%,NO-3-N沉降量分别为2.6、5.5、8.8、14.7和7.3 kg/hm2,占34%—56%,除榆林地区外,其他地区以NH+4-N沉降为主。
梁婷同延安林文乔丽刘学军白水成杨宪龙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不同生态区干沉降湿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