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和涛

作品数:147 被引量:4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农业科学
  • 7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7篇茶叶
  • 26篇红茶
  • 25篇茶树
  • 22篇茶叶加工
  • 19篇茶园
  • 11篇绿茶
  • 9篇制茶
  • 9篇香气
  • 8篇栽培
  • 8篇茶品
  • 8篇茶品质
  • 7篇施肥
  • 6篇茶机
  • 6篇茶类
  • 5篇祁门红茶
  • 4篇多酚
  • 4篇叶面
  • 4篇食品
  • 4篇土壤
  • 4篇鲜叶

机构

  • 127篇安徽省农业科...
  • 10篇安徽省祁门茶...
  • 1篇池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黄山光明茶业...

作者

  • 138篇赵和涛
  • 7篇舒庆龄
  • 4篇汪有钿
  • 3篇廖万有
  • 2篇程兆慈
  • 1篇李名君
  • 1篇游小清
  • 1篇汪辉进
  • 1篇王红专
  • 1篇周蓉蓉
  • 1篇王同和
  • 1篇郑素美
  • 1篇谢锋
  • 1篇倪皖莉

传媒

  • 17篇台湾农业情况
  • 13篇广西热作科技
  • 11篇蚕桑茶叶通讯
  • 8篇今日科技
  • 8篇云南农业科技
  • 8篇茶叶科学技术
  • 7篇农牧产品开发
  • 7篇食品科学
  • 7篇农业考古
  • 6篇茶叶机械杂志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茶叶
  • 3篇福建茶叶
  • 3篇中外技术情报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茶叶通讯
  • 2篇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1998
  • 7篇1997
  • 17篇1996
  • 20篇1995
  • 18篇1994
  • 16篇1993
  • 13篇1992
  • 17篇1991
  • 15篇1990
  • 10篇1989
  • 1篇1988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树叶面吸收作用机理及叶面营养液效应
1989年
本世纪四十年代,自从苏联学者胡谢诺夫首先在茶树叶面喷洒石油刺激素(环烷酸钠盐)并获得了加速茶芽生长,促进茶叶增产的效果以来,根外喷肥这一新技术在世界主要产茶国得到广泛运用。我所从五十年代就开展了在茶树叶面喷洒 N、P、K 肥和赤霉素研究,都取得了较大增产效果。因此可以断定,茶树根外喷肥确是一项投肥少见效快的高效施肥方法。
赵和涛
关键词:茶树叶片营养液
我国茶机节能机灶的研制概况被引量:2
1996年
我国茶机节能机灶的研制概况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制茶设备不仅影响茶叶品质,也关系到制茶成本。我国近年来在围绕节能降耗和提高茶叶品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下面就节能机灶的研究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一、节能炉灶...
赵和涛
关键词:茶叶加工机械
茶多酚氧化酶研究及应用被引量:7
1996年
赵和涛
关键词:茶树
茶叶综合利用新动态
1993年
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故而近几年来,国内外加速了茶叶综合利用研究,现已研究出了一些新的开发利用技术,本文摘介几例。一、提取抗癌茶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针对茶叶的独特抗癌作用,已研究出从绿茶中提取抗癌保健茶精技术。
赵和涛
关键词:茶叶抗癌抗凝咖啡碱
论茶叶副产品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1991年
多年来,我国的茶业生产基本沿袭着采摘芽叶加工成各种茶叶,从而获得收入的传统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而对茶灰、茶末、茶梗、茶朴、筋毛、茶籽(茶果)以及被修剪的枝梢等副产品,大都未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使几百万吨茶叶副产品白白抛弃。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成为某些茶叶生产单位难以处理的“包袱”。然而,国外如日本、苏联、印度等产茶国,
赵和涛
关键词:茶叶副产品
几种高效立体复合茶园的种植方式被引量:1
1995年
生产实践表明,推广应用立体复合茶园种植方式,具有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益高等优点.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材料,介绍几种高效立体复合茶园的种植方式.
赵和涛
关键词:茶树茶园
优质绿茶形成机制研究
1989年
祁门县凫峰乡杨树林、杨村、骑马洲、下土坑四地所产的绿茶,素有“一泡香、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也醇”的特点,被誉为屯绿之冠“四大名家”。四大名家茶是绿茶中的珍品,早在太平天国年间,就出口远销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为了探讨优质绿茶形成机制,特开展了本项研究。通过对该地的生态环境、茶园土壤、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综合研究,已基本探时明形成优质绿茶的主要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赵和涛
关键词:优质绿茶茶园土壤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杨树林福鼎大白茶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被引量:19
1994年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萎凋是红茶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工序,通常萎凋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但是,在一些红茶产区,往往对萎凋工序不太重视,采用的萎凋方法也较多,有...
赵和涛
关键词:红茶茶叶加工
我国茶机计算机及智能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1996年
我国茶机计算机及智能技术的应用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我国茶机研究及生产部门已开始将计算机及智能技术应于茶机产品,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下面分别作一简介。1.茶叶分拣智能化控制系统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茶叶分拣的颜色、形状...
赵和涛
关键词:茶叶机械计算机智能技术
茶及副产品在日用化工领域的开发利用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评述国内外对茶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的新进展。从茶及副产品中可提取抗氧化剂、抗肿瘤剂、去臭剂、多糖体、茶蛋白、茶皂素等化学物质,并可开发多种日用品。
赵和涛
关键词:副产品日用化工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