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需龙

作品数:48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蛋白
  • 8篇疫病
  • 8篇口蹄疫
  • 8篇口蹄疫病毒
  • 8篇病毒
  • 7篇布鲁氏菌
  • 6篇细胞
  • 6篇免疫
  • 6篇基因
  • 5篇疫苗
  • 5篇布鲁菌
  • 4篇毒力
  • 4篇荧光
  • 4篇猪链球菌
  • 4篇小鼠
  • 4篇链球菌
  • 4篇菌病
  • 3篇蛋白质
  • 3篇电泳
  • 3篇疫苗株

机构

  • 4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1篇吉林大学
  • 12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48篇郎需龙
  • 41篇王兴龙
  • 15篇卜昭阳
  • 15篇王秀然
  • 14篇李晓艳
  • 11篇钱晶
  • 8篇杨艳玲
  • 8篇陈思
  • 7篇唐婕
  • 6篇党源
  • 6篇王英超
  • 6篇王景龙
  • 6篇路浩
  • 6篇张付贤
  • 6篇屈海龙
  • 5篇崔丽瑾
  • 5篇王莉
  • 4篇任林柱
  • 4篇孙春辉
  • 4篇钱晶

传媒

  • 10篇中国畜牧兽医
  • 9篇中国生物制品...
  • 7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肉类工业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链球菌二型的研究与防治
猪链球菌二型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给国外的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并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较为完整的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菌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包括毒力因子的发现,猪链球二菌的防治等.
王英超王兴龙党源郎需龙李晓艳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毒力因子
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对目前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日后的食品安全生产、监督及研究起到一个借鉴作用,从而最终达到预防食物中毒的作用。
郎需龙刘文森王兴龙
关键词:免疫学技术食品安全
布鲁菌分子标记菌壳株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19年
旨在构建一种安全、高效的犬布鲁菌分子标记疫苗株。本试验将温控裂解部件(TLC)插入布鲁菌自杀质粒pBK-CMV-SacB-ΔB0419中,构建温控裂解型自杀质粒pBK-CMV-SacB-ΔB0419-TLC;通过电转化方式转入犬布鲁菌RM6/66感受态中,经卡那抗性和蔗糖培养基的正、负向筛选,将TLC片段定点插入布鲁菌B0419基因中,获得犬布鲁菌分子标记菌壳株。采用PCR法对连续30代次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裂解E基因和靶向插入位点区域(B0419基因)并未出现丢失和回复突变现象,表明该菌壳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壳株在培养至D600值为0.6时,经42℃诱导60 h后,可获得裂解率达100%的犬布鲁菌菌壳;经超薄切片和染色处理后,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可见形态完整的空心结构,其内容物明显减少。本试验结合细菌菌壳技术与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具有分子标记特征的犬布鲁菌菌壳株,为新型布鲁菌疫苗的研制提供策略。
卜昭阳钱晶钱晶王莉屈海龙王莉屈海龙王晓旭杨艳玲王秀然王兴龙
关键词:分子标记同源重组候选疫苗
靶向口蹄疫病毒IRES区RNA干扰位点的选择及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以口蹄疫病毒WFL株为试验株,对口蹄疫病毒的IRES序列进行了保守性分析和RNA二级结构预测,推测高度保守的FMDV复制原点区域位于容易被siRNA结合的IRESRNA二级结构的环区,因此,在该区选择确定了2个siRNA干扰靶位,设计并合成能表达其小发夹结构shRNA的表达模板,克隆到含有U6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中,建立了靶向口蹄疫病毒IRES区的siRNA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针对该区的RNA干扰对口蹄疫病毒的抑制作用打下了基础。
崔丽瑾王兴龙任林柱李晓艳郎需龙张付贤王英超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SI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重耐药大肠杆菌AcrA基因mRNA表达水平被引量:7
2007年
体外单一药物诱导标准大肠杆菌ATCC25922,获得了耐氯霉素(CHL,MIC≥256 mg/L)、耐环丙沙星(CIP,MIC≥256 mg/L)、耐水杨酸钠(SAL,MIC≥275 mg/L)、耐四环素(T,MIC≥512 mg/L)的菌株。选取ATCC25922株,4株中度耐药菌SAL(175)、CHL(64)、T(64)、CIP(128),4株高度耐药菌SAL(275)、CHL(256)、T(512)、CIP(256),和临床分离的3株耐药大肠杆菌H1、H9、H1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输泵Ac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t值与标准质粒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2。检测结果表明:H10、CHL(256)、CIP(256)拷贝数最高,达1015拷贝/μL;T(512)、H9、T(128)、SAL(275)、H1为1014拷贝/μL;CHL(128)、T(64)、CHL(64)为1013拷贝/μL;ATCC25922为1012拷贝/μL。不同程度耐药株AcrA基因的表达量不同,临床分离株和诱导的各高耐药菌株均比ATCC25922株表达量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不同耐药程度的11株菌cDNA的量存在差异,AcrA基因转录水平与耐药水平成正相关。
尹秀玲王玮邓旭明郎需龙张晶王丽艳柳巨雄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MRNA
丹顶鹤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被引量:3
2002年
通过对某动物园 6只发病死亡的丹顶鹤进行剖检 ,见 3例呈纤维素性心包炎变化 ,肝脏肿大且质地脆弱 ,脾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取心、肝、脾等组织进行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在各组织中均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取心、肝、脾等脏器进行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镜检。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 :心外膜增厚 ,有大量纤维蛋白及异嗜性白细胞 ,巨噬细胞浸润 ,部分心肌细胞、肝细胞、脾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取其肝、脾作电镜负染 ,未发现病毒颗粒。综合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查及病理变化等 ,可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
高丰成军郎需龙陈巍潘耀谦
关键词:丹顶鹤大肠杆菌病微生物学检查
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作者对其毒力基因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郎需龙王兴龙
关键词:李斯特菌毒力因子
羊布鲁氏菌强毒株16M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但布鲁氏菌不但不能被巨噬细胞杀死,反而能在胞内大量繁殖,因此,本研究建立其感染模型,为下一步继续研究布鲁氏菌与其宿主细胞表面相关膜蛋白之间的作用和胞内寄生机制奠定基础。用羊布鲁氏菌强毒株16M感染巨噬细胞系264.7(细胞和细菌比例为1∶500),感染时间为4 h,建立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透射电镜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一抗与二抗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80和1∶80,电镜下观察到细菌侵入细胞时膜凹陷,形态发生变化,形成内吞小体。本试验减少感染过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优化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所需的一抗和二抗浓度比,成功建立感染模型。
孙春辉郎需龙杨艳玲王秀然李晓燕卜昭阳王兴龙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感染牛布鲁菌544A的巨噬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布鲁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改变了巨噬细胞的很多结构和功能,对牛布鲁菌强毒株544A感染的巨噬细胞和未感染的巨噬细胞全细胞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鉴定和生物学信息检索,结果显示,共有13个差异蛋白点,代表了12种蛋白质,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细胞的代谢,细胞骨架合成,蛋白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的转录调控等生物过程。这些蛋白的发现将为进一步研究布鲁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提示方向,同时也为深入探讨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模式奠定了基础。
赵永坤杨艳玲孙春晖郎需龙王秀然王景龙张瑞王兴龙
关键词:布鲁菌小鼠巨噬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质谱鉴定
22L毒株感染雌性BALB/c小鼠的生物学特征检测
2013年
"唯蛋白"假说指出,朊蛋白PrPC的错误折叠体PrPSc是朊病毒病的重要的感染因子。本文中,用22LScraipe毒株感染BALB/c小鼠,在脑内注射后,130d左右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150d陆续出现濒死症状。对濒死期患病小鼠进行检测,表现出典型的朊病毒病的病理特征:抗PK酶消化,神经纤维网内出现空泡结构,神经元消失,朊蛋白聚集,星形胶质细胞增多等。
李莎李忠义孟轲音杜鹏鞠传静刘文森朱淼白换丽张晓莉徐静郎需龙万家余
关键词:C小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