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庆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肉毒
  • 5篇肉毒毒素
  • 5篇注射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电刺激
  • 3篇卒中后
  • 3篇急性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磁刺激
  • 2篇动功
  • 2篇血管
  • 2篇言语
  • 2篇言语功能
  • 2篇言语训练
  • 2篇语训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陈庆梅
  • 11篇杨卫新
  • 9篇张大伟
  • 6篇李莉
  • 4篇朱红军
  • 3篇蔡秀英
  • 3篇苏敏
  • 3篇方琪
  • 2篇冯金法
  • 2篇王海波
  • 2篇孙海伟
  • 2篇韩立影
  • 2篇朱心玮
  • 1篇蔡萍
  • 1篇潘圣洁
  • 1篇徐岚
  • 1篇刘传道
  • 1篇刘跃
  • 1篇陆士奇
  • 1篇王稚

传媒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康复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康复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刺激定位肉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定位在肉毒素注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45例,按痉挛部位分组,肱二头肌组分为电刺激定位组18例(A1组)采用电刺激定位法,徒手定位组17例(A2组)采用徒手定位法,下肢组分为电刺激定位组20例(B1组)及徒手定位组20例(B2组)。注射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及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评价肌张力,测量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定肘、踝跖屈曲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m步速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2、4、8及12周时,A1、A2组MAS及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A1组更低于A2组(P<0.05);治疗后,A1、A2组肘关节屈曲PROM及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A1组肘关节屈曲PROM在治疗后4、8及12周时较A2组提高更显著(P<0.05),A1组上肢FMA在治疗后8及12周时较A2组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2、4、8及12周时,B1、B2组MAS、IEMG评分及1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B1、B2组下肢踝关节跖屈PROM及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B1组下肢踝关节跖屈PROM在治疗后2周及下肢FMA在治疗后12周较B2组提高更显著(P<0.05),余各项评分及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二头肌采用电刺激定位肉毒素注射临床治疗肌痉挛的临床效果优于徒手定位;比目鱼肌、腓肠肌及胫后肌采用电刺激定位肉毒素注射临床治疗肌痉挛的临床效果与徒手定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陈庆梅孙海伟李莉张大伟杨卫新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电刺激定位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尿失禁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之一,其发生率在37%~58%之间,短期尿失禁者多,尿失禁常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密切相关。积极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对改善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脑卒中急性期后尿失禁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现报道如下。
张大伟吕双喜陈庆梅冯金法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电刺激疗法
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卒中早期患者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早期脑血管意外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脑血管意外后小腿肌痉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对2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治疗组MAS、FMA、WHOQOL-BREF、iEM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肌痉挛定位准确、安全有效。
张大伟陈庆梅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A型肉毒毒素肌痉挛超声电刺激
脊髓重复磁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脊髓重复磁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下尿路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骶上SCI后膀胱功能无再改善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5例。试验采取前、后对照设计,第一阶段,为期2周,期间所有患者只接受饮水计划和间歇导尿治疗;第二阶段,为期4周,所有患者在饮水计划和间歇导尿的基础上增加脊髓重复磁刺激干预,刺激位于第1腰椎棘突水平,刺激频率1 Hz,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干预4周。于入组时、第2周结束时和第6周结束时,记录15例患者的排尿日记,并分别对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第6周结束时,15例患者的导尿次数和平均自排尿量与第2周结束时和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6周结束时,15例患者的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最大尿道压和排尿效率与第2周结束时和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6周结束时,15例患者的NBSS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80±6.88)分和(3.53±1.36)分,与第2周结束时和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重复磁刺激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下尿路功能和生活质量。
陶媛媛张大伟冯晓燕朱心玮焦乐蔡萍陈庆梅韩立影朱红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30例被引量:6
2012年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otator cuff calcific tendinosis,RCCT)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RCCT是一种常见疾病,以肩袖钙磷酸盐沉积为特征,好发年龄段为为40~50岁[1]。最常见的是冈上肌腱,其次是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肌腱。RCCT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局部的营养失调、肌腱组织的损伤、退变及增生有关,根据文献报道,钙化性肌腱炎的发病率为2.7%~63%^[2]。
陈庆梅杨卫新张大伟
关键词:肌腱病高能量冲击波
肉毒素注射对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科病房住院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的患者,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标准》[1]。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病程〈12个月的18例,〉12个月的9例;年龄18~45岁的16例,45岁以上的11例;SCI 水平颈髓10例,胸髓12例,腰髓5例;保留导尿管21例,未保留6例;ASIA 分级 A 级5例,B^E级22例。对患者行超声引导下(Sonosite M-Turbo ICTx)A 型肉毒毒素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注射前患者清洁灌肠,膀胱适度充盈,消毒会阴部,注射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髋屈膝位,将保妥适100U 溶于2ml 生理盐水中,打开超声,腔内探头缓慢插入直肠(女性插入阴道),用超声定位获得准确尿道外括约肌影像,于会阴处消毒进针,尿道外括约肌处的当下体位3点位置注射25U BTX-A,注射时在超声动图下可见药物回声,注射后停针20s,拔出针尖,再次调整位置进针,如此在6点、9点、12点各注射25U BTX-A。T5平面以上的SCI 患者注射时,全程记录血压,预防自主神经过反射。操作完成后口服可乐必妥3d 预防泌尿道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发热、流感样症状、小便带血等情况发生。观察时间为6周。
张大伟杨卫新朱红军蔡萍刘传道陈庆梅苏楠
关键词:脊髓损伤肉毒毒素尿流动力学
MDT联合LBL-PBL-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结合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6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在脑卒中MDT病例中运用LBL-PBL-CBL结合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进行脑卒中病例的学习。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的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住院医师的满意度(学习主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医患沟通交流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神经内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MDT和LBL-PBL-CBL相结合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张全全汤香章璐璐潘圣洁陈庆梅
关键词:PBLCBL神经内科
不同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免疫反应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差异。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四组: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组(20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组(20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组(20只),PBS对照组(8只)。测定血清中IL-2及IL-10,检测移植局部CD3+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在移植后1周和1、2、3个月时,检测到移植组大鼠各个时间点静脉血中IL-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BMSCs组大鼠在移植后各时间点静脉血中IL-2水平较HUCMSCs组和HAECs组升高,IL-10水平下降(P<0.05)。四组在急性期(细胞移植后1周)移植局部均有大量CD3+细胞浸润;而在移植的慢性期(细胞移植后3个月)BMSCs组CD3+细胞浸润仍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可发生急、慢性免疫排斥反应。胚胎源性干细胞较大鼠BMSCs有更低的免疫源性。
孙海伟陆士奇陈庆梅刘一韡惠国桢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免疫排斥
超声引导肉毒毒素注射尿道外括约肌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肉毒毒素A(BTX—A)注射尿道外括约肌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2例,按排尿功能障碍分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障碍7例(A组),逼尿肌无力10例(B组),尿道括约肌失弛缓5例(C组)。3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向尿道外括约肌分3个点注射肉毒素(BTX-A)100U。3组患者均于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依据患者的主观的排尿感觉和尿流动力学的客观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中,A组优3例(43%)、良3例(43%);B组优3例(60%)、良2例(40%);C组优5例(50%),良3例(30%)。治疗后,3组患者的各项尿动力学参数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波定位尿道外括约肌注射BTX—A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是一项简单、可重复应用的治疗方法。
杨卫新苏敏张大伟朱红军冯金法陈庆梅
关键词:肉毒毒素A超声波定位神经源性膀胱
超声引导注射肉毒毒素的临床价值
<正>目的评估电刺激技术在肉毒素治疗肌痉挛中定位靶肌运动点和靶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1.新西兰兔4只,共8条后腿,分别刺激股二头肌下端(N1)、神经末稍分布区(N2)和神经分支旁(N3),观察对电刺激的反应。2.脑损伤偏瘫...
杨卫新朱红军张大伟陈庆梅苏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