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红漫

作品数:221 被引量:672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64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9篇发酵
  • 18篇毒力
  • 15篇食品
  • 12篇香料
  • 12篇李斯特菌
  • 11篇多糖
  • 11篇抑菌
  • 11篇乳酸
  • 11篇乳酸菌
  • 11篇降解
  • 10篇活性
  • 9篇单增李斯特菌
  • 9篇毒力基因
  • 9篇致病
  • 9篇生物胺
  • 9篇基因
  • 9篇含硫香料
  • 8篇细胞
  • 7篇光催化
  • 7篇伏马菌素

机构

  • 19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3篇大连轻工业学...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辽宁省海洋水...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宁出入境检...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辽宁省大连海...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北京生态岛科...

作者

  • 220篇侯红漫
  • 140篇张公亮
  • 59篇毕景然
  • 43篇郝洪顺
  • 20篇孙黎明
  • 18篇闫爽
  • 17篇朱蓓薇
  • 15篇高美玲
  • 11篇王佳莹
  • 10篇董秀萍
  • 9篇刘阳
  • 9篇桑雪
  • 8篇刘阳
  • 6篇李冬梅
  • 6篇陈莉
  • 6篇刘洋
  • 6篇陈莉
  • 5篇孙玉梅
  • 5篇张彧
  • 4篇周集体

传媒

  • 23篇大连工业大学...
  • 1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1篇食品科学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8篇中国酿造
  • 8篇中国食品科学...
  • 5篇中国乳品工业
  • 5篇中国食品科学...
  • 4篇水产科学
  • 4篇大连轻工业学...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工业
  • 3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

  • 5篇2024
  • 11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14篇2019
  • 18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硫醚类香料诱导HL-60细胞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以19种可食用硫醚类香料为原料,在体外考察其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毒性作用,比较分析其构效关系,并初步探究其肿瘤细胞毒性机理。用19种硫醚类香料处理HL-60细胞,通过DNA片段化来考察其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对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二糠基二硫醚(DFDS)、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MFDS)及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MMFDS)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添加10μM上述三种硫醚类香料使HL-60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下降41.77±1.18%、53.49±2.88%和23.63±0.90%。通过分析19种硫醚类香料的构效关系,明确硫原子数和呋喃基对硫醚类香料的HL-60细胞毒性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三种硫醚类香料的细胞毒性机理,采用抗氧化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细胞,进一步检测硫醚类香料对细胞生存率和DNA片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对BMFDS及DFDS诱导的HL-60细胞毒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说明这两种硫醚类香料可能通过诱导活性氧产生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
朱俊雅张公亮贾琼崔玉娜孙黎明侯红漫
关键词:HL-60细胞细胞毒性DNA片段化细胞生存率
异硫氰酸苄酯对鼠伤寒沙门菌抑菌机制及转录组验证分析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不仅会引起疾病和污染食品,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为切入点,研究异硫氰酸苄酯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抗菌机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检测了异硫氰酸苄酯(BITC)作用下鼠伤...
敖新影刘佳楠毕景然侯红漫郝洪顺张公亮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转录组
榆耳菌丝体多糖提取及脱色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榆耳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和脱色条件进行研究,以提高产品的得率和纯度。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榆耳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水料比40:1、提取时间8h、提取温度95℃、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榆耳菌丝体胞子内多糖得率为8.60%。采用AB-8大孔树脂对多糖脱色,最佳条件为添加量0.2g/mL、pH4.0、温度60℃。
张公亮王应男刘洋张浩侯红漫
关键词:榆耳菌丝体多糖脱色
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朱蓓薇董秀萍李冬梅吴厚刚周大勇孙黎明杨静峰吴海涛辛丘岩侯红漫
该项目以大宗经济贝类为原料,研究贝类食品加工新技术,开发系列贝类食品;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技术,确定其结构和功能,开发营养食品,实现贝类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所开发技术在辽宁大连、福建霞...
关键词:
关键词:贝类食品
壳聚糖对Hafnia alive H4抑制作用的研究
食品腐败变质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食品腐败过程存在特定腐败微生物。蜂房哈夫尼(Hafnia alive)属于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是一种典型的腐败菌,能够危害食品品质,缩短食品的...
田川侯红漫毕景然
关键词:壳聚糖生物膜
一株改善虾酱发酵不良风味的生物胺降解菌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改善虾酱发酵不良风味的生物胺降解菌及应用。该菌株的名称为泛酸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pantothentic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8602;该菌株具有降解生物胺的能力,...
侯红漫赵一睿桑雪毕景然张公亮郝洪顺
白腐菌漆酶特性及异生芳香化合物的降解被引量:14
2003年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在白腐菌中普遍存在。漆酶可催化酚类化合物和芳香胺的氧化,在小分子介体物质存在下,漆酶氧化范围可进一步扩大。本文对漆酶降解纺织染料、多环芳香化合物、氯化芳香化合物的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在纺织染料中,蒽醌类染料为漆酶底物,可被漆酶直接氧化,而偶氮染料和靛青染料为非酶底物。当小分子的还原介体存在下,可介导酶与非酶底物染料之间的氧化;漆酶对多环芳烃的氧化也多属于酶与非酶底物之间的氧化,因此,选择合适的介体物质非常重要;漆酶可氧化氯酚类物质形成自由基,然后形成低溶性聚合物,可通过沉淀去除,介体物质的存在也有助于氯化芳香化合物的降解。
侯红漫周集体陈丽
关键词:漆酶降解
中华绒螯蟹细胞色素CY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7年
为研究细胞色素CYP2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皮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RT-PCR反应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中华绒螯蟹CYP2基因cDNA全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CYP2的cDNA全长1772bp,编码491个氨基酸序列,包括一个84bp的5′端非编码区,一个212bp的3′端非编码区、一个1475bp的开放阅读框,经BLAST比对,该核苷酸序列与岸蟹、三疣梭子蟹的相似性分别为66%、6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蜕皮前,CYP2基因在鳃中的表达量相对最高;在肝胰脏、肌肉中表达量略低于鳃;在Y器官、眼柄、胸神经节、脑神经节、肠中少量表达;在心和胃中表达量最低。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的蜕皮时期中,通过荧光定量试验得出,肝胰脏中CYP2基因表达量在蜕皮前期和蜕皮期最高;眼柄中CYP2基因表达量从蜕皮期到蜕皮后期有上升趋势;鳃中CYP2基因表达量在蜕皮前期最高;Y器官、脑神经节和肠中CYP2基因表达量在蜕皮期最高;肌肉中CYP2基因表达量在蜕皮前期最高;胸神经节和胃中CYP2基因表达量在蜕皮后期最高;Y器官中CYP2基因在蜕皮前期表达量高于蜕皮后期和蜕皮期。以上试验结果表明,CYP2对中华绒螯蟹蜕皮生长中的调控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蒲红双侯红漫高祥刚赫崇波张公亮许艺迪鲍相渤刘卫东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蜕皮基因克隆
异硫氰酸苄酯-壳聚糖/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食品活性包装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京尼平作为交联剂,将壳聚糖(Chitosan,CS)与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进行化学交联,...
姜景慧陈小霞侯红漫毕景然
关键词:活性包装纳米纤维素壳聚糖
文献传递
刺参2种天冬氨酸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自溶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对刺参体内2种天冬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 D)和组织蛋白酶E(Cat E)的酶学性质进行探讨,并考察两者可能在刺参自溶中的参与作用。先用Tris-HCl缓冲溶液提取刺参体壁中的粗酶,采用特异性荧光底物法测定Cat D和Cat E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Cat D和Cat E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4.0,分别在60℃和40℃呈现最大酶活性,两者在20~40℃活性均较为稳定。Zn^(2+)、Cu^(2+)、Fe^(2+)、Fe^(3+)、Mn^(2+)可抑制CatD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6%、76.3%、29.2%、56.5%和48.5%。Fe^(3+)、Fe^(2+)、Cu^(2+)可抑制Cat E的活力,抑制率分别为99.1%、82.2%和28.6%。Pepstatin A、Z-Leu-Leu-Leu-H、苯甲基磺酸氟、1,10-菲啰啉能够抑制两者活性,抑制率分别约为98%~99%、65%~78%、30%~35%、19%~23%。二硫苏糖醇、L-Cys和乙二胺四乙酸则可将两者活性分别提升30.4%~31.1%、7.58%~9.64%、6.6%~7.9%。结果表明,刺参Cat D和Cat E为2种具有一定金属离子敏感性和依赖性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有丝氨酸和半胱氨酸参与其活性调节,且两者很有可能参与刺参自溶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
王玲年益莹薛鹏薛鹏崔钰婷季晓彤侯红漫孙黎明
关键词:刺参天冬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酶学性质自溶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