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彬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麻醉
  • 11篇手术
  • 6篇气管
  • 4篇心动图
  • 4篇心脏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全麻
  • 4篇全身麻醉
  • 4篇外循环
  • 4篇小儿
  • 4篇利多卡因
  • 4篇超声心动图
  • 3篇心肌
  • 3篇心脏瓣膜
  • 3篇镇痛
  • 3篇手术患者
  • 3篇术后
  • 3篇静脉
  • 3篇镜检
  • 3篇喉罩

机构

  • 37篇自贡市第四人...

作者

  • 37篇卢彬
  • 16篇李强
  • 15篇缪冬梅
  • 11篇余璇
  • 8篇周易
  • 5篇郑业英
  • 4篇郭飞
  • 3篇巫翠萍
  • 3篇甘玉芬
  • 3篇吴迪
  • 2篇周娟
  • 2篇范彬
  • 2篇孔晓光
  • 2篇叶勇
  • 1篇刘睿
  • 1篇余朗
  • 1篇冯会和
  • 1篇江倩
  • 1篇王君
  • 1篇李俊

传媒

  • 9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剂量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对心肌酶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2004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利多卡因全静脉麻醉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肌酶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①心肌酶的观察 :将 60例成人ASAⅡ~Ⅲ级普通胸科 (普胸 )手术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例。Ⅰ组为观察组 ,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均选用利多卡因 ,伍用地西泮、芬太尼等 ;Ⅱ、Ⅲ组为对照组。 3组均检测麻醉开始前、手术结束时和术后 3 6小时的心肌酶谱 ,用t检验比较变化情况。②心肌收缩力的观察 :选择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43例 ,采用普胸Ⅰ组的麻醉方式及晶体冷停跳液灌注转流方式 ,观察心脏复跳后心肌收缩力强弱。结果①心肌酶谱 :术毕和术后 3 6小时Ⅰ组均高于Ⅱ组和Ⅲ组 (P <0 0 5 ) ;同组术毕和术后 3 6小时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和P <0 0 5 ) ;同组术后 3 6小时与术毕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心肌心缩力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心脏复跳后发生轻度心肌收缩无力 6例、重度 3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发生轻度心肌收缩无力 17例、重度 10例。结论静脉麻醉剂可预防或减轻大剂量利多卡因中毒所致的骨骼肌抽搐 。
周易缪冬梅甘玉芬卢彬
关键词:静脉内利多卡因心肌酶心肌收缩
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采用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HR)、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析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呼吸频率(RR)、SpO2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操作过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率为100%,给药前后及术中SBP、DBP、HR、RR、SpO2无明显变化,全组无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结论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选择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麻醉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吴迪卢彬郭飞余璇
关键词:老年人心肺疾病盐酸罗哌卡因
麻醉诱导前低体温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究麻醉诱导前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筛选确定6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诱导前体核体温是否低于36℃分为低体温组和正常体温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LBW)、脂肪比(AR),并对这些因素依次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寻找对导致麻醉诱导前低体温出现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麻醉诱导前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低体温组患者年龄、女性患者比例、LBW高于正常组;体重和BMI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353)和年龄(OR∧=1.151)是麻醉诱导前低体温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和0.022)。在此基础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麻醉术前体温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3,P=0.021),并且χ~2检验结果也表明45岁以上的女性术前低体温的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P=0.001)。结论女性以及年龄是麻醉诱导前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且更年期阶段妇女的发生率上升明显,因此对于更年期女性以及老年患者需警惕麻醉诱导前低体温的发生,术前做好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措施。
卢彬李强余璇
关键词:麻醉女性更年期
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术中乌司他丁的血液保护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术中乌司他丁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乌司他丁30万U,于麻醉后经静脉于30min内泵入)、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测定麻醉后(T1)、CPB转机30min(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后24h(T4)的Hb和血小板计数(Plt),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结果两组T2、T3、T4时Hb和Plt均较T1明显下降(P<0.01);U组T3时Hb和Plt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也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 CPB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抑制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
卢彬李强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肺转流血液保护
雾化器与麦氏F型呼吸回路连接用于小儿全麻呼吸道表面麻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在全麻诱导的同时进行气道雾化表面麻醉,以使全麻下气管插管达到更完善的状态,尽可能避免气管插管的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雾化组和喷洒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喷洒组插管前用喷洒器局部喷洒1%丁卡因2~3mL行咽喉气道表面麻醉。雾化组则将雾化器的面罩和麦氏F型呼吸回路的氧气管去除,用Y型三通直接将雾化器的盛药器和氧管连在麦氏F型呼吸回路的氧气入口端,诱导开始给氧时即用连接好雾化器的呼吸回路行1%丁卡因3~5mL雾化给氧和气道表面麻醉,氧流量5mL/min,诱导完成后即行气管插管。结果气管插管过程中雾化组在循环稳定、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喷洒组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作为小儿全麻气管插管的气道表面麻醉,麻醉效果好,避免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优势,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行,有一定推广价值。
缪冬梅卢彬周易
关键词:麻醉雾化器呼吸道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手术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39例,对照组(Ⅱ)37例。Ⅰ组: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转流(CPB)前,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0.6ml/kg;Ⅱ组:全过程不用参附注射液,监测心脏复跳情况,心电图、心律失常(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有无使用电除颤、心电图S-T段改变及T波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病人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脏复跳率:Ⅰ组100%,Ⅱ组86.49%;心律失常:Ⅰ组5%,Ⅱ组18.9%;电除颤:Ⅰ组2.5%,Ⅱ组13.5%,S-T段及T波改变:Ⅰ组2.5%,Ⅱ组16.2%。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律失常、电除颤少,心电图ST-T变化小(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卢彬李强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及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及椎管内阻滞麻醉中的镇静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未使用任何镇静及镇痛药物的臂丛神经及椎管内阻滞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度氟合剂(哌替啶50 mg、氟哌啶醇5 mg)组(对照组),各50例。待臂丛神经或椎管内阻滞麻醉完善、镇痛完全后,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10 min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予度氟合剂半剂(5 mL),5 min静脉缓注,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10、30、60 min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用药前和用药后30 min血皮质醇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AAI、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皮质醇含量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剂量选择适宜的条件下(1.0μg/kg)与度氟合剂(半剂量)的镇静及镇痛效果相同或相似。建议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并充分考虑患者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可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
卢彬余璇周易缪冬梅李强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镇痛麻醉
右美托咪啶减少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为两组:D组(右美托咪啶组)和N组(空白对照组)。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麻醉药物,并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5pg+格拉司琼3mg)。两组给予负荷剂量后,D组立即泵注右美托咪啶0.5gg/kg,10min内注射完毕,而N组立即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0min内注射完毕。观察麻醉前、用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躁动率的发生和苏醒时间的比较。结果两组各时点SpO2及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注药前以及D组各时点比较,N组在拔管即刻、拔管3min、拔管5minHR、MAP、RR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三者无明显变化(P〉0.05)。D组躁动率低于N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0.5gg/kg泵注能明显减轻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所致的应激反应。
余璇缪冬梅卢彬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气管拔管颅内动脉瘤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附39例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转流(CPB)前及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0.6ml/kg,对照组全过程不用参附注射液;监测心脏复跳情况,心电图、心律失常(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有无使用电除颤、心电图S-T段改变及T波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年龄、心功能分级、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两组的年龄、心功能分级、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心脏复跳率观察组100%,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心律失常5.13%,对照组18.92%;观察组电除颤2.56%,对照组13.51%,观察组S-T段及T波改变2.56%,对照组16.22%;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律失常、电除颤少,心电图ST-T段变化小。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时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卢彬李强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参附注射液
纤支镜检查的不同麻醉方法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120例男性病例随机分为四组,A为咽喉喷雾组,用2%利多卡因喷咽喉部、气管表麻。B为氧驱动雾化组,用2%利多卡因5ml氧驱动雾化15rain麻醉。C组为全麻不插管组,予异丙酚2±0.56mg/kg,芬太尼50~100μg,术中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D组为全麻插管组,在C组用药的基础上再复合司可林50~100m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行控制呼吸,持续静脉滴注异丙酚和司可林维持麻醉。结果A组病人术中SBP、DBP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中呛咳、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C、D组(P〈0.05)。A、B、C、组病人SpO2较术前有所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D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P〈0.05)。C、D组病人在20min左右清醒。结论氧驱动雾化麻醉较传统的咽喉喷雾麻醉有明显优势,但它仍难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对一些不合作的病人和难以耐受的患者,难以保证纤支镜检查的正常进行,而仝麻纤支镜能避免清醒表麻纤支镜检查的不足,效果满意,但以气管插管下全麻纤支镜安全性最高。
缪冬梅周娟卢彬
关键词: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持续静脉滴注氧驱动雾化全麻插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