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清法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尿激酶
  • 3篇尿激酶原
  • 3篇微载体
  • 3篇细胞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3篇间充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纯化
  • 1篇单克降抗体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多孔微载体

机构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吴清法
  • 3篇张正光
  • 3篇肖成祖
  • 2篇王立生
  • 2篇高丽华
  • 2篇吴祖泽
  • 1篇孔丽君
  • 1篇王清明
  • 1篇胡显文
  • 1篇范国才
  • 1篇胥照平
  • 1篇陈吉中
  • 1篇董波
  • 1篇陈惠鹏
  • 1篇高红伟
  • 1篇刘刚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及其支持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
为解决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中的培养及扩增问题,该研究建立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微载体悬浮培养体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贴壁培养纯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细胞表面分子CD34、CD62L、CD6...
吴清法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
文献传递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被引量:2
2002年
The only difference of primary structure between single-chain prourokinase (pro-UK or scu-PA) and two-chain urokinase (UK or tcu-PA) is the cleavage of a single peptide bond (Lys158-Ile159) and transform scu-PA into its active two-chain form. A 13-peptide (Thr-Leu-Arg-Pro-Arg-Phe-Lys-Ile-Ile-Gly- Gly-Glu-Cys), which spans the cleavage peptide bond, was synthesized and linked to KLH (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The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by the conjugated protein with proper adjuvant. According to the Kohler and Milstein’s methods, a hybridoma cell line G7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y specific for scu-PA was obtained. The anti-scu-PA McAb, purified from the supernatant of porous microcarrier hybridoma cell culture, was conjugated to 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 to prepare an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olumn. The u-PA was purified only by this affinity column from the supernatant of cultivating the u-PA-producing recombinant CHO cell, the u-PA recovery ratio is 90.4%, the purification factor was about 50, with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1.2×10 5IU/mg, the scu-PA ratio in the u-PA product was 96.3%. Compared to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3-step process for purifying u-PA (cation-exchange co-lumn, gel filtration column and benzamidine affinity column)has a u-PA recovery ratio of about 65%,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0×10 5IU/mg, and an scu-PA ratio of about 90%.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s simple to recover u-PA and effective to separate scu-PA from tcu-PA.
高丽华胡显文吴清法肖成祖胥照平张正光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多孔微载体纯化纤溶酶
针对尿激酶原特殊肽段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ingle-chain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scu-PA)是一种新型溶栓药物,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选择性地溶解血栓.s...
吴清法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溶栓药物
尿激酶原的纯化被引量:3
1999年
尿激酶原是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选择性地溶解血栓。临床实验证明:尿激酶原是一种有效的、副作用小的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药物。文章综述了尿激酶原的性质、纯化方法及其产品中热原质的去除。
吴清法张正光肖成祖
关键词:尿激酶原蛋白质纯化层析热原质
微载体悬浮培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4
2003年
本研究采用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和常规静止培养系统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培养进行比较。MSC是贴壁依赖性细胞 ,旋转培养系统采用CultiSpherG大孔微载体 ,浓度为 1g L ,常规静止培养在 12孔培养板中进行。两系统细胞接种密度均为 5× 10 4 cells ml。结果 :旋转培养 7天后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5 .15 0× 10 5cells ml,常规静止培养第 5天就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 1.6 75× 10 5cells ml。在微载体旋转培养中生成乳酸12 .0 6mmol L ,而常规静止培养中生成乳酸 13.10mmol L ,葡萄糖消耗分别为 7.38mmol L和 5 .37mmol L。在微载体旋转培养中平均乳酸产率为 1.6 3,远低于常规静止培养的平均乳酸产率 2 .4 4。这些表明 ,在微载体悬浮培养条件下 ,MSC生长更为旺盛 ,细胞产量更高 ,葡萄糖消耗和能量利用率优于常规静止培养。微载体悬浮培养 12天后 ,MSC依然保持其干细胞特性。结论
吴清法吴祖泽董波王立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微载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以原核表达的具有明胶水解活性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 2的催化区 (MCD)为靶标 ,筛选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和十二肽库 .找到 6种与MCD特异结合的小肽 ,将 6种小肽基因分别与GST表达质粒重组 ,进行GST融合表达 ,制备融合蛋白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通过酶抑制实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活性 .结果表明 ,GST C71能够抑制MCD水解 β酪蛋白的活性 ,并且对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
高红伟王清明陈吉中范国才吴清法孔丽君刘刚陈惠鹏
关键词: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
用合成多肽免疫制备尿激酶原单克隆抗体
2001年
根据尿激酶原与尿激酶一级结构的区别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 ,设计合成了包括尿激酶原Thr15 2~Glu16 3肽段的 13肽 ,然后与载体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原 ,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 3种尿激酶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这 3种抗体仅与尿激酶原和合成多肽反应 ,而不与尿激酶及其结构类似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琼脂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及酶活性抑制实验表明 ,3种抗体均为IgG类的IgG1亚类 ,所有 3种抗体均不抑制酶活力。探讨了这组抗体用于尿激酶原结构与功能及其定量。
吴清法高丽华张正光肖成祖
关键词:单克降抗体尿激酶原合成多肽
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2年
在骨髓中存在着一群非造血的干细胞成分———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扩增 ,在体内体外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腱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支持造血的基质等。间充质干细胞是多潜能 ,并且易分离培养 ,在体外可被大量扩增。因此 ,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吴清法王立生吴祖泽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治疗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