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兮文

作品数:39 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磁共振
  • 8篇CT表现
  • 7篇咯血
  • 6篇栓塞
  • 6篇成像
  • 5篇支气管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动脉
  • 4篇动脉栓塞
  • 4篇栓塞治疗
  • 4篇气管
  • 4篇功能磁共振
  • 4篇肺咯血
  • 4篇MRI
  • 3篇动脉栓塞治疗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锁骨
  • 3篇锁骨下动脉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14篇上海市肺科医...
  • 8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安徽省淮南朝...

作者

  • 38篇孙兮文
  • 16篇江森
  • 15篇尤正千
  • 12篇朱晓华
  • 12篇虞栋
  • 12篇马骏
  • 7篇支文祥
  • 6篇李天女
  • 6篇彭刚
  • 5篇潘颂华
  • 4篇史景云
  • 4篇张效初
  • 4篇倪新瑜
  • 3篇沈海敏
  • 3篇邵江
  • 3篇尤小芳
  • 2篇王嵩
  • 2篇严隽陶
  • 2篇揭冰
  • 2篇王传馥

传媒

  • 10篇中国医学计算...
  • 7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引进国外医药...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七届全国老...

年份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觉和听觉记忆功能的MRI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视觉和听觉记忆过程中脑功能fMRI的差异。方法 :将 8个健康老人分为两组 ,分别参加视觉和听觉记忆过程 ,用 1.5TMRI采集图像。结果 :①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均激活了双侧 9区 ,且激活体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两者在双侧 7区差异显著 ,视觉记忆明显大于听觉记忆 (P <0 .0 5 )。③在双侧颞叶 2 2区只有听觉记忆激活。④在双侧枕叶 17/ 18/ 19区只有视觉记忆激活。结论 :在记忆过程中 ,视觉和听觉任务呈现方法的差异对fMRI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王嵩孙兮文
关键词:听觉视觉功能磁共振记忆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8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结果77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5例为两肺野内散在斑片状分布,1例局限于两肺下叶。83例均见小叶中心小结节,部分伴有树芽征;54例细支气管扩张,伴有管壁不规则增厚,9例扩张的细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塞;38例见周围性空气潴留;36例见斑片状影,2例合并右肺中叶不张;肺间质纤维化7例,肺动脉高压7例,合并胸腺瘤和肺癌各1例。结论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
尤小芳史景云邵江孙兮文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推拿镇痛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索推拿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应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按揉左侧委中穴前后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和抑制情况。结果按揉委中穴后,一方面可引起左杏仁核、左伏隔核和左、右下丘脑信号升高(P<0.05);另一方面引起左前扣带回信号降低(P<0.05)。结论在疼痛处(委中穴)按揉后,能同时影响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表明推拿与镇痛和愉悦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李征宇孙兮文张效初嵇鸣陈培青沈雪勇严隽陶
关键词:推拿镇痛功能核磁共振脑功能区
视觉记忆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研究关于视觉呈现的记忆特点。材料和方法:利用1.5T MR 的BOLD软件对8个志愿者做了有关数字顺序的视觉实验,所有数据经AFNI软件处理。结果:反序记忆激活体积显著大于正序记忆的部位在左侧半球的BA9区和BA17/18/19区。相反,激活体积正序记忆大于反序记忆的情况出现在右侧BA44/45区。结论:功能磁共振技术有助于加深对视觉记忆的理解。
项敏孙兮文
关键词:视觉记忆功能磁共振FMRI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28例PC的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对所有P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28例PC,男性19例,女性9例,中青年为24例;7例有基础疾病;9例无任何症状,其余18例有咳嗽、咳痰、低热等轻度呼吸道症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肺穿刺、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病理和细菌学确诊,其中26例行苏木素伊红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有隐球菌阳性提示;13例行核医学肺显像检查,12例诊断为恶性病变。28例PC影像学表现分为3种类型:肺结节、肿块(16例),肺炎样改变(7例),混杂性改变(5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PC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病变者临床症状较轻,而表现为炎症样改变和混杂性改变者临床症状较重。(2)有基础病变的PC患者多呈炎症样改变或混杂性改变,并且其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应重视PC的存在,认识此病的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能力,并应积极开展病灶经皮肺穿刺及TBLB检查,减少开胸手术率。
江森朱晓华孙兮文丁嘉安易祥华虞栋尤正千马骏李天女彭刚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医学影像学影像学分析影像学表现经纤支镜肺活检呼吸道症状
肺癌动脉介入治疗的多靶血管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多支供血动脉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发现存在多靶血管情况的51例病例,并对此组病例结合其临床、影像资料及治疗情况,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1例多靶动脉供血的肺癌患者中(2支者45例,3支者3例,4支者3例),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各分支、心包动脉等均可参与肺癌的供血,而且供血有一定特点:多支支气管动脉均对肿瘤及淋巴结供血者中,中央型肺癌比例较高;周围型肺癌存在患侧支气管动脉对肿瘤及部分淋巴结供血而对侧支气管动脉提供部分纵隔及对侧肺门淋巴结血供的情况;肋间动脉参与肿瘤供血以中央型肺癌为多;锁骨下动脉属支参与肺癌供血者中多为上叶病灶,其中以胸廓内动脉参与机率最高,这其中多为中央型肺癌;心包动脉及心包膈动脉可参与下叶肺癌的供血;肺癌伴肺内转移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对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多动脉供血;在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后可形成新生供血动脉,特别在栓塞治疗后。结论肺癌的体循环介入中可呈多靶动脉性,并具一定特点。肺癌的动脉介入治疗应尽量找到所有供血血管,以完善治疗效果。
江森朱晓华孙兮文支文祥马骏尤正千虞栋
关键词:动脉介入动脉供血靶血管供血动脉锁骨下动脉
MRI在前列腺癌局部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2001年
目的 探索前列腺癌早期MRI表现及局部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64例原发前列腺恶性肿瘤,对照病理、临床资料,分析MRI影像特征和局部分期情况。结果 肿瘤的MRI检出率93.8%(60/64),分期诊断(依照Whitmore-Jewelt分法)正确率占86.2%(56/644)。早期(B期)包膜下局限灶(如<1.5cm结节或肿块)占37.5%(24/64),诊断包膜侵犯并突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8.6%、100%和93.8%。结论 MRI在前列腺检查中,具有早期诊断和准确局部分期的重要价值。
潘颂华孙兮文倪新瑜叶春涛宋健达林兴郑晓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
老年及高龄人AAMI与MCI的对比研究
目的用大系列群体对象对比研究从AAMI与MCI的患病率、发病机理及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方法共观察2666名二组老年人群对象,均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记忆商WMS及MMSE检测,部分检查眼底动脉硬化及APOE关系,AAM...
马永兴陆佩芳竺越郑松柏陈韵美孙兮文谢素珍朱秀英吴素芬严德钧
文献传递
老年痴呆的MRI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 (MRl)对阿尔茨海默氏病 (A1zheimer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阿尔茨海默氏病、15例血管性痴呆及 9例混合性痴呆进行磁共振成象。结果 :阿尔茨海默氏病表现为海马萎缩 (p <0 .0 5 )、钩间距增宽 (p <0 .0 5 ) ;血管性痴呆可分为多梗死性痴呆 (MultipleInfarctDementia ,MID)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sDementia ,BD)两种类型 ,海马体积、钩间距变化不明显。结论
王嵩孙兮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磁共振成像
正常肩关节的运动MRI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借助MRI观察中国人肩关节运动成像过程。 方法 借助水平开放型0.2 Tesla磁共振,对6名志愿者12个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 1.内收和外展过程中,每个肩关节分析的影像数是11~15幅,平均13.5±1.1幅.最大外展角度范围110°~150°,均值为130°±12°。2.内旋和外旋,自内向外旋转过程中连续采集11~14幅图像,平均12.5±0.9幅.最大外旋角度范围110°-140°,均值为120°±7°。 结论 水平开放式MRI能够反映肩关节运动的生理过程。
孙兮文沈海敏嵇鸣
关键词:肩关节MRI磁共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