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丙姣

作品数:36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免疫
  • 8篇分泌
  • 6篇肿瘤坏死因子
  • 6篇膜型
  • 6篇跨膜
  • 6篇跨膜型
  • 6篇坏死因子
  • 6篇分泌型
  • 5篇免疫抑制
  • 5篇分泌型TNF...
  • 5篇TNFR
  • 4篇生物学
  • 4篇肿瘤坏死因子...
  • 4篇课程
  • 4篇跨膜型TNF...
  • 3篇休克
  • 3篇炎症
  • 3篇抑制细胞
  • 3篇髓系

机构

  • 3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滨江医...

作者

  • 36篇尹丙姣
  • 28篇李卓娅
  • 13篇王晶
  • 10篇冯玮
  • 9篇姜晓丹
  • 8篇徐勇
  • 7篇姜小丹
  • 5篇熊平
  • 5篇翁秀芳
  • 5篇龚非力
  • 5篇吴雄文
  • 3篇喻明霞
  • 3篇孙义敏
  • 3篇曾庆岭
  • 2篇石文芳
  • 2篇陈克清
  • 2篇元秀华
  • 2篇梁慧芳
  • 2篇李晓燕
  • 2篇黄丽霞

传媒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六届全国免...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 1篇第十届全国免...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筏在tmTNF-a反向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脂筏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目前认为脂筏作为信号转导的平台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室前期工作证明跨膜TNF-α(tmTNF-α)不仅可以传递正向信号,也能作为受体向自身胞内传递信号,即反向信号。tm...
陈克清刘涛于敏尹丙姣王晶李卓娅
关键词:脂筏
文献传递
跨膜型TNF-α抗体抵抗内毒素休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跨膜型TNF-α(tmTNF-α)被TNF-α转化酶(TACE)酶解,产生分泌型TNF-α(sTNF-α)。内毒素休克中sTNF-α作为促炎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工作证实tmTNF-α具有抑炎作用,而我...
李晨曦张萌顾海燕尹丙姣王晶杨想平李卓娅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分泌型TNF-Α跨膜型TNF-Α
文献传递
跨膜型和分泌型TNF-α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当今胰岛素抵抗发病率越来越高,常伴随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TNF-α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致炎性细胞因子,它有分泌型(sTNF-α)跨膜型(mTNF-α)两种存在形式...
尹丙姣
文献传递
TNFR1BP/IgGFc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封闭肽与IgG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将合成的TNFR1封闭肽(TNFR1BP)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IG/3C,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G/3C-TNFR1BP;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COS-7细胞;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TNFR1BP/IgGFc融合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抑制实验、细胞毒抑制实验检测融合蛋白对TNFR1的封闭作用。结果经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TNFR1BP基因正确插入质粒pIG/3C。ELISA检测证实,在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抑制实验和细胞毒抑制实验证实融合蛋白能结合L929细胞表面的TNFR1,并能抑制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α(sTNF-α)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并实现TNFR1BP/IgG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体外实验证实此融合蛋白可通过与细胞表面TNFR1结合,从而拮抗sTNF-α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黄丽霞尹丙姣王晶梁慧芳曾庆岭姜小丹李卓娅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真核表达
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基础整合课程的建设、实施与总结
<正>医学科学的高度发展与分化,使得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临床对医学人才整体观培养的要求,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基础整合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华...
翁秀芳尹丙姣
关键词:课程建设
文献传递
跨膜型和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毒素性休克肝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分泌型 (S)和跨膜型 (TM)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内毒素性休克肝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首先使用埃氏大肠杆菌死菌液制备大鼠内毒素性休克模型 ;并分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的S TNF α、腹腔巨噬细胞表面上的TM TNF α ;然后 ,在给大鼠注射死菌液之前 3 0min ,注射TNF α转化酶 (TACE)反义寡核苷酸 ( 5mg/kg) ;6h后分别检测S TNF α、TM TNF α水平 ;检查肝脏的病理改变 ,并监测各组大鼠的血压变化。结果 在内毒素性休克过程中 ,TM TNF α表达的动态变化不同于S TNF α ,TM TNF α在注射菌液 3 0min后开始升高 ,4 5h达最高峰 ,随后有所下降 ,但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TACE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抑制TM TNF α转化为S TNF α ,使腹腔巨噬细胞表面上的TM TNF α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0 1) ,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肝脏未见病理改变。结论 内毒素性休克的病理过程主要与S TNF α有关 ,而TM TNF α则可抵抗内毒素的攻击 ,稳定血压 ,限制炎症反应及保护肝组织免受损伤 。
尹丙姣李卓娅余上斌姜晓丹冯玮徐勇
关键词:跨膜型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Α脓毒性休克
两型TNFα杀伤U937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
2003年
目的 比较两型TNFα对U93 7细胞的胞毒效应及二者诱导U93 7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两型TNFα对U93 7细胞的胞毒效应 ;用抑制消减杂交法探索两型TNFα诱导U93 7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两型TNFα对U93 7细胞胞毒效应存在差异 ,分泌型TNFα (sTNFα)的杀伤率为 2 4 3 % ,且引起靶细胞坏死率大于其诱导的凋亡率 ;跨膜型TNFα (TM TNFα)的杀伤率为 3 4 3 % ,主要引起靶细胞凋亡。以sTNFα诱导基因做消减 ,得到TM TNFα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 ,即 2 5个EST ,其中 8个EST与已知基因有高度同源性 ,17个EST为未知序列 ,已向GenBank登录。
孙义敏尹丙姣徐勇姜晓丹熊平冯玮龚非力李卓娅
关键词:U937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抑制消减杂交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抗血清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灌胃给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克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以50mg/kg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肛门注入大鼠肠腔,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兔抗人TNFα多克隆抗体血清10mg/kg给大鼠灌胃,观察一氧化氮(NO)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TNFα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抗TNFα多克隆抗体治疗可明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抑制局部结肠组织NO的产生、MPO活性以及TNFα表达。结论抗TNFα血清通过中和TNFα,可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表达TNFα及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
姜小丹尹丙姣石文芳冯玮徐勇李卓娅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
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胞内段基序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功能研究
2007年
目的建立高表达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胞内段(TNF-intracellular domain,TNF-ICD)基序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TM-TNF-α的反向信号提供工具。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入法将含人TNF-ICD的pIRES2-EGFP病毒载体导入MCF-7中,经鉴定、筛选获得能稳定表达TNF-ICD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对TNF-α的敏感度,比色法检测NO含量,ELISA方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TNF-ICD基因转染入MCF-7细胞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并能提高该细胞NF-κB活性,抵抗TNF-α的杀伤,增加其NO产生;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能恢复该细胞对TNF的敏感性。结论获得稳定表达TNF-ICD的MCF-7细胞株,TNF-ICD可能作为TM-TNF-α细胞内的一段活化基序参与TM-TNF-α的反向信号,并通过活化NF-κB,抵抗可溶性TNF-α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增加NO的产生。
秦娜琳尹丙姣王妮丹朱建华庞艳姜小丹冯玮李卓娅
关键词:反向信号MCF-7细胞
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测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自行初步设计的SPR传感仪,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反应中两者的适宜比例。实验表明,所得曲线与理论基本相符。
杨波元秀华金四化吴雄文尹丙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