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作舟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地壳结构模型
- <正>地震测深资料反复证实了地壳和上地幔具有层状结构特征和清楚的横向变化。实际上地壳结构是十分复杂的,随着地球物理和地质学的不断发现和发展,结构模型的划分也不段地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壳结构模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地壳...
- 崔作舟
- 文献传递
- 川滇南北构造带北段爆炸地震研究
- 崔作舟卢德源陈纪平张之英王延增
- 通过地震测深,建立了川滇南北构造带东西向和南北向地壳速度模型。为研究该区提供了重要依据。川滇南北构造带地壳内层状结构明显,有较稳定的界面,界面R4(上下地壳界面)和莫霍界面震相清楚。莫霍界面深度变化不大,基本趋势是由东向...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测深构造带
- 康定-渡口南北向构造带爆破地震测深的研究被引量:6
- 1989年
- 本文通过对康定-渡口地区的爆破地震测深资料的分析,将该区地壳结构划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它们在横向上被若干断裂所切割,而呈断块结构。地壳厚度由北向南减薄,在康定为56km,西昌54km,渡口52km。莫氏面由北向南也逐渐抬升。地壳平均速度为6.2—6.25km/s,Pn速度为7.5—7.6km/s。上地幔顶部出现速度异常。西昌地区壳下存在一厚度为22—28km,层速度为7.5—7.6km/s的壳幔过渡带。区内某些地段近地表处存在有速度为6.1—6.3km/s的高速体。地壳中部9—14km处,存在5.7—5.8km/s的低速层。
- 卢德源崔作舟陈纪平李小鹏
- 关键词:构造带爆破地震测深
- 北祁连山深部构造初探
- <正>祁连山位于甘、青接境地区,它由一系列北西向排列的山脉(如走廊南山、托来南山、疏勒南山等) 组成。宽约300km,长达1000多公里。本区为典型的大陆板块内部造山带,且新构造活动活跃,是研究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等地学问...
- 李秋生崔作舟吴朝东胡安邦
- 文献传递
- 地壳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模型的比较
- <正>地壳是由大型构造带(裂谷、碰撞带等)分割的块体组成的,所以大型构造带两侧的介质具有不同的弹性特征。这在各向同性地壳结构研究中,称为侧向非均匀地壳结构,认为是由性质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各向同性假设引入...
- 李英康崔作舟李敬卫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地壳的伸缩及其力学性质被引量:6
- 1999年
- 根据青藏高原地壳厚度,采用平衡剖面法对地壳伸缩量进行了粗略的计算,表明其水平缩短约 1400km , 垂直方向伸张约 30km 或25km 。如此巨大的地壳伸缩量证明了青藏高原地壳为弹粘性体, 绝非所谓的刚性板块。
- 崔作舟
- 关键词:青藏高原力学性质
- 攀西裂谷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研究
- 蒋航崔作舟李立
- 攀西裂谷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限于裂谷带的北段。理县-康定-木里-程海一线是扬子板块与西部大洋板块的地壳,有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攀西裂谷带位于扬子板块西缘陆壳基底上,以数条南北向断裂为主体,在东西向上呈现出地垒地堑相间排...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矿产资源成矿预测
- 爆炸地震资料中的横波特征及其应用
- <正>本文论述了爆炸源与横波的关系。选取攀西地区爆炸地震三分量记录,用矢端曲线法研究地震波的偏振特点,分辨出纨波(P)、转换横波(PS)、横波(S)与面波(L)等。确定出它们到达的时序,研究了它们在不同记录劈量上的能量分...
- 崔作舟李英康李秋生胡安邦
- 文献传递
- 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构造及其两侧的地壳结构
- <正>龙门山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与西部两大构造域的分界构造带,它西邻活动的松潘-甘孜褶皱系,东接稳定的扬子地块。爆炸地震测深资料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波场特征及地壳结构有明显差异。
- 崔作舟
- 文献传递
-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壳结构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正>格尔木-额济纳旗宽角反射地震测深剖面,横跨中-新生代的柴达木陆相沉积盆地、祁连山隆起带、河西走廊山前坳陷带及北山低矮隆起带。主剖面南起格尔木,北至额济纳旗中蒙边界地带,直线长度900余公里。两条支测线与主测线近于直...
- 崔作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