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慕淳

作品数:91 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日政府间专项方式技术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结石
  • 22篇肾镜
  • 22篇经皮肾镜
  • 21篇前列腺
  • 18篇碎石
  • 17篇输尿管
  • 17篇尿管
  • 16篇肾结石
  • 15篇钬激光
  • 12篇尿道
  • 12篇肿瘤
  • 11篇碎石术
  • 11篇前列腺癌
  • 11篇微创
  • 11篇腺癌
  • 11篇超声
  • 10篇增生
  • 10篇上尿路
  • 10篇前列腺增生
  • 10篇取石

机构

  • 8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1篇吉林大学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解放军第20...
  • 4篇大安市第一人...
  • 3篇榆树市中医院
  • 2篇农安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榆树市医院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90篇张慕淳
  • 55篇孔祥波
  • 44篇张刚
  • 30篇王伟华
  • 25篇王凯臣
  • 15篇张赟
  • 13篇王志新
  • 12篇范海涛
  • 11篇王永刚
  • 10篇常喜华
  • 10篇张茁
  • 8篇高吉
  • 7篇朱继红
  • 7篇计国义
  • 7篇张德华
  • 6篇王尧
  • 6篇朴奇彦
  • 5篇李宏岩
  • 5篇赵锐
  • 5篇朱武安

传媒

  • 1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微创泌尿外科...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7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附23例报告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输尿管狭窄患者23例,输尿管狭窄段长0.2~0.8 cm。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段,激光能量0.6~0.8 J,频率10~15 Hz,功率6~12 W。留置双J管8~12周。结果术后无输尿管穿孔、漏尿及感染等发生。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16例输尿管狭窄段消失或较治疗前增宽;5例输尿管狭窄段无明显增宽;2例输尿管狭窄段无变化或较治疗前狭窄加重或出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无变化,患者仍有腰部胀痛及反复感染症状,转开放性手术,切除输尿管狭窄段,端端吻合术后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采用钬激光切开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范海涛刘博王伟华张慕淳张刚王志新孔祥波
关键词:输尿管镜钬激光输尿管狭窄
CD_(44)V_6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CD4 4V6 基因与前列腺癌 (PCa)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2例PCa组织中CD4 4V6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 4V6 基因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 ,阳性率为 46 3 % (38/82 ) ,其中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者阳性率为62 5 % (1 5/2 4 ) ,无转移者阳性率 37 9% (2 3/58)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 4V6 在PCa组织中的高表达还与癌组织的Gleason评分及预后有关 (P <0 0 5)。结论 具有CD4 4V6 高表达的PCa具有更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 ,恶性度较高 ,分化较差 ,CD4 4V6 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张慕淳朱继红孔祥波桑原正明
关键词:CD44V6基因前列腺癌阳性率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附31例报告)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病人31例,狭窄段长0.5~3.0 cm,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段切开治疗。术后留置尿管平均4(2~6)周。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失禁,无阳痿,无尿瘘。尿流率由术前平均6.1(3.2~10.0)ml/s提高到21.6(15.4~24.5)ml/s。随访3~12个月,均排尿良好,无再狭窄发生,B超检查无剩余尿。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有效,近期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由于随访时间尚短,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范海涛王伟华张慕淳张刚王志新孔祥波邵起辉
关键词:输尿管镜检查激光手术尿道狭窄男(雄)性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急性上尿路结石的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高龄急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急性上尿路结石患者63例,体外冲击波碎石198例。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单次治愈率的差异。结果体外冲击波碎石时间〔(22±2.5)min〕显著短于钬激光碎石手术时间〔(29±3.6)min〕(t=14.37,P<0.001)。体外冲击波碎石单次治愈率(79.3%)显著低于钬激光碎石单次治愈率(90.5%)(χ2=4.05,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简单、有效,是老年患者简单性急性上尿路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钬激光碎石单次治愈率较高,是老年患者复杂性急性上尿路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
赵志德孔祥波李海李宏岩张慕淳谷欣权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钬激光碎石术结石
腹膜后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与推广
孔祥波谷欣权张刚那万里王伟华张慕淳周洪澜王金国王刚赵锐
腹膜后腔镜手术是针对泌尿系统器官特点,独特设计的新手术,并结合腹腔镜的优势特点,开展出泌尿外科微创化治疗的一条新路。后腹膜腔镜的应用,是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一大进步。实践证明,腹腔镜成功的应用与开放性手术有同样的疗效,...
关键词: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膜后腔开放性手术
阴囊Paget’s病1例诊治体会
2013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于10年前自感右侧阴囊搔痒,未见皮损,自涂皮炎平等药物症状减轻。近年来搔痒感加重伴局部暗红色斑疹、片状糜烂及渗出,多家医院就诊均按"阴囊湿疹"治疗,搔痒感时有减轻,皮损进行性加重。于2010年4月13日经本院活检后病理诊断为阴囊Paget’s病而收入院。查体:阴囊局部红肿、破溃,范围约5cm×4cm,创面有触痛,
张赟张慕淳王永刚高吉朴奇彦王继文
关键词:阴囊湿疹进行性加重红色斑疹医院就诊病理诊断局部红肿
双特异性抗肿瘤重组腺病毒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结合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p和特异性抑癌基因Apoptin的腺病毒Ad—hTERTp—Ela—Apoptin(Ad—VT)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于96孔板内制备前列腺癌PC一3单层细胞(5×10^3个/孔),分别用100个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10MOI和1MOI的重组腺病毒Ad—VT、Ad—CMV—Apoptin(Ad—VP3)、Ad—hTERTp—E1a—EGFP(Ad.GT)和Ad—CMV.EGFP(Ad—EGFP)进行感染,以未感染孔为对照,每个剂量设3个复孔。采用96h噻唑盐(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埘PC-3细胞的抑制作用。于6孔板制备PC-3单层细胞(1×10^6个/孔),分别用100MOI的Ad—VT、Ad—VP3、Ad-GT和Ad—EGFP感染PC-3细胞,培养48h后,分别应用AO/EB染色法、DAPI染色法、AnnexinV检测法对PC-3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析Ad-VT对PC-3细胞的抑制方式;应用Caspase榆测法对PC-3细胞提取总蛋白,检测Caspase酶活性,分析Ad-VT对PC-3细胞的抑制方式。结果MTT法结果显示除Ad.EGFP外,Ad—VT、Ad—VP3和Ad—GT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其中Ad—VT、Ad—GT的抑制作用强于Ad—VP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72、96h,随着MOI的增高,Ad—VT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趋势,感染剂量为100MOI时,Ad.VT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关系趋势。通过AO/EB、DAPI、AnnexinV检测法和Caspase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d—VT可通过诱导PC-3细胞的捌亡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其中AO/EB染色可观测到经Ad—VT感染的PC-3细胞呈现橘红色;DAPI染色可观测到经Ad—VT感染的PC-3细胞细胞核呈现亮蓝色,且存在核内物质碎裂;AnnexinV检测法可观测到经Ad—VT感染的PC.3细胞出现磷脂膜外翻、细胞核皱缩、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等凋亡特征;Caspase检测结果显示Ad—VT可明显上调Caspase2、3、6、8�
王金辉张慕淳李霄齐延新刘广臣孙丹丹金宁一
关键词:前列腺癌凋亡素重组腺病毒凋亡
利用siRNA技术沉默膀胱肿瘤STAT3基因及促进凋亡的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沉默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的STAT3基因,并探讨其对T24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含有STAT3 mRNA的siRNA的pSilencer 3.1-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染T24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RT-PCR等技术观察重组质粒对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用WTT法观察重组质粒对T24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吖啶橙染色检测重组质粒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重组质粒成功转染T24细胞;Western印迹、RT-PCR证实重组质粒在蛋白及mRNA水平都显著抑制STAT3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率为59%~72%;MTT及FCM证实重组质粒可显著抑制T24细胞的体外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53%和17.3%。结论pSilencer 3.1-siRNA-STAT3重组质粒可抑制STAT3在人膀胱肿瘤细胞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李相良张灵张慕淳马雪涛高丽芳郭万松赵燕颖潘玉琢孔祥波徐德启赵雪俭
关键词:膀胱肿瘤小干扰RNASTAT3凋亡
膀胱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介绍1例女性膀胱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结果:对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K、TTF-1、NSE、CD56、Syn(+)。结论:膀胱神经内分泌癌在泌尿系肿瘤中罕见,有独特的病理特点,预后很差,行根治性切除辅以联合化疗或放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李高飞张慕淳张刚
关键词:膀胱肿瘤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
基质固相分散提取桃儿七根中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SPO)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鬼臼毒苷,以硅胶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对于异鬼臼苦酮,以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本方法对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40和0.60 mg/g,高于传统的甲醇回流提取(分别为17.55和0.38 mg/g),尤其对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甲醇回流提取.
金永日时晓磊李绪文赵学忠张慕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