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肾镜
  • 9篇经皮肾镜
  • 8篇结石
  • 7篇肾结石
  • 6篇肾镜取石术
  • 6篇术后
  • 6篇取石
  • 6篇取石术
  • 6篇经皮肾镜取石
  • 6篇经皮肾镜取石...
  • 4篇前列腺
  • 3篇治疗肾结石
  • 3篇输尿管
  • 3篇术后发热
  • 3篇尿管
  • 3篇发热
  • 2篇增生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输尿管镜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榆树市中医院
  • 1篇榆树市医院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张赟
  • 15篇张慕淳
  • 9篇高吉
  • 7篇王永刚
  • 6篇朴奇彦
  • 6篇张刚
  • 5篇孔祥波
  • 5篇张茁
  • 4篇王继文
  • 3篇王凯臣
  • 3篇张德华
  • 3篇马天武
  • 2篇晋学飞
  • 2篇朱继红
  • 2篇王伟华
  • 2篇王金辉
  • 2篇范李
  • 2篇南永浩
  • 2篇李高飞
  • 1篇魏鑫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2篇GTAUF2...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CUA201...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具有创伤小、清石率高等特点,使大部分老年患者避免开放手术。但PCNL后并发症比较常见,其中术后发热最常见。本文对64例接受PCNL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热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4例,男42例,女22例;
朴奇彦王继文王永刚高吉张赟张慕淳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发热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防治经皮肾镜手术后的重症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分别对患者是否有梗阻、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大小、年龄结构以及术中灌注液压力等情况与术后并发重症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热(大于38℃)67例,占15.2%,脓毒败血症2例。有急性梗阻、术前已有尿路感染、手术时间长、灌注压力高、结石大、感染性结石的患者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比较常见,有可能并发重症感染,术前应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规范操作,尽可能低灌注压灌洗,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等是预防术后发热的有效措施。
孔祥波张赟张茁张刚马天武张慕淳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
阴囊Paget’s病1例诊治体会
2013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于10年前自感右侧阴囊搔痒,未见皮损,自涂皮炎平等药物症状减轻。近年来搔痒感加重伴局部暗红色斑疹、片状糜烂及渗出,多家医院就诊均按"阴囊湿疹"治疗,搔痒感时有减轻,皮损进行性加重。于2010年4月13日经本院活检后病理诊断为阴囊Paget’s病而收入院。查体:阴囊局部红肿、破溃,范围约5cm×4cm,创面有触痛,
张赟张慕淳王永刚高吉朴奇彦王继文
关键词:阴囊湿疹进行性加重红色斑疹医院就诊病理诊断局部红肿
24Fr通道经皮肾镜清石术与16Fr输尿管镜术治疗肾结石的比较观察
张慕淳王永刚高吉朴奇彦张赟孔祥波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策略被引量:46
2010年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迟发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评价介入栓塞止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13例PCNL术后迟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47(35~68)岁.其中肾内多发结石8例,肾巨大铸型结石5例.患者出现严重肉眼血尿的时间为术后5~40 d.13例血红蛋白〈80 g/L,其中6例〈60 g/L,分析和总结迟发出血的原因、防治方法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止血治疗的疗效.结果 13例中7例经过绝对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夹闭肾造瘘管、肾造瘘管球囊压迫牵引等保守治疗10~20 d,出血得到控制;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假性动脉瘤4例、动静脉瘘2例,经超选择性栓塞止血治疗1~3 d后血尿逐渐消失.随访3~24个月IVU检查示患肾功能良好.结论 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是PCNL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原因为肾穿刺通道的动脉损伤并且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肾动脉造影及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迟发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慕淳朱继红朴奇彦张刚王永刚高吉张赟柳林王继文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后出血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体会被引量:14
2016年
初探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26例,均有多次输尿管软镜和(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史,结石位于下盏、中盏、肾盂、肾盂合并下盏、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分别为11例、1例、5例、5例、4例。结石直径平均为(1.2±0.6)cm。术后均不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单通道24例,双通道2例,手术平均时间(47±19)min,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为96.2%(25/26),1例为下盏残留结石直径约0.7cm,1例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术后住院时间(2.0±0.9)d。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尿外渗、肾周血肿等并发症。SMP治疗小于2cm的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可作为ESWL及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张赟李高飞张刚张慕淳蔡星建
关键词:肾结石输尿管软镜体外冲击波碎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320例肾结石行PCNL术的患者资料。男233例,女87例。年龄22,72岁,平均42岁。结石直径0.8~6.0cm,平均3.0cm。分析术后发热患者的年龄结构(〉60岁与≤60岁)、结石大小(〉2.0与≤2.0em)、手术时间(〉60与≤60min)、术中冲洗液灌注泵压力(〉120与≤120mmHg,1mmHg=0.133kPa)、有无梗阻情况、术前是否有尿路感染等因素,比较各因素与2组间发热率的关系。结果320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9例(18.4%),其中发生脓毒败血症2例。结石直径〉2.0cm组患者术后发热率为22.4%,≤2.0cm组为10.4%;手术时间〉60min组患者术后发热率为27.2%,≤60min组为10.4%;术中灌注泵压力〉120mmHg组发热率28.3%,≤120/FIEHg组为11.0%;组间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直径〉2.0cm、手术时间〉60min、冲洗液灌注泵压力〉120ITIITIHg是导致PCNL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术前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低压灌注冲洗是预防术后发热的有效措施。
张慕淳张刚张赟张茁晋学飞王金辉马天武朱继红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发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系转移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在欧美国家居高不下,目前仍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且潜伏时间较长,患者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近些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以中晚期患者居多,约有三分之一的...
王凯臣高吉张赟南永浩王伟华
微血管计数和侵入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与肾癌病理分期及术后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Ⅷ因子和CD34两种标记染色方法检测88例RCC组织标本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关系。患者随访4年以上,分为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结果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下对RCC组织标本的微血管进行计数,术后4年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中平均微血管数量分别为52.3和9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复发转移组有微血管侵入者仅占总数42.3%,复发转移组中有微血管侵入者占76.5%(P<0.01);CD34标记下两者比例分别是47.1%和18.3%(P<0.05)。结论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对预测RC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参考意义,对于较易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并考虑及早进行靶向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张慕淳张赟王金辉王永刚高吉马天武温建平孔祥波
关键词:微血管计数肾细胞癌
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张慕淳张赟代晓微杜杨洋王先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