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英

作品数:70 被引量:327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干细胞
  • 17篇细胞
  • 16篇护理
  • 15篇间充质干细胞
  • 15篇充质干细胞
  • 14篇骨髓间充质
  • 14篇骨髓间充质干...
  • 13篇人骨髓
  • 13篇人骨髓间充质...
  • 13篇分化
  • 12篇血管
  • 11篇内皮
  • 9篇心肌
  • 9篇脊髓
  • 9篇本科
  • 8篇诱导分化
  • 8篇本科生
  • 7篇血管内皮
  • 7篇内皮生长因子
  • 6篇体外

机构

  • 68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广东医学院
  • 3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吉林省地矿局
  • 1篇吉林省妇幼保...

作者

  • 68篇张秀英
  • 23篇李玉林
  • 13篇邓方阁
  • 10篇薛辉
  • 8篇王心蕊
  • 6篇李一雷
  • 6篇袁华
  • 5篇朱桂彬
  • 5篇曲丽梅
  • 4篇肖归
  • 4篇张丽红
  • 4篇邓丽
  • 4篇邢蓓蓓
  • 4篇陈东
  • 4篇陈亚飞
  • 4篇孙皎
  • 3篇刘佳梅
  • 3篇高玉霞
  • 3篇马英智
  • 3篇寇伯君

传媒

  • 12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3篇吉林医学
  • 3篇护理研究(中...
  • 3篇中华医学会病...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Marsland法与LFB双重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2007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Marsland法与Luxol fast blue(LFB)双重染色方法及其应用。方法用10%硝酸银溶液和0.2%Luxol fast blue溶液在一张石蜡切片上同时显示两种不同的神经组织成分。结果神经纤维呈黑色,神经元、轴索、树突呈黑色或紫黑色,髓鞘呈鲜蓝色。结论改良的Marsland法与LFB双重染色方法,使神经纤维染成黑色,髓鞘呈鲜艳蓝色,两种颜色对比明显,背晃清晰。
朱桂彬张秀英石博周磊李浩川李一雷
关键词:神经纤维髓鞘银氨溶液
专业课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学习专业课后,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护理专业课的教育及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四护理本科生进行心理调查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SCL-90各因子中除了躯体化、敌对因子以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阳性项目数、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并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EPQ量表P、N分值均低于中国常模,P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E、L分值均高于中国常模,E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5)。结论经过专业课学习后,经EPQ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张秀英高玉霞薛辉
关键词: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
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6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78.35±33.14)分,其中评判性思维〈280分者37人(58.73%),280分-349分者23人(36.51%),≥350分者3人(4.76%);SCL 90显示,护理本科生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评分与国内青年组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总分与 SCL 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评判性思维密切相关,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预见性,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其评判性思维的水平。
邓丽陈亚飞邢蓓蓓肖归张秀英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心理健康
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3
2015年
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领域中质量、业务信息、教学、护理安全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文秀张艳媛张秀英袁华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PDCA循环
低温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张秀英安力彬李文涛
关键词:继发性脊髓损伤
携带神经干细胞肌基膜管组织工程支架中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多项研究已证实神经干细胞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肌基膜管具有良好的细胞、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那么能否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新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目的:以神经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肌基膜管为支架,观察携带神经干细胞的肌基膜管组织工程支架中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分化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用化学萃取方法制作去细胞骨骼肌基膜管支架,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肌基膜管支架培养7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第5天,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量神经球。加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至7d,进行抗NF、抗GFAP免疫荧光染色,镜下可见NF、GFAP阳性细胞,证明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显示肌基膜管中肌细胞成分已消失,肌基膜管支架内主要是大致平行的管道。携带神经干细胞的肌基膜管组织工程支架免疫荧光染色证明,神经干细胞在支架内仍具有干细胞特性,并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扫描电镜显示神经干细胞可以稳固地贴附在肌基膜管内,提示制备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进行体内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宋宇刘佳梅薛辉张秀英田晓巍
关键词:肌基膜管组织工程支架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s),探讨hMSCs体外向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CM)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取人的骨髓血,用Percoll(1.073g/ml)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结合的方法体外培养扩增h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其免疫学表型,以未加一抗只加二抗的hMSCs作为平行对照组。选用生长良好、纯度达到95%的P5代hMSCs,用不同诱导浓度的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1、5、10和20μmol/L进行诱导,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心肌特异性标志TroponinⅠ及Desmin的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出hMSCs,其CD44阳性率平均为93.26%±2.48%,与平行对照组(3.42%±1.09%)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经5和10μmol/L5-Aza诱导分化的h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标记TroponinⅠ、Desmin;10μmol/L5-Aza诱导分化的hMSCs阳性率明显高于5μmol/L组;在20μmol/L组中,诱导后超过50%的细胞脱落死亡。结论:hMSCs可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5-Aza最佳诱导浓度为10μmol/L。
邓方阁张秀英曲丽梅李玉林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对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hMSCs,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选用生长良好,纯...
邓方阁张秀英王心蕊李玉林
文献传递
化学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与大鼠脊髓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与大鼠脊髓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化学去细胞肌肉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治疗脊髓损伤的优势。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植入组和空白对照组。制备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造模成功大鼠分别于脊髓缺损处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或不做处理。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2和4周处死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损伤脊髓处的ED-1阳性巨噬细胞。取术后4周切片,Holmes镀银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再生轴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支架中的再生血管。计数ED-1阳性细胞和再生轴突。结果:空白对照组损伤处无轴突再生;其炎症反应在术后1周时最强,之后逐渐减弱;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处或空洞周围呈密集多层排列。而植入组化学去细胞肌肉中再生轴突数为613.17±154.96,再生轴突排列方式规则;其炎症反应趋势与空白组相同,未见异物排斥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成排平行长入支架;化学去细胞肌肉中血管再生良好。结论: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与脊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示化学去细胞肌肉可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组织工程支架。
薛辉陈东张秀英刘颖
关键词:脊髓损伤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监测体外诱导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实时监测由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5-氮胞苷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分别以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搏动的出生2d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CM)和同代次的hMSC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Fluo-3/AM荧光探针分别标记hMSC、由hMSC诱导的心肌样细胞及CM,利用LSCM实时监测单细胞内Ca^2+动态变化的优势,观察加入心脏正性肌力药物后的细胞反应及细胞内Ca^2+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给药前),搏动的CM荧光强度有变化,而hMSC及心肌样细胞Ca^2+的荧光强度保持在稳定的波动水平内,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hMSC的Ca^2+离子流没有改变,与静息状态下趋于一致;而心肌样细胞则表现出一个明显的Ca^2+离子流,且下降后细胞内Ca^2+水平明显高于加药前静息钙水平,其Ca^2+离子流的表现趋势与搏动的CM基本一致。比较给药后hMSC与心肌样细胞的Ca^2+荧光强度落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4±22.68比180.75±34.04,P〈0.01)。结论hMSC经5-氮胞苷诱导后,在电学特性方面具有向CM分化的趋势,心肌样细胞与CM具有某些相同的电生理特性。
邓方阁郭连峰张秀英李玉林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间质干细胞心肌样细胞游离CA^2+浓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