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素英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毒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宫内...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妇女
  • 1篇停药
  • 1篇停药时间
  • 1篇缺陷病
  • 1篇阻断
  • 1篇米夫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母婴
  • 1篇母婴阻断
  • 1篇抗病毒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陈蓉
  • 2篇陶承静
  • 2篇张素英
  • 1篇黄劲松
  • 1篇刘寿荣
  • 1篇胡健女
  • 1篇郑经香
  • 1篇曾艳梅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妇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妇经母婴阻断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HIV感染孕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被确诊为HIV感染的38例孕妇,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方式、新生儿人工喂养;根据HIV感染孕妇的妊娠用药时间分为3组,孕前服药的16例为A组,14~28周开始服药的13例为B组,28周以后直至临产发现才服药的9例为C组,比较3组HIV感染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HIV的感染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HIV感染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HIV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HIV感染孕妇除1例胎膜早破性自然分娩,其余均足月后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均为正常的婴儿,18个月后HIV抗体检测为阴性,而C组中,出生的新生儿有1例1年内确认感染并死亡;3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138g,A组有5例低体重儿,B组有2例,C组中1例。结论尽早并及时发现HIV感染,并对感染HIV的孕妇采取母婴阻断的抗病毒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等措施,能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HIV感染的概率。
陶承静胡健女郑经香陈蓉张素英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妊娠妇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妊娠妇女的影响,寻求最佳停药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1月本院门诊检查并住院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1,ALT、AST正常的孕妇120例,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妊娠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1,再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分娩后停药,B组30例分娩后4周停药,C组30例分娩后6周停药,对照组D组30例不用药。4组均于孕26~28周和分娩前检测ALT,AST,HBV-M,HBV-DNA定量。A,B,C组停药后(D组为产后)1月、3月、6月检测产妇ALT,AST,HBV-M,HBV-DNA。新生儿出生断脐后立即检测静脉血HBV-M,HBV-DNA定量,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g,乙肝疫苗0,1,6方案接种。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HBV-DNA定量在分娩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检测ALT、AST的总体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停药后1月HBV-DNA定量均回复至治疗前水平,HBsAg均〉250 IU.mL?1,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6.74%(6/89)和31%(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用于妊娠晚期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安全有效,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的孕妇分娩后即可停药,停药后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HBV-DNA定量。
陈蓉曾艳梅张素英刘寿荣黄劲松陶承静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宫内感染停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