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淞

作品数:2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牵引成骨
  • 8篇成骨
  • 7篇面部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三维重建
  • 3篇中面部
  • 3篇颌面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骨修复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上气道
  • 2篇气道
  • 2篇牵引成骨术
  • 2篇牵张
  • 2篇缺损
  • 2篇人工骨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作者

  • 24篇徐海淞
  • 8篇穆雄铮
  • 7篇俞哲元
  • 4篇韩嘉毅
  • 4篇韦敏
  • 4篇柴岗
  • 3篇李东
  • 3篇黄晓翔
  • 2篇冯胜之
  • 2篇曹德君
  • 2篇杨娴娴
  • 2篇张艳
  • 2篇张涤生
  • 2篇袁捷
  • 2篇叶强
  • 2篇林力
  • 2篇韩文卿
  • 1篇徐梁
  • 1篇张如鸿
  • 1篇杨杰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人才
  • 5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部不对称畸形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性标志点三维定位标准的建立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三维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同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6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三维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三维重建标志点的定位标准。
叶强穆雄铮徐海淞俞哲元张如鸿杨娴娴高晓燕
关键词:面部不对称三维重建骨性标志点颅面部截距
局部应用生长因子促进颅骨缝牵引成骨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及人重组BMP2对颅缝牵引成骨的作用,并用Micro-CT进行影像学评价,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对颅缝的改建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6周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0)对照组,(1)富血小板血浆组(PRP),(2)富血小板血浆结合10μg rhBMP-2组(PRP/rhBMP-2)。用镍钛牵开弹簧给予兔矢状颅骨缝持续200 g等张牵引力牵引33天。牵引结束后,采集所有兔矢状颅骨缝标本行Micro CT精细扫描及三维重建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Micro CT重建兔矢状颅骨缝显示,对照组和PRP组的骨缝牵开,骨缝牵开体积比PRP/rhBMP-2凝胶组大(P<0.05)。PRP的局部应用不仅促进了骨缝间的新骨形成,而且加速骨缝纤维组织的创伤愈合。PRP/rhBMP-2组牵引后骨缝可见有新骨再生及骨缝融合现象。PRP/rhBMP-2凝胶组平均骨缝融合程度约为颅骨厚度的15.3±9.5%。实验前后PRP/rhBMP-2凝胶组治疗区颅骨平均厚度较对照组和PRP凝胶组有增厚表现(P<0.05)。结论:PRP和PRP/rhBMP-2的局部应用都能有效促进骨缝牵引成骨时新骨加速形成。Micro CT显示:PRP凝胶可以诱导骨缝骨形成并加速了骨缝伤口的愈合,缝形态存在;PRP/rhBMP-2组新骨再生导致了骨缝牵引时过早产生了骨缝融合现象,提示今后在骨缝牵引成骨临床应用时需要避免高浓度生长因子在骨缝局部应用而导致的骨缝早闭。
李东Sean Shih-Yao Liu黄晓翔徐海淞韦敏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2MICRO-CT
管理上司“四步法”
2011年
管理上司并不意味着对上司指手画脚。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上司并非去挑战他/她的权威,而是利用他/她的权威,去寻求更多的配合和资源。”
徐海淞
关键词:四步法德鲁克
骨缝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兔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的动物实验模型,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局部应用rhBMP-2对牵引成骨的作用。方法以微型牵引种植钉(Miniscrew implants,MSI)作支抗,镍钛弹簧为牵引力源,建立MSI兔颅骨矢状缝弹力牵引成骨模型。应用该牵引系统对11周龄的新西兰白兔作矢状缝牵引成骨。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rh BMP-2,n=7),对照组(单纯牵引,n=7)。牵引29天,于0、5、11、17、23及29 d,应用X线及Micro-CT评价骨缝牵开情况;第7、27天注射四环素,第17天注射钙黄绿素,作为术后荧光组织切片观察标记。观察动物对该牵引成骨系统的耐受性,比较各组骨缝牵开的距离,并观察矢状缝组织形态学变化,验证兔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模型的可行性。结果MSI弹力牵引系统成功率为86%,牵引成骨实验可顺利完成。对照组矢状缝牵开的距离大于实验组(D29),两组矢状缝牵开的距离随着牵引持续时间的增加而递增,但骨缝牵开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骨组织形态学显示,两组骨缝间均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该牵引成骨模型既能有效牵开骨缝,也能诱导骨缝间成骨。而实验组骨缝间新生骨组织形成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种植钉MSI弹力牵引系统,成功建立了兔矢状缝弹力牵引成骨模型。骨缝牵引过程中,局部应用rhBMP-2可促进骨缝成骨,但导致了骨缝融合。
李东黄晓翔Sean Shih-Yao Liu徐海淞曹德君柴岗韦敏
关键词:动物模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三维打印人工骨修复下颌骨缺损149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设计、制造人工骨精确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2016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颅颌面中心治疗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对随访半...
柴岗Zin Mar Aung陈骁俊韩文卿林力张艳徐海淞杨娴娴
基于拉格朗日—欧拉法的环状流模拟及干涸型临界热流密度预测研究
反应堆堆芯及蒸汽发生器利用两相沸腾实现高效传热。沸腾表面的干涸(Dryout)是临界热流密度(CHF)发生机制之一,限制了沸腾传热的应用。蒸汽干度较大时,两相流动会发展成环状流。随着沸腾传热的进一步发展,加热面处的液膜会...
徐海淞
关键词:干涸临界热流密度
牵引成骨术在矫正中面部发育不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徐海淞穆雄铮
关键词:牵引成骨术面部发育不良牵引成骨技术四肢骨牵张
颅面部三维数字化分层标定与配准及其临床应用
穆雄铮俞哲元杨杰叶强徐海淞秦红星韩嘉毅周轶群
本研究首先实现了PC环境下颅面部分层组织重建、显示、标记、配准的软件系统,建立了研究所需的基本平台。其次,根据人类学头颅测量的关键解剖标志点以及重建影像的几何学特征部位,建立了颅面部分层标记点系统,经过多名测量员组内及组...
关键词:
关键词:颅颌面
关键岗位轮岗有助子搞活用人机制 回应“轮岗之惑”
2011年
医院关键岗位实行干部轮换任期制实际与时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唯一区别的就是医务人员职务基本不变,不像党政领导干部的交流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仕途升迁的过程。
徐海淞
关键词:岗位党政领导干部轮岗任期制
适用于加热平板通道两相流动的嵌入式空泡测量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加热平板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测量仪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空泡测量传感器,包括发射电极板、接收电极板和绝缘基体,所述基体嵌入至流体管壁内表面中,在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均匀排列、相互正交、宽度相等的导线槽,在所述导线...
熊进标杨宜昂徐海淞吴增辉曲文海王泽锋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