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雯

作品数:18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3篇颈动脉
  • 10篇斑块
  • 9篇动脉斑块
  • 8篇中老年
  • 8篇中老年人
  • 8篇中老年人群
  • 8篇颈动脉斑块
  • 8篇老年
  • 8篇老年人群
  • 7篇检出
  • 7篇检出率
  • 4篇心血管
  • 4篇血管
  • 3篇动脉内
  • 3篇心率
  • 3篇血糖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颈动脉内

机构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开滦总医院
  • 2篇开滦医疗集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唐山市传染病...

作者

  • 18篇李雯
  • 17篇吴寿岭
  • 11篇刘雪梅
  • 6篇黄玮
  • 5篇刘星
  • 4篇赵性泉
  • 4篇朱颖
  • 4篇梁洁
  • 4篇陈朔华
  • 3篇耿晓妍
  • 3篇赵剑秋
  • 3篇黄宇玲
  • 3篇王迈
  • 3篇李晓庆
  • 3篇王志军
  • 3篇李俊娟
  • 2篇刘秀荣
  • 2篇侯金泓
  • 2篇姚涛
  • 2篇王张锋

传媒

  • 5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滦集团职工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及相关研究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53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评分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人群共5353例,年龄40~94(55.1±11.8)岁,其中男性3209例,占59.9%。1具备≤1项、2项、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0.89±0.19 mm、0.88±0.19 mm、0.85±0.19 mm、0.82±0.18 mm、0.80±0.18 mm、0.76±0.15 mm,各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2.6%、31.4%、24.7%、20.3%、15.9%、9.5%。2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B=-0.012,95%CI:-0.014^-0.011,P<0.001);影响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与具有≤1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比较,具有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值(OR)分别为0.62、0.40、0.31、0.18。结论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保护性因素,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及其评分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降低。
李晓庆刘星李雯黄玮耿晓妍邵丹吴寿岭刘雪梅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的5852名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2006-2007年度hsCRP测量值将研究对象分为hsCRP〈1、1~3、〉3~10mg/L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006年hsCRP水平与2010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结果与hsCRP〈1mg/L组相比,hsCRP1~3、〉3~10mg/L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2.6%、50.4%比35.4%)、不稳定斑块检出率(24.0%、28.9%比1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总负荷评分(TBS)[(3.05±1.86)、(3.48±1.82)比(2.65±1.76)]升高(均P〈0.05);按性别分组后,男性和女性hsCRP1~3、〉3~10mg/L组TBS均较hsCRP〈1mg/L组升高[男性(3.60±1.85)、(3.88±1.86)比(3.16±1.66);女性(2.34±1.62)、(2.97±1.63)比(1.90±1.63);均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后,hscRP为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均P〈0.05),hsCRP〉3~10mg/L组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风险为hsCRP〈1mg/L组的1.30倍(95%CI1.06~1.60)和1.37倍(1.05~1.79)。结论中老年人群中,hsCRP水平升高,未来发生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风险增加,hsCRP是颈部斑块以及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雪梅李燕李晓庆赵剑秋李雯黄玮耿晓妍邵丹黄喆杜鑫牛伯晖陈朔华吴寿岭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及睡眠资料完整的87540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60715名。依据基线睡眠时间将观察对象分为睡眠时间不足组(〈7h/d)、睡眠时间充足组(7~9h/d)、睡眠时间过长组(≥9h/d)。结果显示,至2010—2011年度体检结束时,〈7h/d、7~9h/d和≥9h/d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5.49%、4.94%、5.61%(男性分别为5.70%、5.32%、6.27%;女性分别为4.49%、3.74%、3.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7—9h/d组比较,〈7h/d组、≥9h/d组新发糖尿病发生风险的RR值分别为1.09、1.28,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其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无明显增加。
高明李俊娟吴云涛王希柱赵剑秋侯金泓李雯陈朔华李慧英张东红吴寿岭
关键词:睡眠时间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关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于2010—2011年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92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IFG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理想血糖组(空腹血糖〈5.6mmol/L,n=3652)、IFG组(空腹血糖5.6~〈7.0mmol/L,n=1236)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0mmol/L,n=50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FG对CIMT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CIMT均值高于理想血糖组和IFG组(0.90比0.81、0.82mm,均P%0.05),IFG组CIMT高于理想血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与CIMT增厚无关(OR 0.929,95%CI 0.757~1.140,P〉0.05)。结论IFG可能与CIMT增厚无关。
李雯刘雪梅黄玮李晓庆刘星李俊娟梁洁吴寿岭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健康体检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统一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5440人符合入选标准,最后有5377人纳入统计分析,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377(男性3215,女性2162)名观察对象平均年龄(55.18±11.78)岁。将观察对象按HCY水平的三分位数分成3组,第一分位数组(〈11.00μmol/L)1771人、第二分位数组(11.00-16.98μmol/L)1814人、第三分位数组(≥16.98μmol/L)1792人,有颈动脉斑块者2300例;(2)3组研究人群颈动脉斑块现患率分别为29.9%、43.3%和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第三分位数组HCY仍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44(95%CI:1.134~1.594)。结论高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现患率增加有关,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姚涛王张锋李丽李雯杨慧陈朔华朱颖刘向欣吴寿岭赵性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流行病学
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5852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资料完整的有5440例,理想血糖组(n=3808)、IFG组(n=1155)、糖尿病组(n=418)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6%、45.5%、63.6%;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组、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理想血糖组增加19%和85%,其OR值分别为1.19(95%CI1.01~1.39)、1.85(95%CI1.44~2.37)。结论 IFG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颖李雯周艳茹安利杰戚长春秦天榜袁凤辉赵洪涛赵性泉吴寿岭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斑块
空腹血糖受损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
朱颖李雯周艳茹戚长春秦天榜赵性泉吴寿岭
中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TIA、心肌梗死者史共4554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动脉硬化监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诊间SBPV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 (1)SBPV≥9.67 mmHg组人群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LDL-C、Lghs-CRP、baPWV均大于SBPV<9.67 mmHg组;(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baPWV随SBPV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2=0.528,P<0.01),SBPV每增加1 mmHg,baPWV增加5.396 cm/s,男性、女性人群baPWV均与SBPV呈正相关(分别为R^2=0.468,R^2=0.607,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baPWV与随诊间SBPV呈正相关。
陈冀刘星梁洁李雯孙玉艳刘丽英郑久明刘秀荣吴寿岭
关键词:收缩压变异性中老年人群
收缩压和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在参加2006--2009年健康体检的101510名某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按年龄、性别比例分层随机抽取5852名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和资料完整的为5361名,将其分为SBP及LDL—C正常(3524名)、SBP正常但LDL—C升高(356名)、SBP升高但LDL-C正常(1308名)、SBP及LDL-C升高(173名)共4组。计算各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加权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BP及LDL—C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SBP及LDL—C正常、SBP正常但LDL—C升高、SBP升高但LDL—C正常、SBP及LDL—C升高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3.7%(1186/3524)、41.3%(147/356)、64.8%(847/1308)、68.8%(119/173)(X^2=425.75,P〈0.05),加权检出率分别为36.0%、42.0%、64.5%、68.3%;男性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44.2%(877/1985)、51.1%(97/190)、70.6%(657/930)、71.3%(82/115)(X^2=194.02,P〈0.05),加权率分别为31.2%、36.1%、49.8%、50.3%;女性分别为20.1%(309/1539)、30.1%(50/166)、50.3%(190/378)、63.8%(37/58)(X^2=180.17,P〈0.05),加权检出率分别为30.9%、46.3%、70.3%、88.1%,校正其他因素后,与SBP及LDL-C正常组相比,SBP正常LDL-C升高、SBP升高LDL—C正常、SBP及LDL—C升高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37(1.05~1.78),2.05(1.74~2.43),2.12(1.45~3.12)。结论高SBP与高LDL—C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高LDL—C相比,高SBP引起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更大。
姚涛李雯张晓辉孙静王德胜赵永猛王张锋赵性泉吴寿岭
关键词:脂蛋白类LDL颈动脉流行病学研究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共633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22.1%,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增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74、2.357、4.191、8.968、1.751、1.499、1.446;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三酰甘油、吸烟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17、3.570、10.776、48.526、1.777、1.974、1.614、1.61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高龄、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吸烟。
李雯周勇刘雪梅刘秀荣吴寿岭赵性泉朱颖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斑块流行病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