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滦集团职工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及相关研究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53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评分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人群共5353例,年龄40~94(55.1±11.8)岁,其中男性3209例,占59.9%。1具备≤1项、2项、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0.89±0.19 mm、0.88±0.19 mm、0.85±0.19 mm、0.82±0.18 mm、0.80±0.18 mm、0.76±0.15 mm,各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2.6%、31.4%、24.7%、20.3%、15.9%、9.5%。2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B=-0.012,95%CI:-0.014^-0.011,P<0.001);影响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与具有≤1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比较,具有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值(OR)分别为0.62、0.40、0.31、0.18。结论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保护性因素,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及其评分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降低。
- 李晓庆刘星李雯黄玮耿晓妍邵丹吴寿岭刘雪梅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
-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 侯金泓王剑利吴寿岭刘雪梅田琪刘艳李俊娟李雯赵晓红梁洁
- 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健康体检职工为研究对象,共入选93967名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亚组7869名、高血压亚组41577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血液生化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血管健康
- 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的5852名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2006-2007年度hsCRP测量值将研究对象分为hsCRP〈1、1~3、〉3~10mg/L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006年hsCRP水平与2010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结果与hsCRP〈1mg/L组相比,hsCRP1~3、〉3~10mg/L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2.6%、50.4%比35.4%)、不稳定斑块检出率(24.0%、28.9%比1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总负荷评分(TBS)[(3.05±1.86)、(3.48±1.82)比(2.65±1.76)]升高(均P〈0.05);按性别分组后,男性和女性hsCRP1~3、〉3~10mg/L组TBS均较hsCRP〈1mg/L组升高[男性(3.60±1.85)、(3.88±1.86)比(3.16±1.66);女性(2.34±1.62)、(2.97±1.63)比(1.90±1.63);均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吸烟、饮酒后,hscRP为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均P〈0.05),hsCRP〉3~10mg/L组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风险为hsCRP〈1mg/L组的1.30倍(95%CI1.06~1.60)和1.37倍(1.05~1.79)。结论中老年人群中,hsCRP水平升高,未来发生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风险增加,hsCRP是颈部斑块以及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雪梅李燕李晓庆赵剑秋李雯黄玮耿晓妍邵丹黄喆杜鑫牛伯晖陈朔华吴寿岭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共633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22.1%,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增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74、2.357、4.191、8.968、1.751、1.499、1.446;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三酰甘油、吸烟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17、3.570、10.776、48.526、1.777、1.974、1.614、1.61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高龄、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吸烟。
- 李雯周勇刘雪梅刘秀荣吴寿岭赵性泉朱颖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斑块流行病学研究
- 颈动脉斑块与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至2011年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开滦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卒中队列和老年队列研究对象7 017例。其中,卒中队列的研究对象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老年队列的研究对象2010至2011年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按照颈动脉有无斑块,将研究对象分为斑块组(3 285例)和无斑块组(3 732例)。比较两组的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8.1±11.8)岁。男性4 297例(61.2%),女性2 720例(38.8%)。斑块组基线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比率均高于无斑块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无斑块组(P均〈0.01)。(2)随访(4.92±0.59)年,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全因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5%(180/3 285)和1.5%(57/3 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124/3 285)和1.4%(52/3 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服用调脂药物后,颈动脉斑块是全因死亡(HR=1.667,95%CI 1.160~2.395,P〈0.01)和心脑血管事件(HR=1.942,95%CI 1.312~2.876,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为ChiCTR-TNC-11001489。
- 李雯马方蒋益民李俊娟宋璐陈朔华刘雪梅李晓庆吴寿岭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
- 非高血压中老年人群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开滦研究队列基线(2006年)血压水平及4年后(2010年)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101 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观察对象,按入选标准选取观察对象5440人组成研究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队列中非高血压人群共计3802人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基线血压和4年间血压变化进一步分为:(1)稳定为正常血压组(n=673);(2)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793);(3)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408);(4)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n=295);(5)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915);(6)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718),观察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2.4%,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8.1%;正常血压稳定为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9.2%、32.5%、54.2%;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27.8%、34.4%、46.9%。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与稳定为正常血压组比较,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OR值(95%CI)分别为2.451(1.604~3.744)、1.513(1.019~2.247)、1.643(1.212~2.228)和2.268(1.643~3.123)。结论非高血压人群中,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低。
- 李雯赵剑秋李俊娟刘雪梅李晓庆黄玮邵丹张丽吴寿岭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中老年血压变化正常高值血压正常血压高血压
- 中老年人群右颈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右颈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者共5356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标化年龄和性别后,研究人群中右颈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高收缩压、高胆固醇、高空腹血糖、吸烟是右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922、2.541、1.942、1.326、1.500、1.231);男性、高龄、高收缩压、高胆固醇、高空腹血糖、吸烟是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37、1.798、1.459、1.375、1.322、1.227)。结论中老年人群右颈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1.4%。右颈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胆固醇、空腹血糖和吸烟。
- 李雯刘雪梅黄玮刘星吴寿岭
- 关键词:颈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动脉斑块
- 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BG)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至2012年于我院查体的男性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无颈动脉斑块且相关资料完整者1 1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基线血糖三分位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FBG〈5.21 mmol/L组(A组)390例,FBG 5.21~6.03mmol/L组(B组)394例,FBG≥6.04 mmol/L组(C组)400例,比较3组2014至2015年度健康体检时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和C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A组(P均〈0.05),C组的收缩压、甘油三酯、hs-CRP高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B组(P均〈0.05)。A组、B组和C组颈动脉斑块检出人数分别为90、120和196例,分别占23.3%、30.5%和49.2%。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因素为血糖水平、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P〈0.05,P〈0.01),其中C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为A组的2.06倍(95%CI:1.068~3.971,P〈0.05)。结论 空腹血糖≥6.03 mmol/l是发生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干预和治疗,将FBG控制在6.04mmol/L以下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 耿晓妍刘雪梅王爱田黄玮李晓庆张冬艳刘星
- 关键词:空腹血糖
- 空腹血糖受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关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于2010—2011年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92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IFG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理想血糖组(空腹血糖〈5.6mmol/L,n=3652)、IFG组(空腹血糖5.6~〈7.0mmol/L,n=1236)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0mmol/L,n=50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FG对CIMT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CIMT均值高于理想血糖组和IFG组(0.90比0.81、0.82mm,均P%0.05),IFG组CIMT高于理想血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与CIMT增厚无关(OR 0.929,95%CI 0.757~1.140,P〉0.05)。结论IFG可能与CIMT增厚无关。
- 李雯刘雪梅黄玮李晓庆刘星李俊娟梁洁吴寿岭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测量胎儿心脏Tei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测定胎儿心脏Tei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所孕胎儿心功能评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孕妇124例(HDCP组),选取同期年龄、孕周与观察组接近、产检无异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HDCP组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和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和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b、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脏Tei指数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改变更为明显,Tei指数评价胎儿心功能简便、安全、敏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龙凌云刘艳华刘雪梅杜明帧陈俊卯
- 关键词:TEI指数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