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立立

作品数:2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电离辐射
  • 10篇自噬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自噬性死亡
  • 6篇腺癌
  • 6篇癌细胞
  • 5篇电离辐射诱导
  • 5篇肿瘤
  • 4篇乳腺癌细胞
  • 4篇腺癌细胞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低剂量
  • 3篇低剂量辐射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增敏
  • 3篇增敏作用

机构

  • 21篇吉林大学
  • 4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天津骨科医院

作者

  • 29篇贾立立
  • 15篇刘晓冬
  • 14篇马淑梅
  • 10篇梁冰
  • 7篇孔德娟
  • 6篇宋志恒
  • 5篇樊飞跃
  • 5篇徐波
  • 4篇贺梦子
  • 4篇徐慧英
  • 4篇巨名飞
  • 3篇易贺庆
  • 2篇侯瑞田
  • 2篇孙元明
  • 2篇杨冰
  • 2篇韩英
  • 2篇周慧
  • 2篇刘欣
  • 2篇唐泉
  • 2篇王虹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届中-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首届全球华人...
  • 1篇第七届中国核...
  • 1篇第八届中国核...
  • 1篇第七届中国核...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
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是放射医学与防护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低剂量或低剂量率辐射诱导的细胞效应的特殊机制,不断地被证明与线性无阈模式无关.本文着重低剂量辐射诱导的生物效应可表现为适应性反应、旁效应、超敏感性和基因组不...
贾立立徐波马淑梅刘晓冬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
文献传递
ATM信号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自噬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已逐步完善了DNA修复途径的调控通路,这对于癌症的防治非常重要。毛细血管扩张性失调突变激酶(ATM)是DNA损伤信号的主要调控分子,与下游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许多信号调控网络。在本文中,结合本实验...
贾立立
关键词:ATM自噬电离辐射
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自噬性死亡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本课题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自噬性死亡及辐射增敏作用及机制。通过检测青蒿琥酯的浓度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应,确定用作辐射增敏实验的药物浓度;通过研究电离辐射对MC...
贾立立宋志恒梁冰马淑梅刘晓冬
关键词:青蒿琥酯辐射增敏作用自噬
罗布麻降压以外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巨名飞张福娟陈立王珠秀范晓英侯瑞田王虹丁振江贾立立
该项研究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传统中药罗布麻三者联系起来,通过建立体外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罗布麻对此过程中TNF-α表达的影响,有力证明了罗布麻可以抑制TNF-α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延...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罗布麻降压治疗
Gadd45与基因组稳定性
2009年
Gadd45基因是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是电离辐射效应基因之一,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它成为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基因,在肿瘤细胞存活、凋亡信号通路中发挥错综复杂的作用,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贾立立樊飞跃
关键词: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
电离辐射对成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成骨细胞RANKL和OPG表达的影响,探讨辐射导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C3T3-E1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经0、2和4Gy137cs1射线照射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电离辐射对于成骨细胞RANKL和OPGmRNA及其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4Gy照射可以导致成骨细胞RANKLmRNA(t=5.41,P〈0.05)及其蛋白(t=68.37,P〈0.01)表达水平上调;2和4Gy照射可以导致成骨细胞OPGmRNA(t=5.20、7.02,P〈0.05)及其蛋白(t=7.78、9.45,P〈0.05)表达水平下调。结论2和4Gy电离辐射可以导致成骨细胞中RANKL/RANK/OPG通路发生改变,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进而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周慧杨冰唐泉孙元明韩英樊飞跃贾立立
关键词:电离辐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保护素
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自噬性死亡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本课题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自噬性死亡及辐射增敏作用及机制。通过检测青蒿琥酯的浓度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应,确定用作辐射增敏实验的药物浓度;通过研究电离辐射对MC...
贾立立宋志恒梁冰马淑梅刘晓冬
关键词:青蒿琥酯辐射增敏作用自噬
文献传递
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RANK表达的影响及其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辐射导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RQ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RANKL处理组(50μg·L-1RANKL处理)、照射处理组(2Gyγ射线照射)、照射联合RANKL处理组(50μg·L-1 RANK处理+2Gyγ射线照射)。采用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的分化状态;采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AW264.7细胞经过RANKL诱导7d后,TRAP染色呈现阳性,表明已经成功分化成为破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RANKL处理组和照射处理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RANKL处理组比较,照射联合RANKL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其活性,但是对破骨细胞的增殖、成熟与活性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周慧杨冰唐泉孙元明韩英樊飞跃刘晓冬贾立立
关键词:电离辐射破骨细胞RANK
罗布麻提取物对ox-LDL诱导U937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罗布麻(AV)提取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U937单核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利用0.1μmol/L佛波脂(PMA)诱导分化人U937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加入100 mg/L ox-LDL及不同浓度(0.2、0.4、0.8 mg/L)的AV共同孵育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TNF-α表达水平。结果 ox-LDL组较正常对照组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药各组较ox-LDL组TNF-α明显减少。且随AV浓度的增加TNF-α表达呈逐渐减少的趋势(P<0.05)。结论成功建立体外动AS泡沫细胞模型。TNF-α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AS炎症反应中的重要因子,AV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巨名飞王智昊贾立立黄贤胜王瑞鹃张爱文郑杨
关键词:泡沫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电离辐射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DRAM表达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自噬相关基因DRAM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GFP—LC3转染法检测自噬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RAM基因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LC3和DRAM蛋白的表达,采用磷酸钙共转染法构建DRAM沉默细胞模型。结果与假照组相比,8GyX射线照射后细胞中GFP—LC3表达升高;时间-效应关系表明,在8Gy照射后,自噬溶酶体蛋白LC3表达在2、4、8、16、24和32hi-升变化显著,各组均高于假照组(F=5.38、8.72、10.63、15.23、20.78和55.23,P〈0.05);DRAM蛋白表达在8Gy照射后以时间依赖性增加,从2h开始上升,32h达至最高值(F=116.34,P〈0.05)。DRAM沉默细胞模型组中LC3和DRAM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假照组(F=20.36和40.35,P〈0.05);对DRAM沉默细胞模型组进行8Gy照射后,DRAM蛋白表达与假照组相比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8Gy照射组;DRAM沉默细胞模型组LC3蛋白的表达也低于照射组,沉默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4,P〈0.05)。结论x射线可能通过激活DRAM基因来促进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自噬。
宋志恒刘晓冬徐慧英梁冰贾立立孔德娟易贺庆贺梦子马淑梅
关键词:自噬X射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